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他年轻时的一首诗。

李邕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平步青云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诗仙之豪情李白豪情满天求人干事也毫不垂头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李白年轻时游渝州,谒见当时的渝州刺史李邕。

李邕当时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学者、大书法家,而李白还是个刚刚二十旁边岁的毛头小子。
大概是李邕对李白的态度有点傲慢,李白就写了这首诗来表达心中的不满。

“大鹏一日同风起,平步青云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簸:击打。
沧溟:大海。

译文:大鹏一旦乘风飞起,驾风凌空直冲九万里高的云霄;如果风停了,大鹏落下来了,展翅一挥就能激起排空大海的水。

大鹏是《庄子·逍遥游》里面的神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大鹏的后背有几千里那么广大;“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大鹏奋起高飞,展开的翅膀就像遮天蔽日的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环抱着狂风能一贯飞上九万里。

年轻的李白豪情万丈志向远大,他以大鹏自比,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殊调:不同流俗的格调。

译文:众人见我格调与他们不同,听到我的豪言壮语都冷笑不已。

李白是“谪神仙”,他的眼力和格调自然是超出一样平常人,他的话语不免高傲自大。
凡夫俗子层次不足理解不了,内心的妒忌和自卑以冷嘲热讽的形式表现出来。

李白此时很年轻声名不显,而他的性情又是张扬外放的,因此引起别人的妒忌和不满。

平庸的人便是有这样的劣根性,他们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
尤其是初出茅庐的李白还没有显现异于凡人的才华,这些人难免嘲笑排挤他。
等到李白成为唐朝诗坛上最刺目耀眼的明星的时候,这些人恐怕就不会冷笑,只剩下崇拜和仰望了。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宣父:孔子,唐太宗贞不雅观十一年下诏尊孔子为宣父。

译文:贤人孔子还以为后生可畏呢,您是大丈夫,可不要轻视年轻人啊。

《论语·子罕》中记载:“子曰:“后生可畏。
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李白这是用孔子来压李邕啊,呵呵。

李白拜会李邕自然是想请人家提携帮助他,求人办事难免看人神色,大概是李邕对他傲慢,大概是受到别人的白眼。

可李白是绝对不受委曲的,于是写了这首诗。
明明是求人提拔,却也写得这么狂放不羁,李白的豪情可见一斑。

年轻的李白请李邕提携他,年迈的李白在“安史之乱”是请永王任命他统领军队清剿叛军,同样写得是豪情四溢,丝毫不见卑微。

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入唐玄宗第十六子永王李璘幕。
李白生平抱负远大,这回做了永王李璘的僚佐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他以为终于轮到自己大展拳脚,写了十一首《永王东巡歌》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

永王东巡歌 其二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奔驰四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三川:指洛阳一带,因境内有黄河、洛水、伊水三川而得名。
北虏:指安史叛军。
四海:全国。

永嘉:西晋时永嘉之乱,永嘉五年,匈奴人刘曜攻破西晋都城长安,俘虏西晋天子,西晋皇室及大族渡江避难,而此时的唐王朝被安史叛军攻占洛阳,与历史上的永嘉之乱非常相似。

谢安石:东晋名相谢安,字安石。
他坐镇朝廷,任用侄子谢玄在军前为帅,以八万人击败了号称百万前秦军队。
胡沙:指安史叛军。

谢安是一个非常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听说淝水之降服利的传来的时候,他正在和客人下棋,看到捷报谢安不动声色。

客人好奇啊,就问他啥事,他满不在乎的说:“小儿辈随意破贼。
”没啥,便是前方的孩子们打退了仇敌而已。
这份镇静真是无人能及。

译文:洛阳一带叛军如麻,全国也是战乱沸腾好似永嘉之乱;如果永王你能任用我,我会像谢安一样谈笑之间平定叛乱。

安史叛军在李白的眼中不值一提,他谈笑间就能克敌制胜。

永王东巡歌 十一

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

熏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玉马鞭:代指指挥军队的权力。
戎虏:本是对少数民族的蔑称,这里指安史叛军,由于安禄山是少数民族,他的军队也有很多少数民族的士兵。
琼筵:富丽的宴席。
日:代指天子。

“指挥戎虏坐琼筵”这句诗有典故:三国期间诸葛亮平定收服了蜀国的少数民族,“七擒孟获”使孟获心悦诚服,李白在这里以诸葛亮自比,说自己能像诸葛亮一样收服叛军。

译文:请君王把军权交给我,我坐在酒席上就能指挥那些叛军;熏风一扫荡灭群寇,西入长安面圣报捷。

李白消灭叛乱的军队,就像风扫灰尘一样平常,轻轻一吹扫灭干净。

这一组诗统共十一首,这是个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首,充分表示了李白的豪情壮志。

李白入永王李璘幕已经是将近六十岁的老人了,他的生平除了在唐玄宗身边做了三年的翰林待诏之外,一贯就没有做过官,纵然在翰林待诏的任上,也只是天子的文学侍从,他匡世济民的崇高空想始终无法得以实现。

然而,战乱一起,李白又是激情四射、豪情万丈,他向永王李璘要军权,他要一展胸中的抱负,他要消灭祸国殃民的叛乱军队。

经历了五十几年的空想与现实的冲突,这期间也有过迷茫和失落望,但是李白的信念始终没有被打垮,李白的豪情始终没有被磨灭。

李邕书法《云摩将军碑》

小贴士:李邕是初唐期间著名的学者,更是中国书法史上非常主要的书法大家。
他的行书上承王羲之、王献之,又能有所创新,对后世的苏轼、黄庭坚、赵孟頫等书法大家都有很大的影响。

李邕非常爱才,喜好结交绅士,杜甫就曾经得到过他的礼遇。
李邕去世后,杜甫写诗《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极其推崇李邕。

李邕又有恃才傲物的一壁,因此也得罪了很多人。
他的这种性情就导致了他朋友很多,仇人也不少。

有一次李邕挪用公款东窗事发,朝中有重臣就要借此机会弄去世他。
有一个叫孔璋的人,极其崇拜李邕,虽然从未谋面,但却上书唐玄宗营救李邕,乐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朝廷对利用的赦免。

孔璋的行为冲动了唐玄宗,免了李邕的去世罪,而孔璋被流放,李邕孔璋二人终其生平并未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