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采,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宋初词人晏殊,欧阳修、范仲淹等在继续了五代词和南唐词的根本上推陈出新,词的内容和题材都焕然一新。
宋词又以南渡为界,很多词人跟随宋室南渡,这些“南渡词人”中就有李清照,吕本中、朱敦儒等大家。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有一个人起了很主要的过渡浸染,他便是叶梦得,他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他的词紧张表现在英雄气、狂气、放达中见清逸。如他的代表作《虞美人》
虞美人
宋·叶梦得
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薄暮雨。晓来庭院半残红,唯有游丝千丈袅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娥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叶梦得的一首《虞美人》词被媽然的花事所环绕。词人写此词,是和朋侪置酒于海棠花下。在落红轻飞的庭院里,交杯换盏,对酒当歌,该当是一个欢快的场景。
叶梦得的词婉约清丽,没有多少浓情愁怨,放达中见清逸,明澈中含隽永。他的词,就像他波澜不惊的人生。
叶梦得出身名门王谢,有丰硕的学习秘闻,少年得志,20岁便金榜题名,开始踏入仕途,担当了一县尉。
可因世事变迁,到了南渡,住尘凡无多骚动,处官场无多沉浮,晚年的叶梦得干脆隐居山林,自号石林居士。逐日以读书吟咏为乐,瓶梅清风,诗酒人生。
“落花已做风前舞”经由昨夜的风雨,庭院落花无数。这乱红飞过的日子,叶梦得约请好友,到庭院聚饮。
“晓来庭院半残红”,清晨起来,看到庭院里落红满地,想起昨日乱红飞舞,送走了薄暮的风雨,此时,若游丝般在风中轻轻飘荡。
看到残红满院,本是让人伤神,触人愁思,词人却添一句“唯有游丝千丈袅晴空”,顿时天空明净,一缕和暖的阳光,洒在晶莹的花瓣上,有一种动人心弦的清澈。这样全体词调,也得到了升华,一扫乱红纷飞的痛惜。
全体庭院,有一种被水洗过的清洁。
趁落红还未扫去,在淡淡的日光下,叶梦得殷勤地携两个朋侪坐于石凳,一壶佳酿,加几个小菜,饮尽杯中往事。这样放松散逸的情景,该当是词人隐居山林才有的生活。
“更尽杯中酒”隐透出一种豪情与旷达,仿佛看到了几位诗客,宽衣大袖,道骨仙风,过着似自得其乐的生活。
纵是如此旷达洒脱,却也没有彻底看淡聚散。结句“美人不用敛娥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写得婉转深刻,弯曲蕴含深意。
他看过花着花落,云聚云散,又经历过人生无数次的悲欢离合。也曾年少求取功名,获取过在朝仕途,可谓生平荣辱皆尝过。只因看淡世事,才会有如今的闲隐,却依旧会为平凡的离散而伤神。
就像是生命中无法避免的天命,只要身居尘凡,无论是隐逸深山,逃亡天涯,都会被俗事俗情所羁绊。
酒意阑珊,聚会的人,行将离散,甚觉留恋,便眉头不展。古代达官、名人饮酒,身旁多有侍女劝酒助兴,增长情致。叶梦得虽然隐居,但身边依然不乏美人。
看着散去的宴席,当词人看到美人蹙眉,禁不住也有了惜别之情。感慨人生聚散无常,不知道,下一次举杯对饮,又会在何时。
有时人的感情,也是会传染的,当你不能传染一个人,就必定要被其所打动。叶梦得犹如闲云的悠然心境,一韶光,无法传染身边的侍女。但侍女的愁思,反而传染了他,酒阑人散,引起留恋、惜别,也算是人之常情。
“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结尾是词人真脾气的流露,令这词更加婉转,耐人寻味。
叶梦得生平看起来比较平淡,没有留下太多的传奇,比较沉着,有一种淡然遗世的安静。
古人评论他,没有在觥筹交错的影象羽觞中,将自己彻底地灌醉,也没有过度复苏,让人以为薄凉冷漠;没有过度沉醉,让人感到的肤浅迷离。完美的人生,留一半复苏,留一半醉。
词人简介: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去世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浸染的主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紧张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