【引觞漫谈】

竹枝词》是血统纯洁的民歌调调,可是自刘禹锡开拓过之后,它在文人的天下中也绽放出了夺目的色彩,表示了民间文学的生命力。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杨万里很著名的一首平易近歌4句大年夜白话亲切有趣最后7字语重心长

这首诗绝不夸年夜的见告大家,我是一边唱一边在电脑上敲出来的,原来的版本可惜没有听过,不过很推举大家听一下野孩子乐队在《乐队的夏天》中改编的竹枝词,真的特殊好听,闭上眼睛,竹枝词中的一幕幕从面前划过,有种梦回唐朝的觉得。

“民谣不是盛行,而是流传”,这是他们乐队留下的不雅观点,而竹枝词,在他们眼中,便是最正统的中国风,是最纯粹的民谣,虽然出自文人之手。

小时候老师上课,会环绕着有情无情,日出与雨讲良久良久,沉醉在这样美好纯挚的情绪里,也是一种很美好的体验吧。

【临其诗境】

本日带大家欣赏一首宋代墨客写的竹枝词,出自杨万里之手。

这首竹枝词可能有名度并不如刘禹锡那一首,但是个中对意境的塑造,情绪的表达却丝毫不逊色于前辈。

而且杨万里本身诚斋体的属性与民歌就很贴合,明白晓畅的措辞,饶有情趣的场景,热爱生活的心绪,全都表现在这一首诗中,受到当时公民群众的广泛喜好。

这一首诗从玉轮写起,开篇极其阔大,落笔处又极为详细。
阔大处调动起每一个人的心绪翻滚,详细处则更像一缕清风,拂过每个人内心的一个角落,唤醒那些被遗忘的感情,在同一片天地下,引起深深的共鸣与情绪体验。

【经典原文】

竹枝歌七首

宋代:杨万里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驩乐几家愁。

愁杀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处且休休。

【条分缕析】

这首诗很像是当代的一篇随笔,有着很明显的作者感情和心迹的变革过程。
从创造月光到发心中之感慨,再到自我开解,再将其上升为一种普世的主题,末了以一个轻松的语气扫尾,思想的一个颠簸就此结束。

首先是望月起兴,“月子弯弯照九州”,一轮弯弯的玉轮挂在天上,清辉照耀着九州大地。
我很少听到“月子”这个词,不过第一次读就有一种浓浓的亲切感,像是一位老朋友在你身边说话,丝毫没有诗歌格调的顾忌,便是最平常,最朴素的口语。

几家欢快几家愁,也是一句没什么特色的感慨,瞥见月光普照大地,不禁想起这月光照耀下的生活,许多家庭红红火火,过得圆满,也有许多家庭家破人亡,凄悲惨惨;有些人正走着人生的上坡路,也有些人在面对着绝境,一筹莫展。

这样的遐想该当是许多人都曾经有过的经历,尤其是站的高,眼界变大之后,很随意马虎地会想起尘凡中,其他人的故事,其他家庭的轨迹。

诗歌的三四句是它与普通民歌涌现差异的地方。
平常的民歌可能到这里就结束了,几家欢快几家愁,这便是他们要感叹的东西,后边可能会表达自己的倾慕或同情,而杨万里这里则是将主题升华了。

他从是什么,写到了怎么做,也便是给“几家愁”供应了自己的办理办法,虽然这个办法带有浓浓的主不雅观色彩,表示的是杨万里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情绪。

你就算是愁下大天来,这和玉轮也没有什么关系。
这句话是在劝别人,别愁了,你自己就算再愁,对这个天下,对你的来日诰日也没有什么改变,别人根本都不会在乎的,来日诰日总要连续,不如看开一点,“得休休处且休休”,能放下的就放下的吧。

当代的许多人,我以为“得休休处且休休”是一个特殊对症下药的方子。
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免不了有各种各样的愁,该放下的,能放下的,就放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