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全曲无一“秋”字,但通过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范例的秋日意象,描述出一幅悲惨动人的秋郊落日图,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日思念故乡、倦于流落的凄苦愁楚之情,被誉为“秋思之祖”。
2. 《枫桥夜泊》——唐·张继
原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苏州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赏析:墨客在安史之乱后流落到江南,通过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等景象,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秋夜的幽寂清冷画面,将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浊世尚无归宿的顾虑融情入景,是写愁的代表作。
3. 《山行》——唐·杜牧
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仲春花。
赏析:此诗描述了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致,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波折的石径、白云环抱的人家、艳丽的枫叶,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民气旷神怡。
4. 《秋词》——唐·刘禹锡
原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赏析:墨客冲破了传统的悲秋不雅观念,认为秋日的天高气爽、晴空万里赛过春天的繁花似锦。一只仙鹤直冲云霄推开层云的景象,引发了墨客的诗情,表达出墨客豁达乐不雅观的心境和对秋日的喜好与赞颂。
5. 《苏幕遮》——宋·范仲淹
原文: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赏析:这首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述了碧云、黄叶、寒波、翠烟、斜阳、芳草等景致,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天景色图。词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写,抒发了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的深情。
6. 《登高》——唐·杜甫
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羽觞。
赏析: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致,倾诉了墨客长年流落、老病孤愁的繁芜感情。“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更是将秋日的萧瑟与生命的流逝紧密相连,年夜方激越、动人心弦。
7. 《秋夕》——唐·杜牧
原文: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赏析:诗中描写了一名孤单的宫女在七夕之夜,用轻罗小扇扑打萤火虫,排解心中寂寞的情景。通过银烛、画屏、流萤、夜色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冷寂、悲惨的氛围,反响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
8. 《山居秋暝》——唐·王维
原文:空山新雨后,景象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秋雨初晴后山村落的旖旎风光,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领悟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想熏染,宛如一幅清新奇丽的山水画。
9. 《长相思·一重山》——南唐·李煜
原文: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赏析:词中通过描写秋天景色,表达了飘泊在外的游子的相思之情。重重山峦、高远的天空、寒冷的烟水、火红的枫叶、盛开又凋零的菊花以及高飞的塞雁,这些景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悲惨、孤寂的氛围。
10.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原文: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匆匆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赏析: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勾起了客游在外的游子的思乡之情。诗的后两句则通过儿童挑匆匆织的情景,为清冷的秋夜增长了一丝温暖和童趣,形成了光鲜的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