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节选)参考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滞。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凝成的,但是比水更冷。
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绳,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它的弧度就能符合圆规(画出的线),纵然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不再挺直,这是用煣的工艺使它波折的办法让它变成这样的。
以是木材经墨线画过(再用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考验反省自己,就能聪慧明达,行为没有差错了。

我曾经整日地思虑,却不如学习少焉学习收成大;我曾经踮起脚跟了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瞥见的范围广。
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远处的人能看得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是听的人听得特殊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走得快,但是能使人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非长于拍浮,但是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天赋不是和一样平常人不同,是他们长于借助客不雅观条件啊。

堆积土成为山,风雨从这里兴起;积聚水流成为深潭,蛟龙在那里成长;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和聪慧就得到提升,贤人的心境由此具备。
以是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聚眇小河流,就没有办法形成江海。
良马跳跃一次,不能跳出十步;劣马连走十天,(也能到达远方),它的成功在于一直止。
雕刻一下就放下不刻,腐烂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而一直止,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能喝到地下的泉水,由于它心思专一啊。
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蟹钳,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是由于)存心暴躁。

2020届高考临近回归教材必修一教材文言文翻译汇总

《师说》参考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道理的,谁能够没有迷惑呢?有迷惑却不跟老师请教,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便究竟不会办理了。
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随他,以他为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以他为师。
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用得着知道他出生在我之前还是在我之后呢?因此,不论地位高还是低,不论年事大还是小, 道理存在的地方,老师也就在那里。

唉!
从师学习的传统不被继续已经良久了,要人们没有迷惑是很困难的了!
古时候的贤人,超出一样平常人够远了,尚且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样平常人,他们不如贤人也够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
以是,贤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屈曲。
贤人之以是成为贤人,愚人之以是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缘故原由吧?人们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付自己呢,却以从师学习为耻,真糊涂啊。
那些儿童们的老师,教他们读书和学习书中文句,不是我所说的那种传授道理、阐明疑难问题的老师。
不睬解书中的文句,不能办理疑难问题,有的跟从老师学习,有的不跟从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而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明白道理之处。
巫师、年夜夫、乐师及各种工匠这些人,不把相互学习当作耻辱。
士大夫这类人,(一听到)称“老师”、称“学生”等等,就许多人聚拢在一起嘲笑人家。
问他们为什么这样,他们就说:“他和他年纪差不多,学问也差不多。
称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称官位高的人为老师,就近于谄媚。
”唉!
从师学习的传统不能规复,(从这里)可以知道了。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类人,士大夫之族是不屑一提的,现在士大夫们的认识竟然反而不及这些人,这真是可奇怪的!

贤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
郯子这些人,他们的才能不如孔子。
孔子说:“几个走在一起,个中必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
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业务各有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名叫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记都普遍地学习过,不被时期风气束缚,向我学习。
我赞许他能实施古代的从师之道,写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始得西山宴游记》译文

自从我成为犯人,居住在这个州以来,常常忧惧不安。
公务之暇,就缓步行走,没有目的地出游。
每天和我的随从登上高山,进入深林,穷尽迂回曲折的溪流,只要有清幽泉和怪石,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
到了就分开草坐下,倒尽壶中酒,喝的大醉。
醉了就相互枕靠着躺下,躺下就做梦,心中想到哪里,梦也就做到哪里。
睡醒了就起来,起来后就返回。
我因此认为凡是这个州有形态奇异的山水,都为我享有了,但从不知道西山的奇异和独特。

今年玄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的西亭上,看见西山,才开始指示着它,认为它怪异。
于是就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草木丛,烧掉茂密的茅草,直到山顶为止。
我攀援着登上西山,席地而坐,不雅观赏风景,周围几州的地皮,都在我的卧席之下。
那些高高低低的地形,高的隆起,低的凹陷,有的像小土堆,有的像洞穴。
尺寸之界包含了千里的景物,各种景物聚拢紧缩,层层堆叠,没有一个能躲避我的眼力而隐蔽起来。
青山白水相互萦绕,外接天涯,四面望去,十全十美。
这才知道这座山的独特卓立,与小土丘实非一类。
我的神思悠悠然与天地之气相应,而无法找到它的边际,情怀浩荡与大自然共游,而不知道它的尽头。

拿起羽觞满斟而饮,扭捏就要醉倒,一点儿也不知道太阳已经下山。
苍茫的暮色,从远处而来,直到一无所见,而我还不想回去。
此时心神凝定,形体仿佛已经消散和万物领悟为一体。
从此往后才知道我以前根本没有游览过,真正的游览从此开始。
以是写了这篇文章来记载它。
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赤壁赋》译文

壬戌年的秋日,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划着船在赤壁的下面游览。
清凉的江风缓缓吹来,水面没有波浪。
我端起羽觞劝客人们饮酒,吟诵《月出》中的诗句,高唱“窈窕”的篇章。
不一会儿,玉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
白茫茫的水汽横贯江面,江水反射的月光与天涯相连。
听凭小船在茫茫无际的江面上飘荡,超越浩荡渺远的江面。
多么广阔浩瀚,我们像在天空中驾风遨游,不知道船将要飘向何方;多么飘然恍惚,我们像摈弃尘世,独立长空,飞升成为神仙。

这时,酒喝得很欢畅,我敲着船舷唱起歌来,歌词是“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浆,用桨板划开澄明的江水,船儿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进。
我的思绪十分悠远,遥望美人,天各一方。
”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随着歌声伴奏。
洞箫声呜呜地响,像怨恨,像思慕,像抽泣,像倾诉。
余音婉转悠长,像细丝延绵不断。
它能使得深渊中的蛟龙舞动,使得孤舟上的寡妇为之哭泣。

我听后以为忧闷凄楚,整了整衣服,端正地坐着,问客人说:“为什么箫声这样凄凉?客人回答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贯串衔接盘绕,树木茂密,一片苍翠繁茂的样子,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击败的地方吗?当他盘踞荆州,攻陷江陵,沿长江东进的时候,战船千里相连,旌旗遮天蔽日,他面对江面畅饮,横握长矛吟诗,本是一代的豪杰,如今又在哪里呢?

何况我和您在江中捕鱼,在沙洲上打柴,和鱼虾做伴,与麋鹿交友,驾着一叶小船,端着羽觞相互劝酒;我们将如蜉蝣一样短暂的生命寄托在天地之间,微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小米。
哀叹我们生命的短匆匆,倾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希望挽着神仙飞升遨游,和明月一起永远长存。
明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可能轻易实现的,只好把感慨通过洞箫的余响寄托给凄凉的秋风。

我说:“您也知道那江水和玉轮包含的道理吗?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但它们并没有消散;玉轮时圆时缺,但玉轮本身究竟没有增减。
如果从变革的一壁去看,那么天地万物的变革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会停滞;从不变得一壁看,事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还倾慕什么呢?况且天地之间,事物各有各的主宰,如果不是我所有的,纵然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取用。
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它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它便是颜色,取用它们没有人禁止,享用它们,也不会竭尽。
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是我和您共同享用的东西。

客人高兴地笑起来,洗净杯子,重新斟酒。
荤菜和果品都吃完了,杯子和盘子凌乱地放着。
我和客人们相互靠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东方已经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