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古诗五首:寄语故情人,知我心相忆
情人节是西方的节日,在公历的2月14。之所以为当代中国人所重视,一是,传统中国,关于的爱的表达蕴藉,没有专门的节日,祝福有情人。虽然传统的每个节日,包括月圆月缺,都蕴含着浓厚的相思与团圆的味道,但是每个节日兼容了太多,无法侧重于纯挚爱的体会和祝福。比如传统的正月十五,是第一个月圆之日,在狂欢的民俗下,有情人定情相约,只是个中一个小的部分。又比如“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在民间盛行广泛,按道理是中国的情人节,但是连红楼梦中王熙凤,也说这个日子不好,她的女儿生在七夕,请刘姥姥调换了孩子的小名。由于七夕固然是纪念牛郎织女相会,但是他们一年只见一壁,聚少离多,故而寓意不吉。
情人节虽然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从港台传入而盛行开来的洋节,但是以浪漫的办法表达爱情和祝福,也给了很多年轻人情感宣泄和表达的出口,爱便是爱,彰显爱情的火热纯洁。因时推移,成为了中首都市人表达爱意的节日,不限于情人之间,不限于爱情,辐射到交情,亲情各个层面,在早春时节,更增长了人与人之间情绪的互动和浪漫。
情人节虽然起源西方,但是在中国,结合本土人情,更有早春的人和人之间的浪漫。
那么春天,一贯是古今中外表达美好感情的时令。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情人节,但是留下了很多关于春和情人的美诗,让我们来看看中国人的浪漫。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参差荇菜,旁边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关雎》选录
雎鸠是什么?历代有不同的解读,但是,鸟感春而先鸣,这是江河湖泊水鸟的天性。在早春来临之时,沉寂了一个冬天的鸟儿们,开始伸展羽毛,进入了轻松的飞扬季和求偶季。
当你听到树枝上第一声婉转的鸟鸣,是什么觉得,至少对付我来讲,是寒冷中的振奋和明丽,带着心情的旖旎和荡漾,春天来了,叫声让心情更优柔,是该和伙伴们联系了吧,一起春游。
诗经时期是周朝,距今三千年旁边,王朝是由各种大小不等的诸侯国构成,其诸侯国本身便是由当地各种部落方国组成,民风淳古,民间有很多关于爱情朴实纯洁的表达,个中主要的一种,便是对付男女的爱恋相对宽松,没有后世基于儒教和文化对付男女的感情表达的限定。
那关关叫声的河鸟成双成对的翱翔在沙洲上,多么美好。
那俏丽窈窕的姑娘,打动了我的心,让我心驰而身欲往。
那早春的浮萍流淌在河面,就像我爱她的心情,春水荡漾而流淌不止,乃至她涌如今我的梦里,我在梦里追逐着她的身影,她坐在船上,采着浮萍荇菜,若远若近。
而醒来后的我再也睡不着,在爱的渴求和想象里,烦恼折腾。
春天是恋爱季。就算是礼教森严的宋明时期,这句窈窕淑女,君子好求,也会打动很多人的心,谁不愿意自己的婚姻伴侣,是那个一见钟情的爱人?正是由于古代中国,婚姻背负了太多不属于爱情的东西,而这句诗就显得格外率真和打动人心。
我愿我的爱人,是早春时遇见,一见钟情,而不是掀开婚盖,两个陌生的人,去面对陌生的人生。
“光风骚月初,新林锦花舒。
情人戏春月,窈窕曳罗裾。” 魏晋 · 无名氏 《子夜四季歌 其三 春歌二十首》
这是魏晋南北朝期间的民歌,关于春天与情人的。
那光亮的月色和东风,吹过了春天的树林,那树上开满了锦绣的花朵。
我和心爱的人,嬉戏在月光下的花林,我穿着锦绣罗裙,在月光下奔赴他,一起翩然如舞。
如此浪漫,欣快而旷达。这是爱的约会,最美的月光如纱,如音乐,月光下繁花开,她的笑声也如银铃吧。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魏晋南北朝的民歌,如此绮丽清新而旷达?
翻看历史,我创造了一个有趣的征象,那便是这段历史韶光,是处在动荡和分裂期的。
人们更珍惜安稳和感情,而年轻人更投入身边的感情。多年往后,随着分离和颠沛,那最初的青春中的爱与欢悦是那样的清新难得,那是回顾中的暗夜明花。
我永久记得那天晚上,有很好的月光,有我和你的牵手,翩翩在月光下。
“草树非一喷鼻香,花叶百种色。
寄语故情人,知我心相忆。”南梁 · 萧衍《襄阳蹋铜蹄歌三首》
南北朝期间的帝王不少,对付梁武帝萧衍。无论是历史还是文学,与史有记,但是对付本日的很多人,他被忽略了。
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生平起落,年轻时文武双全,文治武功,勤俭奋斗,首创梁朝,政绩显著,晚年却笃姓佛教,朝政昏聩,被饿去世台城。
我很感兴趣他的生平,他的情绪。或者他是一位被时期延误的有情人。
由于他生平,都没有得到自己真正的感情归属。
34岁的 萧衍任职雍州刺史,驻在襄阳,此前,他力退北魏,可以说他在襄阳,是立时将军,雄风彪悍,也为后来登山帝位打下坚实的根本。
而这首诗,正是此时所做。所谓英雄,也有儿女情长。
在襄阳的繁华春景,和不可一世的威望中,他却黯然了。
草木并非只有一种喷鼻香,花朵有千百种颜色。
可是我却爱的是你那样一种。我写信给你,是见告你,我在想你。
贰心心念念,在死活奋战中不能忘怀的,在繁华奉承里也觉得心空的女子是谁?
光阴已经淹埋了故事。
但是从后来萧衍的烦懑活中,可以推断出,那个女子,并不爱他,或者在漫长的岁月猜忌里,早已经尔虞我诈。又或者,她去世在了萧衍的盛年。
作为帝王也有缺憾吧。但是我却以为这种缺憾,导致了他后来对付朝政的倦怠,以及从佛教中解脱自己的痛楚。
寄语故情人,知我心相忆。
他的故事和情绪,等待着我逐步发掘。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宅春。
迟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
更愁征戍客,容鬓老边尘。”唐 · 张九龄 《折杨柳》
张九龄,广东人,从广东北上长安做官,告别了家中的妻子。
早春将发,妻子折下柳枝送行。欲望他一帆风顺,不忘家里。
而张九龄对故乡故土更对妻子怀有深厚的感情。
车头上是妻子插的杨柳,他舍不得取下,就一起伴随他上京。
他说,这柳条,并不贵重,但是这是妻子的心意,这是家乡的春意,我分外珍惜。
我也舍不得离开家乡,去往迢遥的北方,去经历未知的颠沛和风霜。
张九龄在唐玄宗一朝,是名臣宰相,但是对付妻子和家乡是念念不忘的。
在晚年,在襄阳,他写下中秋圆月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这个情人,便是指的已经老了的却感情深厚的他和妻子。
他将情人这个观点和含义,扩展到了恩爱几十年的夫妻上头,格外深情动人。
“敛眉语芳草,何许太无情。
正见离人别,春心相向生。”唐 · 万楚《题情人药栏 》
这是一首分外耐读且俏皮的唐诗。
药栏,在唐朝是指的芍药花开的园地,春天芍药盛开,花朵柔美红艳。而芍药作为传统中药材,自先秦就广泛利用。
在先秦上巳节,就有水边采集芍药,沐浴身体以驱逐疾病的风尚,又以芍药花相赠,在离去时,表达赠予,喜好,再遇的含义。
以是芍药又被成为离草。为离去时的伴手花。
那么这首诗很故意思,便是女子正对着盛开的芍药。
她和心爱的人正在告别,不是恰好采朵芍药赠予吗?
但是这个女孩却别有心曲,她皱着眉头对着芍药花说,你怎么这么无情,瞥见我们要分别了,你却开得这么好,这么活泼,真是可恨啊。
你们是在幸灾乐祸么?可见女孩子的感情,真是不可理喻哦。
芍药花又错了什么呢?
无非是错在了,它无法安慰情人间的离去惆怅。
可若是垂头丧气的芍药,岂不更暗示着情人的后会无期?
这首诗叫人笑出了酸楚,也笑出了美好。
愿东风春日,春花残酷,有情人花好月圆,永不分离。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冬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