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唐代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韦应物少年蛮横强暴中年浪子回头一切故事都在这首诗里了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我们常说,人间间的各类磨难每每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这话用在唐代大墨客韦应物的身上真是准确之极。
我们现在来看这位墨客遗留下来的诗作,其风格清幽淡远、优雅出尘,若说文如其人,此人该是一个由由然道骨仙风之人。
可是我们把这一位大墨客二十岁之前的人生来做一番细看,切实其实是彻彻底底尽覆三不雅观。
谁能想象得出,这些宁静俏丽的诗句竟然是出自一个横行世间,臭名远扬的恶霸少年之手?

韦应物此人可谓绝对的官二代、富二代了,家门显赫,出身崇高,十几岁就入朝当了唐明皇的近身侍卫。
春风得意少年郎,可以说走道都是打横的。
这位豪门小少爷一向欺男霸女,横行无忌,地痞恶霸的名声真是响当当,他的全体年少光阴切实其实便是一部街头恶霸发展史。
若我们单看他的少年经历,险些可以断定此人生平就会是个祸害。

而世事便是这样云诡波谲,一场安史之乱,豪门公子成为丧家之犬,从前人上人,如今受人欺。
国破故土离,身是他乡客,年轻不识愁滋味的恶霸公子在战役去世亡,流落痛楚的巨大震荡之下,人格向着截然相反的方向转型。
从此世间少了一个泼皮,朝廷多了一位清官,诗坛出了一位才子,如此巨变,实乃罕见。

人格转型之后的韦应物给后人留下了一首又一首动人诗篇,那些宁静淡雅、洒脱俏丽的诗句在大唐诗坛上一枝独秀,其独特的韦氏气质深深让人沉醉。
我们本日要来看的这一首《淮上喜会梁州故人》,便是墨客中年后又逢十年未见的少年朋侪后所作。
故人到来,也牵动了一段年少浮滑岁月的回顾,而此时的墨客早已洗尽铅华,清心寡欲,过着自得其乐的人生。
这首诗作句句似流水浮云,清丽脱俗,正是此时墨客气质的完美表示。

这首五律名曰喜逢故人,而两人相遇时已是十年未见。
分别时尚是青葱少年,再相逢已是两鬓染霜,因此,相逢虽惊喜莫名,却也自有一番世事沧桑之感,可谓悲喜交错了。
整诗用语淡泊宁静,意蕴天然,气息似流水行云,欢畅处见苍凉,落寞中含豁达,正是墨客历经沧桑后终得人生清闲状态的表示。

诗的起篇就点明墨客碰着了曾经在汉江时相交过的朋友,那时他们度过了一段很欢快的光阴,一起痛饮美酒,不醉不归。
这里描写的正是墨客韦应物幼年张狂的那段岁月。
中年纪后,忽逢年少故交,被勾起的青春回顾总是让人流连,倍感甜蜜。

第二联写两人分别之后各自走了十年的人生路,这十年真可谓是历经沧桑的一段漫长岁月了。
国家由繁盛到战乱,民不聊生,墨客由豪门贵族沦为他乡流落客。
这一段岁月真可谓一言难尽,墨客却用了两句话就将这一段岁月往事直接而又意蕴深厚地表述出来。
这两句可以说妙极,用浮云喻二人年少分别,各自流落;用流水喻世事沧桑。
十年漫漫,多少岁月,多少世事,尽在这两个意象里不言自明了。

第三联写两人相逢后的环境,笑声里两个人仿佛又回到了年少光阴,虽十年未见,丝毫未能改变两人情谊。
只是光阴催人老,如今的二人,已是华发早生的中年人了。
纵欢笑如旧,奈人已非昨,这里就让人不由得徒生一丝悲哀。

到了尾联,这种感伤感情却又一散,墨客说,故人相逢,他为何不随着故友归去故地呢?由于此刻身在淮上的他,早已被这里秀美的秋日山河所吸引,恋恋不忍拜别了。
至此,诗歌便一扫人至中年,故交相逢,悲喜交集的伤感情绪。
墨客找到了能令贰心安逍遥的住所,想必故友也自有他流连不舍的所在,两人各得其所,幸甚。

这首诗可以说是完全地表示了韦应物在人格转换过后的思想气质,淡泊宁静,处事豁达,超然物外,唯如此,他才可以成为今日我们所见的韦应物,写下我们所熟知的这些优雅精细、洒脱清丽的不朽诗篇。
从韦应物的人生经历及他留下的诗篇,或者,我们可以悟到的东西,还有更多。

注:本文为原创,未经容许严禁转载,否则将投诉到底。
若须要转载请私信联系干系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