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入选的诗作中,有几十年雷打不动从未被替代过的,比如王维的《画》、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等;也有近些年才入选的诗作,比如汉乐府《江南》就取代了骆宾王的《咏鹅》成为了小学第一首诗,而清代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是近些年才入选的口碑之作。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近些年入选的一首诗, 诗名《风》。
这是唐代墨客李峤的一首作品,李峤是位精彩的墨客同时也是位有名的宰相,这是一篇奇文,全诗无一风字却句句写风,将数字用得是出神入化。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风》

唐.李峤

近几年才入教材的奇文将数字用得炉火纯青无一风字却句句是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仲春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首诗是李峤与好友同游,登上泸峰山山顶时所作,当时他遇一阵风吹过,感想熏染到风的力量,于是诗兴大发写下此诗。
诗名只有单字一个“风”,而全诗正是用极简的语句,诠释了风之力、风之美。

诗的一、二句仅10个字,就写了春、秋两季完备不同的景致,而风在个中起了至关主要的主要。
秋风能吹落秋叶,东风能吹开仲春的鲜花,这是不同时令的风给世间带来的变革。
墨客用“解落”来形容风吹落叶之景,意境全出,秋风就像自然界的邪术师,轻轻一吹,便横扫了三秋之叶,这是风之蛮。
而“能开“的”能“字,则极尽风之巧,一夜东风过,百花竞相开放,这是风带给众人的惊喜。

第三句“过江千尺浪“写的是江风。
吹遍四季的风到了江面,则与浪为伍,它飘过江面卷起千尺浪,这样的风是霸气的。
墨客用”过江“来形容风的足迹,灵动与气势并存,十分高明。
末了一句“入竹万竿斜“是风吹入林中之景,它能吹斜万竿青竹,风的刁悍可见一斑。

纵不雅观全诗,前两句的风是柔美的,这是虚写;后两句的风是强劲的,这是写实,在虚实结合间道尽了风的魔力。
而本诗最妙之处还在于对数量词的出神入化的利用,从首句的“三秋“到”仲春“,再到”千“、”万竿“,墨客共用了4个数量词,不但令全诗对仗工致,朗朗上口,也让花叶浪竹都更形象化,不可谓不高明。

这是李峤唯一一首入选小学教材的诗作,实在这位宰相墨客还不少经典作,大家可以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