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徐凝《忆扬州》

天下的明月光辉如果分成三份,那扬州城独独能占到两份。

江山如画城市如诗那些绝美的城市咭片诗词

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而徐凝这首诗中的“三分之二”不但是诗意的,而且是新奇的。
这些数目字,都不可以常理而论,而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致使后世之人对扬州的神往如醉如痴,“二分明月”成为扬州的代称。
此后宋人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也不逊色。

【襄阳】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唐王维《汉江临泛》

江流奔驰仿佛溢出天地之外,山色空濛介于似有若无之中。
城郭依稀如漂浮在前面浦口,波涛浩荡像撼动远处的天空。

苏东坡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首写襄阳的诗为王维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通过这20个字的描写,有静有动,有条有理,脑中仿佛涌现了襄阳城那如诗如画的风景,无怪乎王维在诗的末了说“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看到这样的美景,都乐意留下了吧。

【杭州】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杭州城有多美?柳永特意写了一首词来夸杭州城的繁华俏丽:柳树含烟,帘幕青翠,楼阁高低,人口繁庶。
还有那高耸入云的碧树,环抱着钱塘江沙堤,又高又急的江潮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

听说“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传说金国的完颜亮读了这首词,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杭州城垂涎不已,于是起了南下侵宋的意图。

【滁州】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革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清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季也。

朝而往,暮而归,

四季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太阳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山谷就显得阴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革不一,这便是山中的朝暮。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喷鼻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底细毕露,这便是山中的四季。
清晨前往,薄暮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里的山水,便是指滁州的山水。

黄山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徐霞客

从五岳回来之后,不用再去看其他山了,由于五岳这五座山已经代表了天下最好的山川风景;然而你去过黄山之后,就不用再去五岳了,由于黄山的风景乃至比五岳的风景还要好。

徐霞客生平走了那么多地方,看过那么多的好山好水,但他末了认为最好的山是黄山,就冲这句话,也得到黄山走一回了。

【桂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

——宋·王正功《嘉泰改元桂林大比与计偕者十有一人玄月十六》

该诗前半句广为流传,后半句却鲜为人知,意思是桂林的山水天下第一,山峰犹如碧玉之簪,江水宛若青萝之带,个中意境,深远丰硕,值得仔细欣赏。

范例的诗火人不火,不过没紧要,就像钱钟书说的,你吃了一个好吃的鸡蛋,管它是哪只母鸡下的呢?

【成都】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唐·张籍《成都曲》

赵雷一曲《成都》,让无数人有了去成都街头走一走的冲动,有去小酒馆喝一杯的意兴。

而唐朝的张籍写成都,吸引他的是碧绿的江水,适口的荔枝,还有万里桥边多姿多彩的酒家,每一家都让人乐不思蜀。

【洛阳】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赏牡丹》

只有牡丹花是国色天喷鼻香,花开的时候全体洛阳城的人都要来不雅观赏。

作为七大古都之一,洛阳除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之外,最负盛名的就要数牡丹了,向来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说。

【苏州】

苏州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此时传来一声又一声的钟声,那真是令人难以安眠了。

一首《枫桥夜泊》让苏州城的枫桥和寒山寺名声大显,至今名扬中外。
在千年后,还被改编成歌曲《涛声依旧》:“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唱出了很多人对诗中意境的神往……

此外,描写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写北京的名篇、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是写游览南京而发的感慨,崔颢的《黄鹤楼》更是被评为七律第一名,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诗词名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