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送朋侪》,便是古代诗歌中关乎离去的一首名作。它出自唐代大墨客李白之手,是李白为送别朋侪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与所有离去诗一样,《送朋侪》全诗八句四十字,旨在表达作者送别朋侪时的离情别绪。
《送朋侪》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首先,诗的首联两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意思是说,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清澈的流水环绕着东城。可见李白在一开头,便交代了他送别朋侪的地点是在城东之外。
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离去诗伤感的环境氛围比较较,《送朋侪》这里刻画的离去环境反而通过“青山”和“白水”的描写,显得明丽、洒脱。当然,这不是说李白不器重这次离去,反而有以奇丽景致留住好友之意,彰显依依惜别之情。
然后,我们再来看诗的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它的意思是说,李白与好友在此地相互作别后,好友就要像那飞蓬一样,远行万里之外了。这里除相识释李白好友此行之远外,实在还暗含了李白对好友此行的关怀之情。
由于古人常以飞蓬、飘蓬、秋蓬来比喻流落生涯。而流落,就意味着要随处奔驰,居无定所。如唐代另一位著名墨客杜甫,他就在常年流落后有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
颈联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则紧承前面的“孤蓬”,意思是说天上的浮云就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倒是落日彷佛有所留恋正在垂垂下山。显然,这里“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
而从深处来看,行踪不定的浮云,也便是指李白那流落无定的好友,他也同浮云一样,有着一颗“游子”心。至于垂垂下山,似有所留恋的落日,自然也便是李白了,他的故人情便是对朋侪的深切关心。
末了,诗的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便是对离去的详细描写。即两人招招手就此分离,没想到载人阔别的马发出萧萧长鸣,彷佛不忍拜别。虽然这里包括全诗,都没有他们的离去之言,也都没有直写彼此的离情别绪。
但是这里的马鸣之声,实在就即是他们的别离之声,亦衬托出了当时的离情别绪,势必是千般无奈、万般不舍。由此可见,李白的《送朋侪》,把朋友之间的惜别情思写得极其委婉蕴藉,同时又深切动听,是离去诗中的千古名作。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