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莲洋午渡
犬齿狼牙狂起风,午潮彭湃铁莲蓬。
拜佛祛祸人争渡,宽广肚量胸襟驭浪行。
注释与解释:
莲洋又叫莲花洋,处舟山本岛与普陀山之间,北接黄大洋,南为普沈水道。莲花洋是登普陀山进喷鼻香的必由之航路。乘客的航船行至洋上,如果遇上午潮,就能见到洋面波涛微耸,状似千朵万朵莲花随风起伏,令民气旷神怡,遐想翩翩。当然,如碰着大风天,这里则是波翻盈尺,惊涛骇浪,另一番极为壮不雅观的景致。
二、磐陀落日
夕晖返照映磐石,虹淡霞阴日落时。
伫立岩巅不雅观暮景,佛陀斋偈语哧哧。
注释与解释:
1、磐陀石由高下两石相累而成,下面一块巨石底阔上尖,周广20余米,中间凸出处将上石托住,曰磐;上面一块巨石上平底尖,高达3米,宽近7米,呈菱形,曰陀。每当夕阳西下,石披金装,灿然生辉,人们如能在此时登上石顶,环眺山海,则见汪洋连天,景致壮奇。
2、斋偈:和尚用饭前念的经文。
3、哧哧chī chī,形容说话吞吐其辞。
三、莲池夜月
璧玉一盘静影沉,中天梢月色清纯。
莲花妖艳形姿袅,池里蛙声鼓到晨。
注释与解释:
“莲池夜月”指的是海印池的月夜景致。海印池在普济寺山门前,也称“放生池”、”莲花池”,原是佛家书徒在此放生之池塘,后植莲花,即称“莲花池”。
四、梅湾春晓
朔风寒冷绽梅花,湾水纯白淘净沙。
尾月已然离岛去,晓春一片彩云霞。
注释与解释:
梅湾春晓指普陀山的早春景致,普陀山也称梅岑,因西部山湾为梅湾。据传此地多野梅,庵、篷,僧浩瀚好养梅怡性。每当早春时令,春回大地,遍山野梅,喷鼻香满山谷,青山绿树,映渲染点点红斑,煞是一番美景,曾被人誉为“海上罗浮”。
五、法华灵洞
垒架层叠奇洞多,陡阶曲径影婆娑。
草丛袅袅腾仙气,模糊灵光弥勒佛。
注释与解释:
法华灵洞:这里周遭巨石自相垒架,形成洞穴数十处:有的空刻袒露,伛行可过;有的宽广如室,中奉石像;有的上丰下削,泉丝毫漏,自石罅流出而下注成池。普陀山洞穴虽多,层复出奇,唯此地为最。
六、古洞潮声
海潮涨落洞轰鸣,雷震千钧万鼓声。
人性心诚佛影现,我来细辨未察形。
注释与解释:
潮音洞半浸海中,纵深30米旁边,崖至洞底深约10余米。此处海岸弯曲往来来往,巉岩绝壁,怪石层层叠叠。洞底通海,顶有两处缝隙,称为天窗。由于潮音洞口朝大海,呈张口状。昼夜为海浪所击拍,潮水奔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