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管子讲“疑今察古”的一句话。

克罗奇在其专著《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提出:“统统历史都是当代史。
”历史是割不断的。
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会以新的形式再次涌现。

“鉴古”则能“知今”,以过去、历史为镜鉴,可以理解现在并预知未来。

汉代王充在《论衡·谢短》中说:“夫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夫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陆沉”,即愚蠢迂执,不合时宜。
“盲瞽” ,即瞎眼,比喻无知或不明道理。
只知道古代而不知道当代,便是愚蠢;只知道当代而不知道古代,便是无知。
由此可见,“知古”的主要性。

当你看不清来日诰日时,就去读读历史。
当你感到当下迷茫时,就去翻翻历史。
历史便是昨天的现实;现在便是来日诰日的历史。
古今一体,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千古一帝”李世民曾有一句名言:“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落;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特殊重视“以史为鉴”,解释治国者必须懂历史、知过去,避免发生类似的历史教训。

读史使人明智。
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才能理性地参与历史,更好地认识自己,并自觉把握人生的现在和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