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后人对刘备的评价,也是赞赏有佳。
唐朝大墨客是刘禹锡的后人,他们相隔了600年,一日,刘禹锡去白帝城祭拜刘备,感慨万千,写下了《蜀先主庙》。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悲惨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毫无疑问,刘备是一位英雄,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此时落魄而只得寄居在曹操部下。
一日,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在谈到当今之英雄时,曹操便与刘备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可见,在曹操心中,刘备是真正的英雄。

的确,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刘备称得上英雄,他的功绩斐然,从一介布衣到三国之蜀帝,他的生平是辉煌的,更让人钦佩的是,他规复了汉朝时的五铢钱。

唐朝诗人刘禹锡若何评价三国时期的刘备看看这首诗就知道了

所谓五铢钱,是汉朝汉武帝所铸造的货币,一贯活着界流利,待王莽篡汉之时,废除了五铢钱,变成了新莽货币。
光武复兴之后,又规复了五铢钱,这五铢钱便成了汉朝的象征。
刘备成为天子之后,连续实施五铢钱。

这正是刘备的高明之处,势分三足鼎,这是刘备的一种成功,三分天下是刘备生平中最辉煌的光阴,业复五铢钱,却让刘备的形象更加伟大,也更显示出他的道义。

我们常说,上帝是公正的,给谁的都不会太多,刘备三顾茅庐,得到了一代蜀相诸葛亮,诸葛亮从此便去世心塌地的随着刘备,鞠躬尽瘁,去世而后已。

然而,刘备生平中最大的遗憾,便是生儿不象贤。
他的儿子刘禅完备没有继续刘备的优点,他的儿子无能昏庸,亲小人,远贤臣,多亏还有丞相诸葛亮在殚精竭虑的治国,不然外忧内患,蜀国会灭亡的更快。

在蜀国灭亡后,刘禅被迫挟持到了魏国,被封为安乐公。
一日,司马昭邀请安乐公刘禅和其他的蜀国官员一同参加歌舞宴,席间,司马昭让舞女们跳了蜀国的舞蹈,其他的蜀国官员无不感慨万分,悲痛流涕。
而此时,司马昭问刘禅“颇思蜀否?”,刘禅却答到“此间乐,不思蜀”。
如果刘备在天有灵,定会感慨万分,怎么会生出这么一个没有骨气的儿子。

刘禹锡写这首诗,是高度赞赏了刘备的功绩和道义,此时也是在感慨自己,身在大唐,此刻却遭受巨大的打击,用一句诗来形容,真是“巴山楚水悲惨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刘禹锡借昔抚今,无不是在感慨自己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