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6首登高古诗词登高了望回忆山河与故乡

在唐代诗国的天空,王勃虽是一闪而过的流星,犹如后来中唐的李贺,英国的济慈,以及俄国的莱蒙托夫,他们都只活了短短的二十七岁,但却留下了长长的而且是永恒的光芒。
王勃虽然命途多舛,但他抒写高阁壮美与神韵兼而有之,落笔煊赫一时的王公贵族更因此浩阔无尽的时空来反衬,表现了一种深邃的历史感与浑茫的宇宙感。

2、《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年夜声语,胆怯天上人。

“危楼”,即建于山顶的寺庙。
手可摘星辰,可见山寺之高,亦可见墨客想象之不同凡俗。
《夜宿山寺》的后两句,与“仿佛接天语”异曲而同工,我们可以看到其间的血缘关系,但“不敢年夜声语,胆怯天上人”更是诗心独运,“不敢”与“胆怯”迁移转变生情,而且有无中生有的巧思,有无理而妙的妙趣。

3、《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武则天时期,陈子昂跟随武攸宜征讨契丹,进言反被降职。
而幽州黄金台是燕昭王为了招纳贤才而建造的。
陈子昂怀才不遇,没有明主赏识,却登上一座专为求贤而建造的高台,其惆怅之情可想而知。
往前看不到古代的圣贤,今后看不到后来的豪杰。
想到只有天地苍茫空旷,我一个人流下悲哀的眼泪。

4、《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
与谁同赏。
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
空惆怅。
少年豪放。
莫学衰翁样。

按理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但是词人没看到山,而只看到烟雾滚滚,这是为什么?并不是由于景象不好,能见度不高,而是由于词人遥望的中原地区饱经战乱却收复无期。
词人深深惋惜,自己的抱负得不到同寅的共鸣,没有人同他一起挥戈北上铁马冰河,千秋功业无人共兴、同赏。

5、《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太阳依傍着高山逐步落下,黄河则奔驰不息,向东流入大海。
要想看到更远的风景,就得登上更高一层的楼。

6、《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宅》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宅菊,应傍沙场开。

本日是重阳节,我很想去登高赏菊,可惜没有像太守王弘那样的人给我送酒来。
我惦记迢遥的长安故居的菊花,这时应该在战火中开放了吧!
诗歌风格朴实,构思风雅,是一首言简意深、对人寻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