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静下来,读读诗吧。

【缘起】

唐穆宗长庆三年,仲夏傍晚。

白居易很有趣的一首诗诱惑同伙来陪他喝酒结尾14字欲擒故纵

这时候,白居易还在开愉快心干着自己的杭州刺史,整日的流连在江南山水风烟之中。

这一天,照例是宴请八方,请各位平时玩得来的同寅、诗友赴高台饮酒作乐。

这种请朋友的局,最怕便是对方不给面子,让自己下不来台。
有些人道格好,好歹还编个靠谱一点的情由敷衍你;可还有些不知人情光滑油滑的人,情由都不想编,弄得主人绝望。
大家该当也都明白这种感想熏染。

白居易虽然是当地的父母官,但看来还是有几个比较难请的朋友。
请不来自然也不能强求,白居易就先带着已经由来的朋友一起登楼,不雅观赏江边风景去了。

所谓站的高,望得远。
登高四望,视野打破了城墙的限定,看到了城外的水色山光。
白居易这是溘然有了灵感。

自己这些朋友,一个个都喜好四处嬉戏、不雅观赏风景。
既然请他们请不来,我就写一首诗,将这里的美景夸赞一番,包管他们自己找上门来。

遂有《江楼夕望招客》这首七言律诗的即兴创作。
诗歌前6句全是写江边风景,极言其美妙无双,末了两句图穷匕见,约请朋友登楼赴宴,朴拙而有趣。

【诗篇】

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 〔唐代〕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心。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诵析】

起笔两句写远景。
从城楼向东望去,海天一色,在夕阳余晖的掩映下更加苍茫幽远;长江蜿蜒而去,两岸山势随水变革,水流绵长,山形错综。

颔联两句写江景。
长江两岸有万家灯火,这些灯火的倒影纷纭落在江面上,照地江面在永夜之中光辉残酷,真如地上之银河一样平常,与天空中的群星遥相呼应。

万家对一道,城四畔对水中心;从四面到中心,从万家到一道,有一种收束的美。
灯火万家本来已经是极美的景致,这是汇聚成一道光的银河,就更是美不胜收。

颈联两句,镜头进一步拉近,聚焦到两种反常的征象之上。

风儿吹着古木,簌簌作响彷如晴天下雨;月光照亮平沙,通亮洁白如夏夜起霜。

晴天雨和夏夜霜是两个比喻。
实际上,白居易宴客的这个夜晚既没有下雨也没有成霜。

但微风送爽吹过树林,误以林声为雨声;月光下照点亮河沙,错将沙白作霜白。

我相信,有些沉不住气的朋友,看到这一句就已经忍不住要动身赴宴了。
毕竟前面六句的景致太过吸引人。

在诗歌的末了两句,白居易又打出了一张王牌。

家人们呀,你们到底来不来江楼上啊,这里清清凉凉,不比你们那闷热的茅屋好多了?

生活在唐代,彷佛确实没有很多行之有效的解暑方法,这登高之清凉,更是凡人无法抵挡的诱惑。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烈的约请希望,只是在结尾两句淡淡一提。
但是,我却在这首诗里,读出了浓浓的“欲擒故纵”味道。

8句话,从远到近将赴宴的好处说了个遍,然后见告大家:你们爱来不来。

好傲娇的白居易!

【空青语】

这首诗里的意象格外多,海、天、山川、灯火、星河、风雨树木,月下的霜……

白居易彷佛野心很大,打算用一首诗原谅下全体的杭州城长江两岸。

不过还好,他做到了。
整首诗意象多而不凌乱,跟随着白居易的眼力一起变幻,长江两岸的风光人情便如一幅垂垂展开的长卷,维妙维肖地涌如今读者面前。

有朝一日,我倒是很希望瞥见有画家以白居易这首诗为题目,重现杭州城之繁华景致。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会立即删除!

你的关注与评论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编辑 空青

排版 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