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重天地,圆满人生在我。

——宽窄说

卡耐基说:“人生如行路,一起艰辛,一起风景,你的目光所及,便是你的人生境界”。

《饮酒》

八首绝美诗词八大年夜人生境界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早晚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第一境界——脱俗。

阔别世俗尘凡,不必躲在深山老林里,只要内心宁静,万物皆空。

正如周国平所说:“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

生活便是如此,只要有一颗脱俗之心,大家皆可入圣。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第二境界——自知。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遗世孤独而寂寞,狂喜悲哀齐聚,顿感微小。

季羡林说:“如人饮水,心里有数,个中滋味,实不敷为外人性也”。

一个人要做到对自己的美,聪明,善良,完备自知,才显贵重。

一旦不自知,品位就自动低落一个档次。
自知之明,人生必备。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有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第三境界—— 知足。

生活中,如果创造前路是一条绝路,不如就此坐下,淡看云卷云舒。

鸠摩罗什在《佛遗教经》中写道:“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国,亦不称意”。

虽身在绝境,灵魂依然可以洒脱,天为床地为被,得意其乐,不觉是走投无路。

《忆秦娥》

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第四境界——出尘。

悲与欢、聚与散、古与今、盛与衰,世间万物皆是闲物,徒增悲哀。

佛经中说:“汝修三昧,本出尘劳”。

提笔不问凡尘事,出尘不与众人争,出尘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教化,更是一种境界。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羽觞。

第五境界——超我。

行一步,叹一声,满目都是世间苦乐,达则极天下,穷则善其身。

左壮说:“超越别人,首先要超越自己,心灵极大解放之后,必定形成超我的人格,无形无招,皆为我用”。

人生一世,我们会被各种事物牵累,但只要坚守初心,便能得一方净土。

《行宫》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第六境界——坦然。

光阴易逝,红颜易老,存一颗淡然心看生活,岁月不败。

李敖说:“实在,这便是人生,你不能全选全得,你有所取有所不取,有所不取就该坦然面对有所失落,有所失落就有所得”。

流光就像生命的察看犹豫者,面对那么多的生离去世别、悲欢离合,它依然不缓不急地行走,人亦该如此坦然。

《山园小梅》

宋·林逋

剪绡零星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

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

澄鲜祇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

忆着江南旧行路,酒旗斜拂堕吟鞍。

第七境界——旷达。

纵使百花凋零,仍有梅花盛开,不畏寒冷,酌酒赏梅,怡然自得,寒冬又能奈我何?

林语堂说:“清闲的生活始终须要一个怡静的内心,乐天旷达的不雅观念和尽情欣赏大自然的肚量胸襟”。

实在,旷达的人生无需浓墨重彩,几笔轻描淡写,便可知其奥妙。

《临江仙》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东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第八境界——通透。

青山不老,看尽炎凉世态,佐酒笑语,释去心头重负,世事皆空明。

程浩说:“人生可以是一杯水,也可以是一片海,关键是看一个人的内心,心是大海,便能原谅缺憾,永久通透明净”。

如果要让一个房间通透,打开窗即可,但要让一个人的灵魂通透,他则该当关闭所有感官,乃至思维。

钱钟书师长西席说:“做人的成功不仅意味着奇迹上取得造诣,还包括人生境界的提升”。

做人就当如此,向高处攀登,虽不能至,至少要心有所向。

八大境界,八种人生,所谓圆满,全靠自己玉成。
笑看人生,才能拥有夸夸其言的人生境界,屈服内心,才能得到最好的生活。

八大境界给了我们若何的启迪:

1、心宽了,路就宽;

2、念正了,路就正;

3、人直了,路就直。

——转自“宽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