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韶光的浸润下,诗歌几次再三发展,到了唐宋时达到顶峰。

实在,在三千年前到魏晋南北朝时,就出身了许多精良的诗歌,本日要分享10首短篇古诗,首首经典!

《击壤歌》

先秦:佚名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种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这是一首远古先民咏赞颂好生活的歌谣。
歌谣般的风貌,仿佛听到了一个苍老而健硕的农夫,在田地中对着无垠田畴悠扬地咏颂。

太阳出来起来劳动,太阳下山安歇养生,打一口井用以饮水,整理田地种出五谷丰产。

全歌用语纯净,不染尘灰,意境高古,笔墨流畅。
自然中见淳美,朴拙中见太平。

《上邪》

两汉:佚名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是一首情歌,是女主人公忠贞爱情的自誓之词。

此诗自“山无陵”一句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死活不渝的爱情,充满了磐石般武断的信念和火焰般炽热的激情。

全诗准确地表达了热恋中人特有的绝对化生理,新颖泼辣,深情奇想,气势豪放,动听肺腑,被誉为“短章中神品”。

明代胡应麟《诗薮》:“《上邪》言情,短章中神品!

《古艳歌》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此诗最初见于《太平御览》卷六百八十九,题为《古艳歌》,无作者名氏。
这首诗是弃妇诗,上二句比喻自己被出而终恋故人,下二句是说服故人也该当念旧。

这首诗的前两句即以动物起兴,兴中兼含比喻。
写弃妇被迫出走,犹如孤苦的白兔,往东去却又往西顾,虽走而仍恋故人。
后两句是规劝故人应该念旧。

《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堕河而去世,其奈公何!

据崔豹《古今注》记载,一天清晨,汉朝乐浪郡朝鲜县津卒霍里子高去撑船摆渡,看见一个披散白发的疯颠人提着葫芦奔忙。
眼看那人要冲进急流之中了,他的妻子追在后面呼喊着不让他渡河,却已赶不及,疯癫人究竟被河水淹去世了。

全诗描写生动,气势磅礴,表现了一种知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表示了浓郁的悲壮色彩。

《吴孙皓初童谣》

魏晋:佚名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宁还建业去世,不止武昌居。

三国时期,吴主孙皓迁都武昌,东吴百姓反对迁都作此歌谣。
作者姓氏至今已然失落传,但几千年来没有影响此歌谣传诵古今,耐久不衰。

《吴孙皓初童谣》仅短短四句,却从中透露出了公民的苦难、怨恨和不平。
童谣正是通过神往建业、远避武昌这种坦直的措辞责孙皓。

《赠范晔诗》

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这是一首流传甚广的南北朝诗。

陆凯率兵南征度梅岭时正值岭梅怒放,立马于梅花丛中,回顾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晔,又恰好碰上北去的驿使,就涌现了折梅赋诗赠朋侪的一幕,于是写下这首诗。

这首诗构思风雅,它的艺术美在于朴素、自然而又借物寄喻,在特定的时令,特定的环境,把怀友的感情,通过一种为世公认具有高洁情操的梅花表达出来,把抽象的感情与形象的梅花结为一体了。

《江南》

两汉·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是一首歌唱江南劳动人民采莲时愉快情景的民歌。

全诗没有一字一句直接描写采莲人采莲时的愉快心情,而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述,将它们的欢快之情充分透露了出来,仿佛亲耳听到和亲眼瞥见许多采莲男女的歌声和笑语声融成一片,许多小伙子和采莲姑娘们还在调情求爱。

《断句》

白云满鄣来,黄尘暗天起。

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

此诗为南北朝时宋文帝第九子刘昶所作。

由于天子的伤害,刘昶抛弃母亲妻子,带着一个小妾出逃,在路上,年夜方地写下这首诗。

此诗同项羽的《垓下歌》一样,具有撼山动地的动听力量。
关山高耸入云,往四面看都给人以隔绝之感,四面没有出路的自然环境,使计人对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故乡的思念之情,便油然而生了。

《山中杂诗》

南北朝: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这篇著名的南朝山水小品,措辞清新幽美,笔墨简练利落。

诗写得十分精髓精辟。
四句写出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犹如电影镜头的连接那样,合起来使人感到高而深的山中是那么清幽,乃至冷寂。
烟、日、鸟、云都在动,但给人的印象却是无限的静。

清代沈德潜《古诗源》:“四句写景,自成一格。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南北朝: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这是陶弘景隐居之后回答天子诏书所问而写的一首诗。

陶弘景才华出众,梁武帝从前即与其相识,称帝之后他屡次希望隐居华阳洞的陶弘景能够出仕,但陶不为所动。

梁武帝萧衍曾下诏问他:“‘山中有何物’,以至于不愿出山为官。
”他就创作此诗回答梁武帝。
墨客以极简练的词句表现了作者高远出世的情怀和敝屣富贵的依然之态。

这些短小而精髓精辟的诗作,不逊于唐诗宋词,你喜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