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石刻画像线描图

朱熹石刻画像

文公书院(紫阳书院)

林希元理学著作《易经存疑》,清光绪刊本

朱熹石描写像与文公书院

在厦门市同安区大轮山脚下的梵天寺后,有一座文公书院,这是厦门历史上最早的官办书院。
文公书院于1350年始建于同安县城,1543年迁建于此,中途历经多次修缮。
“文革”间仅存朱熹石刻画像及部分残垣,1987年依旧制重修,是研究国际朱子学的主要遗迹。

前不久笔者前往寻访,该书院正在重修。
文公书院亦称大同书院、紫阳书院、轮山书院,因书院主祀朱熹,故也称朱文公祠、梵天朱子祠(朱熹卒后被宋宁宗赐溢“文”,世称朱文公)。
书院翘脊红檐,持重大气。
大门石刻楹联“紫阳过化祠院轩然,轮峰特立源流远长”。

朱熹于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任泉州府同安县主簿,在同安首创讲学之风。
同安为朱熹首仕之地、过化之区。
早期虽有南宋嘉定年间(1208—l224)知县毛当时于同安学宫旁创建的朱文公祠,但却没有正式挂牌的书院。

自元明清以来,书院建成后屡废屡兴。
元至正十年(1350),同安县尹、孔子的五十三世孙孔公俊在同安学宫之东创建文公书院,前奉先圣,后祀文公,制如邑学。
四年后,闽地动乱,书院毁于寇。
明成化十二年(1476)知县张逊择地东门内重修文公书院。

明嘉靖年间(1543),理学名宦林希元仿朱熹守漳时于开元寺禅刹之后建书院之先例,倡议将文公书院从同安县城迁建于梵天寺后,得到相应。
前辟讲堂,旁列书舍,为士子会文参圣之所。
林希元(1481—1565),字茂贞,号次崖,同安翔风里山头村落人,做人明净贞正,为官廉明勤政。
其著述颇丰,紧张理学著作《易经存疑》、《四书存疑》当时即由礼部刊行,后风行全国,流传外洋;《新政八要》、《王政附言》、《荒政丛言》被视为救世之作。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该书院已逐渐倾颓,知县李春开感念先哲之功,“捐数月之俸,新六十年未葺之规”。
这位知县对经史颇有成绩,公务之余常到书院“与诸生讲说经义,士斌斌向风,为政多遵古法”。
民国五年(1916)书院兵毁,民国十二年(1923)重修。
“文革”中被毁,1987年集美华侨陈文芳师长西席捐资,梵天寺方丈厚学法师集资于原址重修。

同安文史专家颜立水认为,文公书院由于天灾、战乱频繁,因而屡有毁损,但都由地方官员或名流修葺,解释历代官绅对这所公办书院的重视,也是朱子从前“兴贤育才”思想的延续。

文公书院内讲台石柱上镌刻着“慕往昔朱子理学名扬四海,看目前公民普法威震九州”楹联。
讲台正中墙壁上镶嵌一幅朱子石刻画像。
据颜立水等专家考证,这方画像创作应不晚于明成化年间,乃至可上推至元代。
石刻画像高2米,宽0.89米,周边饰以缠枝花纹。
像为半身,朱熹身穿儒服,头戴纶巾,拱手正襟,形态自若。
相传这是朱熹生前对镜自画的“写真”画像。
文公书院朱熹石刻画像,跟其他地方的朱熹画像有很大不同,其他地方画像是朱熹61岁时,要到漳州履新前所画的,很多地方都按照那张画像进行临摹。
而文公书院石刻画像是朱熹更年轻时候的画像,再加上是罕见的石刻像,故显得极为宝贵。

文公书院为明清期间鼓吹程朱理学的活动场所,也是赞助县学造就科举人才的补充学校,具有崇祀先贤、修身养性、讲学藏书的传授教化职能。
从目前的构造来看,当时应可容纳10多人在里面诵读,也可供学子投止。
历史上文公书院曾盛极一时,培养出了蔡献臣、蔡复一、许獬等一批名人贤士,本日它成为“国际朱子学”专家学者研究朱熹学术思想之所。

如需参与古籍干系互换,请回答【善本古籍】公众年夜众号: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