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裹挟着丝丝飞雪,带着凛凛寒意,撩开了冬的帘幕。
每到下雪的冬天,我都会想起白居易的一首诗,短短20字,便温暖了全体冬天。
这首诗名为《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关于这首诗的背景,一贯有些争议。
有人说这首诗是白居易被贬江州时所作,也有人说这是白居易晚年闲居洛阳时所写。
我更方向于第二种说法。
白居易曾有诗云“唯共嵩阳刘处士,围棋赌酒到天明”,也是他写给刘十九的。
也便是说刘十九是隐居于嵩阳的一位处士,嵩阳在河南,江州位于江西,相距何止千里。
加上古代交通不便,白居易不可能大老远约请朋侪来饮酒。
如果说这是他晚年在洛阳所写,那么便说得过去了,两地间隔不远,两人可以常来常往。
而且晚年的白居易,已不再执着于功名利禄,淡泊世事,常与三五好友诗酒唱和,这首小诗很符合他此时清闲淡泊的心境。
“绿蚁新醅酒”,落笔便写“酒”,顺着墨客的笔触,我们仿佛看到乃至闻到了那芳香四溢的美酒。
这里比较费解的是“绿蚁”二字,记得诗词大会也曾经考过这两个字的阐明,当时百人团有不少人都答错了。
古代文人都爱饮酒,但是他们喝的酒也是有差异的,一样平常有两种,“清酒”和“浊酒”。
大略来说,“清酒”是指过滤之后,撤除杂质的高档酒;“浊酒”便是指未过滤的酒。
而“绿蚁”便是浮在浊酒表面的泡沫,因颜色微绿,眇小如蚂蚁,故而得名。
白居易此时的生活并不困窘,那么他为何用“浊酒”来招待朋侪呢?
当然,他不是吝啬之人,之所以是“浊酒”是由于这酒刚刚酿好,还未来得及过滤,这也从侧面突出了白居易想要和朋侪共饮的急迫心情。
“红泥小火炉”,这一句是环境描写。
“红”字与前一句中“绿”相映成趣,使全体画面显得清新又明丽。
“火”是动态,营造出一种光影跃动的情景,既照亮了屋子,更温暖了民气。
而且火炉已生,侧面反响了景象的寒冷,为后文的“天欲雪”埋下了伏笔。
这开头两句,从美酒写到火炉,从绿色写到赤色,看似很平常的10字,却营造了一种很温馨的氛围,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很随意马虎引发读者的遐想,历来为人所推崇。
“晚来天欲雪”,这一句点明了韶光和背景。
“晚”解释天色已不早了,而“欲雪”则突出了景象的暗沉。
屋内是熊熊燃烧的红泥小火炉,芳香扑鼻的绿蚁新醅酒,而屋外却是暮色苍茫,阴沉凄冷,形成了光鲜的比拟。
在这样阴冷的景象里,墨客想起了孤居的朋侪,于是便有了末了一句“能饮一杯无”。
这看似轻飘飘的一个问句,却蕴含了极深的情意。
韦应物也曾在风雨夜里想起山中的朋侪,“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写得很直白。
而白居易这里却显得很婉转,仿佛是在对话,给人一种很亲切温暖的觉得。
这也是白居易诗歌的一大特点,以最大略直白的措辞,传达出最深厚的情意。
这首诗只有短短20字,便温暖了全体冬天。
大雪纷飞的冬日里,邀上三五好友,围炉煮酒,闲话漫谈,就像《唐诗快》所言“岂非天下第一快活人”。
-END-
作者:解忧诗词
喜好这篇文章的朋友,就点个关注哦。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