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北宋才子苏轼所说,梅花仿佛也知造物含深意,故与施朱发妙姿。
皑皑白雪中,她娇艳欲滴;风雪交加时,她鲜艳迷人,岂能不让民气生敬意。
下面分享朱淑真的一首《雪》,细腻生动,技巧娴熟,彰显出才女高尚的情操。

南宋 · 朱淑真

一夜青山换玉尖,了无尘翳半痕兼。

朱淑真的一首雪形象生动技巧娴熟彰显出才女高尚的情操

寒鸦打食围沙渚,冻雀藏身宿画檐。

野外易寻东郭履,月中难认塞翁髯。

梅花恣逞春情性,不管风姨号令严。

朱淑真是深受广大读者喜好的南宋女才子,她自小喜好读书写作,出阁之前就创作了很多诗词作品。
她热爱俏丽的自然景物,喜好徜徉于山水之间,更常常用笔墨记录自己的感想熏染和心得。

少女时期的朱淑真活泼可爱,娇柔美丽,她才华出众,纵然无法像男儿一样参加科考,不过她却也有自己的人生梦想。
才女不求富贵荣华,也不怕生活艰辛,只愿自己将来的夫君可以与她琴瑟和鸣、举案齐眉。

可惜这样的欲望终极难以实现,父母将她嫁给一位庸俗的小吏,他不仅不识风花雪月,而且还竭力反对妻子吟诗作赋,让朱淑真悲痛不已,常常以泪洗面,满腹的委曲和悲愁却无人可述,从此变得郁郁寡欢。
这首诗以一场大雪作为铺垫,突出表现了梅花不畏寒冷的宝贵品质,并委婉地传达出女才子的美好追求。

诗的大意是:大雪纷飞,仿佛只在一夜之间,远处的苍翠山峦就变得银装素裹;茫茫大地全都覆盖了白雪,不染半点尘灰。
景象寒冷,一群乌鸦都搜集到水中的小洲上觅食;冰冻三尺,几只鸟雀不得不躲到房檐下栖息。

郊野中积雪深厚,行人经由后都会留下清晰的足迹;月光下冰雪闪亮,老翁斑白的髯毛也难以辨认。
最令人惊喜的是风雪中的梅花,她不畏寒冷,傲然绽放,仿佛在向人们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

“一夜青山换玉尖,了无尘翳半痕兼”,首联形象地描述出雪后的壮美景象。
作者以玉尖比喻覆盖了白雪的山峰,宛如冰雕玉砌;一个“换”字,又是一种拟人手腕,青山在一夜之间就变了一幅样子容貌,既交代了墨客的惊喜,又刻画出落雪范围之广阔。

墨客赞颂皑皑白雪掩蔽了那些腌臜和肮脏,乃至一点灰尘都看不见。
这样纯净的天下虽然不能持久,却让才女感到了一份欢欣和鼓舞。
她多么希望尘世间能够像雪后的乾坤这般纯洁无暇,也祝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大略和谐。

颔联连续展现出一幅冰雪天下的图画,“寒鸦打食围沙渚,冻雀藏身宿画檐。
”墨客志趣高雅,夫君却鄙俗粗野,她无法在家中得到心灵的抚慰,却由此懂得世间的真情该是多么宝贵。

以是当她创造那些寒鸦、冻雀在雪窖冰天里觅食、寻巢,不禁心生怜悯,于是便细腻地刻画出它们在野外的活动,也算是墨客对其倾注了自己的一份关爱。
这两句动静结合,形象逼真,令人感想熏染到浓郁的诗趣。

“野外易寻东郭履,月中难认塞翁髯”,颈联转而描写远景,又显虚实相生。
汉武帝时期有一位东郭师长西席家境贫寒,有一次他竟然穿着一双无底之履,困难地行走在雪地中,后世用“东郭履”形容衣履破旧。

塞翁,是《淮南子》中的人物形象,这里借助老翁的花白髯毛与白雪进行对照,展现出行人的身上也落满了雪花,同时也委婉地抒写出路人不畏寒冷,坦然自若,更有一种安贫乐道的意味。

结尾彰显出墨客的高洁品性,“梅花恣逞春情性,不管风姨号令严。
”风姨是传说中的风神,她发出严格的号令,并在隆冬时摆荡着风刀霜剑,显得寒气逼人。
恣逞,本指放肆地炫耀自己,这里是形容冰雪中的梅花傲然怒放,并年夜胆地欢迎春天的到来。

女才子以梅花自喻,她不愿被现实旁边,更不想自己的命运被别人随意摆布。
她在文中用心营造出一种凄寒的氛围,然后又赞颂梅花高洁的风致和操守,实在作者已将梅花人格化,同时也把它视作知心的伴侣,从而可以安抚一颗孤寂的心灵。
全文描写形象,寄寓深远,值得后世读者拍手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