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认识王维的初体验,便是源自于他的随处颂扬的诗歌。
在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王维以诗名大盛于长安城,王维的诗歌被人们争相传颂。

王维在诗歌创作方面最善于的便是五言诗,这些五言诗大多是咏诵山水田园之乐的诗作,王维的诗意境深远,描摹写景,形神兼备,诗如画卷,美不胜收,苏轼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作:“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不雅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注:摩诘是王维的字。

王维雕像

王维,这位从山西太原祁县走出来的大唐才子,博学而多才,王维在唐玄宗开元九年状元及第,他在仕途上的建树远不及他在诗歌方面的建树,《旧唐书》中如是简单地先容了王维的家世渊源及状元及第一事:

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人王维他对茱萸有着若何的独特情怀呢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
父处廉,终汾州司马,徙家于蒲,遂为河东人。
维开元九年进士擢第。

状元及第是对王维渊博学识的充分肯定。
想一想,此时刚二十岁出头的王维是多么的斗志昂扬,是多么的豪情万丈,可是再高的意气和再大的豪情,对付仕途零履历的王维来说,都是不相符现实的。

王维在担当太乐丞期间(太乐丞是唐代掌管宫廷音乐的官职),就由于戏子舞黄狮子受到牵连,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唐吴道子维摩诘图

王维选择在辋川过半官半隐的生活的缘由

王维在仕途上实在是郁郁不得志的,王维刚入仕途也有过远大积极的抱负,希望能在仕途方面做出一番大奇迹,后来这种抱负随着时局的变革无常而逐渐消退,这是王维的性情使然,也是性情决定了命运。

在他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建筑了别墅,在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便是王维与世无争的性情使然了。
《旧唐书》对王维选择在辋川过半官半隐的生活记述的较为详细,其文如下:

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

我翻阅文献文籍,得出的结论大底相同,文献中对与王维选择辋川定居并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有着详细的记述。
原来王维出仕往后,他就利用自己仕途事情的空余韶光,在京城长安的南蓝田山麓辋川建筑了一所称心快意的住所,用以修身养性,将它称之为别墅是适可而止的。

辋川古镇

为什么这么说呢?由于这所住宅就建筑在辋川,辋川是形胜之地,这一带山净水秀,青山绵延,山涧溪水长流,山谷中遍布奇花异草、珍稀植物,环境特殊好。
辋川这个地方到底好在哪里呢?当然是辋川得天独厚的地理上风了。

辋川,根据字面意思来发看,“辋”字便是车轮周围的框子,“川”字便是平原的意思。
结合字面意思,辋川便是类似于车辆形状的一条川道,也便是山谷中一片开阔的平地。

古代车轮,“辋”便是车轮周围的框子

在辋川,还有一个湖泊,名叫欹湖,河水流过川内的欹湖。
两岸的山间也有几条小河同时流向欹湖,由高山俯视下去,川流不息,水环抱着山,彷佛车辆形状。
辋川之名正是由此而来。

辋川有“终南之秀钟蓝田,茁其英者为辋川”之誉,“辋川烟雨”为蓝田八景之冠。
如此形胜之地,也是王维选择在此归隐的情由。
王维的别墅依山傍水,而且当时的很多有名人士都选择在此地建筑精舍,以是辋川也成为了文化界名人的聚居地。

终南山

王维用诗歌赞颂辋川,并写成《辋川集》

王维与他的好朋友在辋川过着着清闲清闲的生活,实在便是半官半隐的生活。
参照《新唐书》所记载,这件事情就更加为人所知了,《新唐书·王维传》亦云:

别墅在辋川,地奇胜,有华子冈、欹湖、竹里馆、柳浪、茱萸沜、辛夷坞,与裴迪游个中,赋诗相酬为乐。

原文中的如“华子岗”、“欹湖”、“竹里馆”、“柳浪”、“茱萸沜”、“辛夷坞”等都是辋川有名的景点,王维在辋川生活期间,写下了二十首赞颂辋川的诗歌,而且用每一首诗来赞颂辋川的一个景点,这二十首诗歌被编入了《辋川集》。

个中的一首诗叫做《茱萸沜》,便是用来赞颂辋川茱萸沜这个景点的,《茱萸沜》是《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七首。

茱萸果实

原诗如下:

茱萸沜

王维

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

山中傥留客,置此芙蓉杯。

王维诗中的茱萸为何物?

许多人是通过唐诗《玄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而知道王维的,也是由这首诗而知道了玄月九日便是重阳节,也知道了在重阳节这一天古人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我一贯很好奇,茱萸到底是若何的一栽种物呢?又由于什么成为了与重阳节有关系的一栽种物呢?亦或是什么缘故原由人们有了重阳节佩戴茱萸的习俗呢?

茱萸果实

南朝梁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山茱萸,生汉中山谷”。
《名医别录》载:“山茱萸,生汉中山谷,九十月采实”。

茱萸是一种常绿且带有喷鼻香气的植物,茱萸还分为吴茱萸和山茱萸,而且这两种茱萸都是有名的中药材,茱萸的果实呈椭圆形,赤色,味酸,果实称“萸肉”,有补肝肾止汗的功效,最主要的是茱萸的果实是可以食用的(下文诗中会提到,这里先卖一个关子),著名的中药“六味地黄丸”中就有萸肉的身分。

茱萸果实

佩戴茱萸,是古代重阳节风尚之一,古人在玄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里,定会去爬山登高,而且会在胳膊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

由于在重阳节在农历玄月份,恰好是茱萸果实成熟的时令,人们登上高山,自然被这红红的茱萸果实所吸引,随手摘下来,或者连同枝条一起折下来,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了一种习俗。
王维诗中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实在便是山茱萸。

茱萸果实

原诗鉴赏

揭题:沜(pàn)古同“畔”字,便是岸边的意思,五代期间刘崇远《金华子杂编》中有“每先数日即于湖沜排列舟舸。
”王维此诗题目“茱萸沜”也便是茱萸边的意思。

由此可以想到在王维的居住地辋川别墅一带,有着一大片茂密的茱萸树林。
而王维常常会到这片茱萸林来,一来欣赏茱萸沜的景致,二来还可以采摘一些成熟的茱萸果实。

“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诗如画卷,美不胜收开篇两句非常好,诗句的大意是茱萸结的果实看上去有红有绿,远了望去就像刚盛开的红花一样,一枝枝,一簇簇。
乍一看彷佛这样的比喻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实在仔细揣摩一下,就会被王维这样的比喻深深折服。
为何这样解读呢?由于茱萸还没有成熟的果实是绿色的,已经成熟的果实是赤色的,这种红绿颜色的相配恰到好处,这样的比喻当然就相得益彰了。
王维在此处取景状物,着色取势,让诗句顿时有了画意,所谓的诗中有画无非便是这样自然地映入读者的眼帘。
红绿色彩的映衬光鲜而幽美,将面前的茱萸在阳光下的鲜艳颜色极具真切地表现了出来,王维对与植物花花卉的颜色,尤其是红与绿的钟爱是绝不掩饰笼罩的。
王维在《辋川别业》中就有“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的诗句。

茱萸果实

“山中傥留客,置此芙蓉杯”情景交融,浑然天成结尾两句意境深远,诗句的大意是如果想留住过往的好朋友的话,那么送上一杯茱萸是再好不过的了。
前文中卖的关子到现在终于可以公布了,那便是茱萸的果实可以食用,详细是若何的食用方法呢?实在王维在诗中已经交代的很清楚了,那便是“芙蓉杯”,原来是用晒干茱萸果实泡的水,用这样的一杯水招待过往的亲朋好友,以尽地主之谊,这样的待客之道独特新颖又弥足宝贵。
这两句诗有着层次丰富的构造画面,还有着时空的转换,一帧帧画面的交替,可想想象出来的画面便是:在清雅的辋川别墅里,王维端起精心泡好的茱萸水,精细的杯子,主人与客人以茱萸水代酒,推杯换盏,交心置腹。
主客的寒暄声,交谈的欢声笑语,吟诵诗歌的高昂之气,推杯换盏之声,在这宁静的别墅里此起彼伏,这又何尝不是王维诗作中的音乐之美呢?每一帧画面与每一种声音是多么的情景交融,又是多么的浑然天成。
这两句诗将各种声音完美地揉捏在这十个字中,这又是多么高超的匠心独运,只用十个字就将把画面美、音乐美与诗歌美充分地结合起来。

茱萸果实

结语:

就像在文章中说的那样,《辋川集》二十首诗是王维在辋川别墅时所作的,每一首诗都是一幅别开生面的画卷,这二十首诗作是王维后期山水诗的代表作。

本文参考文献:

1,《旧唐书·王维传》

2,《新唐书·王维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