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对付今人而言,古人的刻骨爱情要么在戏曲小说中,要么在诗词歌赋里。
比如,《西厢记》里张生与崔莺莺,《凤求凰》里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而苏轼与王弗之间的夫妻情深,大多数人则是感知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旬日夜记梦》:

十年死活两茫茫,不斟酌,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悲惨。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回籍,小轩窗,正装扮。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除了江城子苏轼还为王弗写了一首爱情词开篇就是情话经典

(电视剧《苏东坡》王弗剧照,扮演者:林心如)

诚然,苏轼写给亡妻王弗的这首《江城子》,字字带血,情真意切,堪称千古第一悼亡词,若非爱她入骨、思她成魔,断不会有如此动人笔触。
实际上,苏轼写给王弗的爱情词,远不止这一首,个中最见相思柔情者,当属《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
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
低眼佯行,笑整喷鼻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
人前深意难轻诉。

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正月,苏轼为母服丧期满,自四川至江陵,赶往京师履新,路子楚地高唐神女峰,触景生情,想起年少时与王弗的青涩初恋,有感而发,创作此词。

(少女王弗剧照)

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当初花屏前第一次相遇,从此我便对你魂牵梦绕,梦醒后思念不绝,昼夜期待着再次相见。
此处的“高唐”涉及一个典故,出自美男子宋玉的《高唐赋》,说的是战国末年,楚王曾与巫山神女在高唐神女峰相会,但仅仅一夜之后便各自离散。
苏轼路子此地引用此典,意在表达对初见王弗的难忘。
从初次相见到怦然心动,从魂牵梦绕到渴望再见,开篇16字,是对少男少女一见钟情的完美写照,堪称单相思标准模式。

燕子双飞来又去。
纱窗几度春光暮:燕子成双成对,来了又去,几度春光已逝去。
从这两句可知,苏轼在迎娶王弗之前,对她倾慕已久。

那日绣帘相见处。
低眼佯行,笑整喷鼻香云缕:苏轼再次回顾起与王弗年少时绣帘相见时的场景,当时,王弗还是一个羞涩少女,她低头垂眼假装只是途经,不敢举头看少年郎,笑着整理云缕般俏丽的秀发。

敛尽春山羞不语。
人前深意难轻诉:不丢脸出,与上阕中苏轼单相思不同,下阕中,王弗对苏轼已然芳心暗许,但作为有教养的大家闺秀,他并未在婚前与苏轼机密生意业务,而只是秀眉紧锁,娇羞不语,心中纵有万般深情,也断不会在人前倾诉。

(苏东坡剧照,扮演者:陆毅)

从这首《蝶恋花》中可见,苏轼与王弗之间的婚姻并非纯粹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早在婚前多年,他们便已经两情相悦,但又并未超出雷池,自始至终保持着纯洁的思慕,真可谓是发乎情,止乎礼。

从“花屏”与“绣帘”两处关键字又可知,他们婚前的几次相见,都是在比较私密的室内,应该是某人的家中。
这是由于,王弗的父亲王方乃是乡贡进士,曾执教于中岩书院,当过苏轼的授业恩师。
苏轼偶见王弗,自然是在王方家中,这并不奇怪。

(王弗剧照)

如果说《江城子》写的夫妻深情,那么《蝶恋花》写的则是初恋懵懂,个中“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更是被奉为情话经典,至今仍被引用不绝,用以表达纯挚而深彻的爱慕之情。

众所周知,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开山鼻祖和代表人物,未曾想他的婉约词也如此惊艳柔美。
更难得的是,苏轼的婉约词,虽然也写儿女风情,却一改花间派的绮靡喷鼻香腻之态,他笔下的男子,感情专注而不轻浮,他笔下的女子,清新可人而不艳俗,他笔下的爱情,朴拙纯洁而不造作。
这首写给王弗的《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便是如此,切实其实便是婉约词中的一道清流。

参考资料:《全宋词》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