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古八景之一“龙壁回澜”,“龙壁”,是柳州市东北方向柳江边的一座小山,名为龙壁山,龙壁山海拔为二百一十八米,长度一千五百米,在靠柳江一壁形成犹如刀削的绝壁,柳江在柳州市区七拐八绕后到了这里被龙壁山阻挡,形成了一个险些九十度的大转弯,向东流去,因此就有了古人眼中的盛景——“龙壁回澜”。
有“柳柳州”之称的柳宗元在《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中写到“其壁曰龙壁,其下多秀石,可砚”,意思是龙壁山的石头可以做纸墨笔砚中的砚台。柳宗元坐船游柳江经由龙壁山,创造这里的石头细腻,可以制砚,就采石回家细细打磨,制成了龙壁柳砚,并赠予给他的好友,也是唐代大文学家的刘禹锡,便是写了《陋室铭》的那位,当时刘禹锡被贬在广东连州为官,两人同是天涯沉沦腐化人,常常互诉衷肠。
老友收到柳宗元送的龙壁柳砚后很高兴,赋诗一首表达谢意:“常时同窗席,寄砚感离群。清越敲寒玉,参差叠碧云。烟岚馀斐亹,水墨两氛氲。好与陶贞白,松窗写紫文。”据记载古代龙壁山有质地细腻的玄色岩石适宜制砚,柳砚也因柳宗元和刘禹锡的这段千古佳话而名噪一时。当然,柳砚和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砚(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比较就逊色了一些。
古人争相膜拜的柳州古八景现在彷佛被人们遗忘了,只有处于市中央的“天马腾空”、“南潭鱼跃”、“东台返照”等几处“八景”每天游人如织,而最壮不雅观的龙壁回澜却显得有些孤寂,这个存在了亿万年,成名了一千多年的胜景正在等待欣赏她的人。
柳州市的干系部门在龙壁山对岸建筑了不雅观景台,站在这里被古人盛赞的龙壁回澜完美呈现面前,当年柳宗元和徐霞客们是不是也是这样游览的呢?
在不雅观景台偶遇几位“民间艺术家”,一位大姐主唱,两位大哥分别是伴唱、和声、贝斯手和吉他手,他们的装备挺完好,合营也很默契,演奏、歌唱都很投入,古景、古曲,相得益彰,和周围的景致很相融。
夕阳西下,落日余晖中的龙壁回澜又是另一番景致,波光粼粼的柳江,龙壁太阳光返照下金光灿灿,这个韶光该当便是古人盛赞的龙壁回澜最美的时候。宋代的陶弼曾写龙壁山为“烟霞洞天”般的瑶池,大致便是如此吧。
站在阁下的鹧鸪江大桥上远眺龙壁回澜,山水相连,岸边盛开的紫荆花格外娇艳,这不正是一幅古人所钟爱的山水画卷么。
阴雨天的龙壁山被云雾笼罩,山和水若隐若现,如瑶池,在岸边的鲜花相伴下更加灵动、洒脱。清代柳州绅士,道光年间进士、文学家王拯对家乡盛景格外眷恋,更是自号“龙壁隐士”,还有《龙壁山诗文集》传世。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龙壁回澜不止是一千五百米的波澜壮阔,这里只是龙城柳州这个天然大盆景的咫尺美景。柳州古八景连续探秘中,欢迎关注我,下期更精彩。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行者老张
【作者简介】:行者老张,摩旅爱好者,历史文化研究者,用脚步丈量地球。随时分享旅途见闻。欢迎关注,感谢点赞、评论,不吝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