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详情

安意如:别后相思空一水

黄仲则诗中的盛唐意象

安意如别后相思空一水黄仲则诗中的盛唐意象

韶光:3月24日(周日)10:00

地点:首图B座一层第一展厅

主理:都城图书馆 公民文学出版社

咨询:67358114-6210

公益活动 预约参与

预约通道

办法一

扫描下方二维码

办法二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登录网址

==========

清代文人黄仲则,作为乾隆朝代最精彩的墨客之一,虽只在世35年,却留下2000多首诗篇,与纳兰词,堪称清朝诗坛。
遗憾的是,清代词家冠冕纳兰性德如今名满天下,但诗家冠冕黄仲则却识者甚少。
奈何诗红人不红,不得不说是个遗憾。

作为黄庭坚的后嗣,黄仲则生活困顿、境遇潦倒,但始终不改孤介的脾气,与人不合辄拜别。
但他的诗文造诣,绝对无损于先祖的声名。
他有很多名句,如“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诗人”,“来日茫茫愁如海,寄语羲和快着鞭”险些被传播成俚语,毕生精力所萃,唯在于诗。
这是一个纯粹为诗而生的人。

黄仲则是诗歌奇才,可惜无缘生于唐宋,本期讲座,作家安意如将为我们讲诉这位清代传奇墨客的悲欢人生和残酷诗篇,把清代诗词中最美的一部分呈现给大家。

安意如

80后作家。
因古典诗词赏析而独树一帜,影响广泛。
安意如的作品以文动人,说话写意清丽,并不见死板沉闷,读之犹品一杯青茗,回味悠远,余韵袅袅。
著有《再见故宫》《聊将锦瑟记流年》《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平凡》《思天真》等。

延伸阅读

别后相思空一水(《聊将锦瑟记流年——黄仲则诗传》代序) 节选

新年时,在尼泊尔纳加阔特(Nagarkot)看雪山。
晨色微熹,日出瞬间,雪山恍若被点燃,山火轰烈。
此刻不雅观望雪山日出,如把赏余烬,内心闪动,霎时清明。
不过少焉,日色便冷寂下去,绵邈雪山规复本色。

冷风迎面,这个当下,想起黄仲则的诗:“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

有无限惆怅温顺。

他这生平,生如织锦,锦字却终成灰。

生平一灭之间,一世廓然。
留给后人的,不过是锦灰自珍罢了。

不雅观览黄仲则的生平,殁时不过三十有五。
二十余年间,得诗两千余首。
虽然存世的诗稿几经删减,只得一千余首,数量亦不在少数。
他生平时乖命蹇,唯以诗文著称,留名后世。

缀字成文,说他因此心血织就锦绣笔墨,并不为过。

我对黄仲则的兴趣由来已久,少时读诗,爱煞他那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只以为情意幽婉,言不尽意,不是我当时的阅历措辞能够表达。
少年情怀,一朝被触动,生根抽芽,终成情结,只待他年分缘成熟来了然。

是那时方信,清代诗词中亦有不可多得的上品、珍品,不再心存慢待。
以是有了读《饮水词》的契机,以是写了纳兰容若,有了《当时只道是平凡》。

在过往的书中写了太多出众的、名重一时的历史人物。
与他们比,黄仲则实在算不上为众所知。
只管在民国期间,有很多绅士文人都爱重他的诗,屡屡撰文谈及其诗其人。
有关黄仲则的年谱、评传、各种选本陆续出版,数量之多,超过清朝其他墨客。

由于清诗的传播远不如唐诗来得广泛,因此自20世纪以来,学术界总体上对黄仲则的关注并不是很多,加之1949年之后,很长一段韶光内,名流陨落,风骚云散,文学研究之中对黄仲则虽有提及,也是寥寥。
以至于当代的,特殊是年轻的读者知道他的不多。

我写他的过程,一如密宗里所言的伏藏师在挖掘伏藏。
要将埋藏在光阴中的经典呈现出来,拂去沙砾尘埃,使其放大光明。

此番因是要系统地去写他,我特地去读了郁达夫的《采石矶》,这是郁达夫1922年所作的一篇小说。
据郭沫若说,郁达夫的小说虽以黄仲则为主人公,实在是“役夫自道”(《郁达夫诗词钞》序)。

听说是郁师长西席不忿别人对他的诋毁,愤而作文回嘴之,内因不甚明晰。
许是意气之作,小说构造松沓,行文随意粗糙,塑造的黄仲则形象个性褊狭,敏感多疑,与人争执多为意气之争,流露出一股小文人的酸腐气,虽欲刻画墨客之痴,却不得痴绝之真妙,不足磊落,不见洒然、高迈。

我必须承认仲则性情中有敏感多情、多思多虑的一壁,非如此,他也成不了好墨客,但仲则的心性中,断然不止这一层面而已。
他的豪迈洒脱,虽为境遇生存所逼,烦闷悲怆,不能畅快,进而转为凄凉沉郁,却也有普世情怀,深广境界,绝非郁小说中所塑造的那种片面形象——此说有诗文可逐一佐证。
假若仲则是郁达夫小说中猥琐自卑的形象、窝囊的性情,说实话,他的诗也不必读了。

……

当我从黄仲则的诗中感知到这不世出的才华,你可知我的惊喜!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重逢,他的诗,豪情高迈有似太白,苍凉沉郁直宗子美,绮丽艳美神通义山……这各类特质,汪洋富丽,不是东施效颦,不是生硬杂糅,它们完美地呈现在一个清代失落意文人的身上。
此时,距唐宋之盛已有千年之远。

别后相思空一水。
隔世之人,既无缘相见相识,唯有以笔墨寓意抒怀,聊表衷情。

我笃信,心性中的灵性具有穿透力。
仲则的诗文就像一块晶莹的灵石,吸纳、映射七色光芒,色相纷呈,令人有无限遐想、追思。
虽然这色相终归于笔墨之空灵流转,与世无争。

——安意如

==========

END

-----------

都城图书馆

阅读滋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