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白居易〔代〕《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在四月的尾声,当平地的花卉已经逐渐凋落,高山上的古寺却迎来了桃花的盛开。这里的春天彷佛总是姗姗来迟,但一旦到来,却以一种独特的办法展现其魅力。古寺的桃花,不同于山下的花种,它们在高海拔的寒冷中孕育,绽放得更加坚韧和艳丽。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荡,仿佛在诉说着古寺的安谧与岁月的沉淀。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唐 白居易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玄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夕阳西下,江面被残阳的余晖染成了一幅流动的画卷。金色的霞光洒落,与江水交织,波光粼粼,宛如无数钻石在水面上跳跃。这种色彩的比拟,既强烈又和谐,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江水在夕阳的照耀下,一半是深邃的碧绿,犹如翡翠般清澈,另一半则是鲜艳的赤色,犹如燃烧的火焰,与天空中的彩霞交相照映,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自然美景。这一刻,让人沉醉在这份宁静与美好之中。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 白居易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江边的花朵在朝霞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鲜艳,江水在晨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一种深邃的碧绿色。江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是大自然的调色盘,将赤色的花朵和碧绿的江水奥妙地领悟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敷,绿杨阴里白沙堤。
在春日的暖阳下,花朵们争奇斗艳,有的娇艳欲滴,有的清新脱俗,有的喷鼻香气扑鼻,让人目不暇接,赏心悦目。青草也不甘示弱,它们在东风的吹拂下,悄然成长,逐渐铺满了大地。在这片花海和草地的映衬下,全体大地都充满了活气与活力,它们构成了这个俏丽天下的一角。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唐 白居易 《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在天平山的山腰处,白云泉泠泠地流淌着,它的水质清澈透明,仿佛是山间纯净的甘露。泉水在山石间弯曲蜿蜒,发出悦耳的潺潺声,为山林增长了一份宁静与和谐。举头望去,天空中的白云在蓝天的映衬下,自由地舒卷着,它们或聚或散,形态互异,犹如一幅动态的画卷。
东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唐 白居易 《东风》
东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落里,亦道东风为我来。
早梅的盛开,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为京城的春天增长了一抹清新的色彩。随着东风的进一步吹拂,樱、杏、桃、梨等花卉也不甘掉队,纷纭加入到这场春天的盛宴中。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环绕水平铺。唐 白居易 《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环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逗留是此湖。
西湖之春,宛如一幅动人的水墨画卷。四周群山环抱,山峦的轮廓在春光中显得柔和而清晰。湖面宽广,水色碧绿,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悄悄地躺在大地的怀抱之中。水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以及湖边的垂柳和远处的山色,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倒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