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七律·江南的五更

张继涛(贵州)

原诗

江南的五更

梦里江南 赏析七律江南的五更 张继涛贵州

/张莹嘉(黑龙江)

露晞鱼白破遥岑,烂漫星辉逐夜沉。

千叠烟尘灰渺渺,半山荒木冷森森。

幽枝曳动窗前影,流梦翻成水上阴。

惟叹江南江北远,谁怜霜鬓不胜簪?

墨客张莹嘉笔下的江南夜色,宛如一幅细腻而深邃的水墨画卷,缓缓展开在读者面前,让人在字里行间感想熏染到那份超过时空的安谧与哀愁。

首联“露晞鱼白破遥岑,烂漫星辉逐夜沉”,以清晨的第一缕曙光为引,鱼肚白的天涯逐渐撕裂了远山的轮廓,而夜空中残酷的星辰也随之黯淡,预示着夜的闭幕与日的初生。
此句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象的奇妙变革,更寓含了光阴流转、世事更迭的哲理,引人寻思。
一“破”一“逐”用得奥妙,形象逼真,多了几分灵动。

颔联“千叠烟尘灰渺渺,半山荒木冷森森”,则将视角拉至更广阔的天地间,千重万叠的烟尘在晨光中显得灰蒙蒙一片,半山之上的荒木更是透露出一种孤寂与荒凉之感,冷森森的氛围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寒意。
这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凄清、萧瑟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颈联“幽枝曳动窗前影,流梦翻成水上阴”,转而细腻地刻画了室内与室外的景象交融。
窗前的幽枝随风摇荡,投下斑驳的影子,仿佛是梦境与现实交织的幻影;而水面上倒映的阴云,又似是将人的思绪与梦境一同翻涌,难以分辨。
此句以动衬静,以实写虚,将墨客的内心天下与外界环境奥妙地融为一体,展现了其繁芜奇妙的情绪颠簸。

尾联“惟叹江南江北远,谁怜霜鬓不胜簪?”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抒发。
面对江南与江北的迢遥间隔,墨客不禁发出深深的嗟叹,感叹自己与故土、亲人或朋侪的分离之苦;而“霜鬓不胜簪”一句,更因此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墨客年华老去、孤独无依的凄凉心境。
此句情绪朴拙,动人心弦,让人不禁为墨客的遭遇而感到同情与惋惜。
一“叹”一“怜”情绪朴拙而深奥深厚,画龙点睛,收发自若。

综不雅观全诗,《江南的五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将江南的夜色、墨客的情绪以及人生的哲理奥妙地领悟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既具画面感又富含深意的文学图景。
张莹嘉以黑龙江人的身份,却能如此细腻地描述出江南的韵味与情绪,足见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与敏锐的艺术感知力。
#韵美诗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