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谚云:“五九、六九举头看柳。”柳树和梅树一样,也是报春最早的植物。唐·杜审言诗句:“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柳树木质松软,不宜作栋梁之材。但在人们的生活用品中,是大有用场的。如笸箩、簸箕、肉墩、砧板大多取材于柳。旧时,城乡取水的砖井,其底盘也是必用柳板的。柳木还可烧炭,枝叶均入药。
柳树耐旱、耐涝、也耐寒。絮花能繁衍幼苗,插枝也能成活。生命力比桑榆强多了。
柳枝细长,叶密荫浓,每当艳春初夏,全树的体态碧绿靓丽,柔媚多姿。河岸、路侧、池旁、公园是少不了它的。它不但能湿润空气,美化环境,而且还有保土、固沙的功用。
古代墨客很喜好咏柳,尤以唐宋期间为盛。如唐代的贺知章、杜甫、李商隐、刘禹锡;宋代的曾巩、刘筠、韩琦、杨万里等都有名篇传世。明清、近当代的高启、厉鹗、秋瑾、齐白石等也不乏佳作。
通不雅观咏柳诗大致可分四类。一,热爱大自然,咏柳怡情。二,剖白心迹,托柳抒怀。三,恋心依依,借柳传情。四,鄙视屑小,贬柳喻人。下面分别先容几首。
一.咏柳怡情
唐·贺知章《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仲春东风似剪刀。
这首七绝可算是咏柳诗的上乘珍品。“仲春东风似剪刀”,是千古传颂的佳句。
唐·李商隐《赠柳》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骚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李商隐是唐代墨客中咏柳的佼佼者。此诗中写出柳的活气,风采。“忍放”二字又道出了惜柳之情。
唐·罗隐《柳》
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钩。
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东风卒未休。
柳条岂止柔美,它的生命力也很顽强的。春春如此,从不休歇。
宋·杨万里《新柳》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它长。
池旁垂柳,水中倒影,相映成趣。墨客多么希望此景长存。
宋·王十朋《咏柳》
东君于此最钟情,妆点村落村落入画屏。
向我无言眉自展,与人非故眼尤青。
萦牵别恨丝千尺,断送春光絮一亭。
叶底黄鹂音更好,隔溪烟雨醉时听。
妖冶春光,垂柳飘拂,大自然的画屏何等俏丽。转眼暮春景春色降,柳絮飞花,黄鹂婉转,又自有一番情趣。
二. 借柳抒怀
唐·杜甫《柳边》
只道梅花发,那知柳亦新。
枝枝总到地,叶叶自开春。
紫燕时翻翼,黄鹂不露身。
汉南应老尽,霸上远愁人。
这首五律,前三联极写柳树的繁茂。尾联突转汉南之柳老尽,霸上之柳愁人。这显然是墨客吐露了年华易逝之慨。老杜坎坷生平,晚景悲惨。“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奈何!
唐·刘禹锡《杨柳枝》
迎得春光先到来,轻黄浅绿映楼台。
只缘袅娜多情思,更被东风长挫摧。
古之贤才遭嫉被贬,习认为常。“袅娜多情思”应是墨客自况。“东风长挫摧”则是不幸的结果。
唐·杜牧《柳长句》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
不嫌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宦游,指古代知识分子出外求官、做官。他们阔别亲人,到处奔波。但青云直上的是少数,多数人仕途波折,终生未能遂愿。如孟浩然、李白、杜甫、李商隐等。新春柳绿,又有多少宦游人在灞上,在汉南,和亲人折柳洒泪分别!
墨客回忆起当年的自己,酸辛滋味油然而生。
唐·薛能《新柳》
轻轻须重不须轻,众木难成独早成。
柔性定胜刚性立,一枝还引万枝生。
天钟和气元无力,时遇风光别有情。
谁道少逢短己用。将军因此建雄名。
西汉期间长于治军的名将周亚夫,屯兵细柳(地在今陕西长安县),此地遂称细柳营。周亚夫名贯千古,细柳营也彪炳史册。作者此诗因此柳喻己,希望能得遇像周亚夫这样的心腹,以展青云之志。
三. 借柳传情
唐·雍裕之《江边柳》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用易折的柳条系住将去的郎船。只有爱之深,情之切,才能有这种奇妙的抱负。
唐·何希尧《折杨柳枝》
大堤杨柳雨沉沉,万缕千条惹恨深。
飞絮满天人去远,东风无力系春心。
春心者,亲人情心也。折柳相送,亲人远去了。怒嗔柳条可恨,东风无力?痴情哉!
清·吴绡《杨柳枝词》
寒食东风已满城,小枝纤弱拂鸣莺。
东君不惜离人苦,又向前年折处生。
新柳生在旧折痕,可能是臆想。每逢东风拂柳,亲人尚未归来,离去的痛疤再次产生发火,那才是真情。
清·厉鹗《杨柳枝词》
玉女窗前日未曛,笼烟带雨渐氤氲。
柔黄愿借为金缕,绣出相思寄与君。
将细嫩的柳条作为金丝线,绣出鸳鸯一类的绢帕寄与郎君,以表相思之情。钟情的女子,性情多么温顺,想象多么天真可爱!
四、贬柳喻人
宋·曾巩《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得势便专横狂”。官场内,百姓中都有此类人。但他们为非作歹的时限是不长的,长则三年五载,短则个月百天,一朝势败,只能是遗臭万年了。
宋·韩琦《柳絮》
惯恼东风不定家,高楼长陌奈天涯。
一春情绪空缭乱,不是天生端庄花。
“水性杨花”,是人们借柳絮随风飘舞这一征象,以比喻的手腕,贬斥自轻自贱、行为不安分的女人(杨花即柳絮)。韩琦这首《柳絮》诗兼指男女。他勾勒出统统轻薄暴躁者的形象。“惯恼东风”是借口,“缭乱春光”是丑行,“天生不端庄”是其本性。
当代·齐白石《柳絮》
忙飞乱舞春光残,只博儿童一捉欢。
何似棉花花掉队,年年天下不知寒。
旧中国饥寒者多多,穷苦人愿望的是能为他们带来温暖者。对那些“忙飞乱舞”“只博一欢”的柳絮式人物是嗤之以鼻的。
******
万壑千岩归健笔
龙威虎震入灵心
*******
欢迎订阅“万龙文化艺术中央”
微信公众号:shiqing-slsh
个人微旗子暗记:shiqing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