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带拼音的教材或卡片,我们背过《静夜思》背过《咏鹅》《还乡偶书》,当然还有这首随处颂扬的《赠汪伦》。
它之以是会入选启蒙教材,便是由于它很大略,而且朗朗上口:“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那时,我们只知道汪伦是李白的一个朋友,却不理解,这背后是一个“超级粉丝”的追星故事。

“追星”彷佛是一个专属于年轻人的词语,而追星界的“扛霸子”则非“饭圈女孩”莫属。
饭圈女孩们在追逐自己的爱豆的道路上所表现出的狂热,让人们感叹偶像的力量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平心而论,在发展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正在或者曾经追逐和崇拜过一些人,他们便是我们的偶像。
可以说险些每个人都追过星,只不过时期不同,环境不同追星的领域和工具也就不同罢了。

在中唐,那个诗歌文化盛行的时期,高大帅气,才华横溢的浪漫主义大墨客李白无疑是受万人追捧的国民偶像。
而汪伦则是李白的狂热粉丝之一。

开元年间,汪伦在泾县当县令。
某天,他听说李白在南陵的叔父家做客。
南陵和泾县都位于今安徽省东南部,相离不远。
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这无疑是汪伦离自己偶像最近的一次,他愉快了,想借此机会和李白来个近间隔打仗。

赠汪伦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

不过,汪伦师长西席大小也是个县令,一方父母官,怎么能擅离职守呢?再说纵然汪伦登门拜访,依李白的性情也不一定会愿见地他啊。
于是他想,既然自己不能去找李白,那就只好让李白主动来找自己了。
他当即写了一封信,派自己的奴隶送到李白下榻的地方,点名要李白亲启。
送信的人都以为莫名其妙——你凭什么以为李白会搭理你啊,人家又不认识你。
不想李白看过信后,一点没有“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架子,果真立时就来找他了。
实在,汪伦的信上就写了两句话:“君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林。
君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
”李白生平放荡不羁,所爱好的只有两件事,一是饮酒,二是四处游览美景。
汪伦便是看到了这两点,投其所好,把李白吸引到了泾县。

李白来了往后,汪伦就在一家小酒馆招待他。
李白一看,十里桃花林呢?汪伦指着门前的两棵桃树说:“看两棵桃树是桃树,看十里桃花林也是看桃树,何必舍近求远呢?”李白又问,那说好的万家酒店呢?汪伦不苟言笑地说:“我们现在所在的酒店便是‘万家酒店’啊。
”李白一听,敢情你小子是玩我呢。
不过他也没有太生气,反而以为汪伦这个人挺故意思的。
于是真的在泾县嬉戏了几日,期间,汪伦盛情接待,还在李白将要离开的清晨到桃花潭边踏歌相送,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佳话。
之后,李白还多次经由泾县,每一次都会请汪伦当导游和玩伴,他们真的成为了好朋友。

汪伦是带着对李白的崇拜之情去开始这段交往的,但这段开始并不平等的关系却在后面变得越来越融洽。
人们常说,在和人相处的时候,要多一些诚挚,少一些套路和手段。
而汪伦便是采取了一些手段,但这种手段却并不令人讨厌。
在交往的过程中,适当地投其所好的“套路”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交往的技巧。
并不会使人排斥,反而让人冲动于你对他的存心。
这种存心,能赛过十里桃林的秀美,能赛过万家酒店的繁华,能超过年纪和名声、地位的鸿沟。
让原来看上去高山仰止的偶像变成自己的至交好友,这也算是追星界的典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