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性一针见血,写生活真知灼见。

将古诗词之美带给全天下。

【引】

骆宾王,初唐四杰之一。

初唐神童被冤坐牢写诗发泄悲愤短短4句却水平奇高成为典范

好多人对初唐四杰没什么印象,对骆宾王的印象也只是勾留在神童阶段。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除此之外,骆宾王还为我们留下了什么呢?

实在,骆宾王的生平远远不止神童这么大略,切实其实精彩到够写一本厚厚的小说。

骆宾王性情上近乎前朝的纵横家,落拓不羁,不怎么守规矩,喜好跟路上闲逛的无业游民交友,听着便是那种范例的混混。
初唐时候,边疆战役频仍,成为许多有志男儿的建功立业之地。

骆宾王也去了,从军西域、宦游蜀中,这一起见识了边塞风景,见识了祖国大地,为他后来一首首雄浑豪迈的边塞诗打好了根本。

但他并不算一个好官,由于前文的性情缘故原由。
骆宾王总能由于奇奇怪怪的情由被连累下狱。
在他一起做官到侍御吏之后,又一次由于贼罪下狱。
面对这些挫折磨难,骆宾王选择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冤屈和愤慨。

这一篇想分享的《在狱咏蝉》,便是这样一首有故事也有感情的五律。

其余说一说骆宾王的结局。

入狱往后,估计是有了案底,以是一贯得不到中庸,在临海县郁郁不得意。
公元684年,徐敬业起兵讨武则天,骆宾王于是将这些年的委曲和不得意都化作了笔下的愤怒,为徐敬业写下了那一封著名的《讨武曌檄》,这一篇檄文乃至出彩到被武则天本人表扬,斥责丞相在招揽人才上的失落职。
后来徐敬业起兵失落败,骆宾王也随之着落不明。

或说是被杀了,或说亡命天涯,最神奇的一种说法,认为他落脚灵隐寺为僧,晚年还机缘巧合下辅导过来灵隐寺的宋之问写诗。
但这些说法也都只能成为后人的预测,骆宾王究竟了局如何,毕竟成为历史星河中的又一个谜题。

来看诗吧。

【诗】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境】

题目也能看出,这是骆宾王在狱中,有光阴听到表面蝉声阵阵,一时感慨写下的诗篇。

这一日,骆宾王正在狱中无所事事,苦苦忍受着阴森湿润的环境与周围人的绝望或吵嚷。

忽然间,一阵清越的声音穿过层层深墙,传入骆宾王的耳朵里。

“今日闻君蝉声唱,如听仙乐耳暂明。
”这一瞬间,骆宾王彷佛超脱了面前所有的污浊与暗垢,曾经的高洁与自傲重新回到心脏,紧随而来的,是无边无涯的愤怒与悲哀。

自己明明是世间这般崇高人物,何以落到如此田地?做官不顺也就罢了,被人下狱又是为了哪般?

千丝万缕的情绪随着蝉声汇入初唐那一座早已化成废墟尘土的牢房,照进骆宾王的灵魂里,刻录下这一首《在狱咏蝉》。

【诵】

这首诗的前两句也用了对仗,一方面是初唐格律诗还未完备严谨,另一方面前六句的对仗也整洁了全文的解读构造,以前六句之铺陈比拟结尾两句的高亢吟咏,墨客内心感情之喷涌也就格外明显而磅礴。

而且,这首诗前面四句,首联和颔联也选择了同样的构造,都是前半句写蝉,后半句写自己。
用这两联将蝉声与自己的境遇深度绑定在一起。

西陆有蝉声高歌,引得自己这囚徒思绪更加纷乱无端、沉沉无路。

本来心中已经充斥着无尽的遗憾与愤怒,又哪里受得了,这全身“黑发”的蝉用高亢洪亮的叫声来这里挑拨。
玄鬓影,对自己无所作为、白发苍苍的大半生。

骆宾王下狱这一下子,是他在经历了十几年芝麻小官之后终于当选拔为侍御史,但是提拔之后没多久就由于惹怒武后而下狱。

就像是一个人等了十几年等来一个希望,可没想到随之而来是比十几年等待更深的人生谷底。

前半首是分写,后面半首,则分明是将蝉与自己合一了。

蝉声遭遇“露重”“风多”,导致声音无法传达出去,这分明是说自己怀才不遇、上进无门、有冤无处诉的悲苦。

也是从颈联,才终于有了末了两句的直抒胸臆。

这世间没有人能听到我的心声,没有人相信我,我该向谁去倾诉这一片羞辱与高洁!

不知道此时此刻的骆宾王有没有想到一个人。

屈原。

“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敶词”

在最断港绝潢的情形下,屈原想到了高天之上的神明,想到了上古年代的明君与圣哲。

吾道不孤。
便是对这一群人最好的安慰了吧。

至于坳相公王安石的“何妨全球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也是对孟子的怀想。

先贤是旗帜,更是同路人。

【悟】

《诗境浅说》里借这首诗讲过一段用典的标准:“咏物用典能贴切固佳,能用典切题而兼故意则尤佳。

能够贴切就已经是好诗,如果在贴切的同时,还能够为主体带去一些新意或者深意,那便是更上一层的用典技巧了。
后面还举了几个例子,如

刘长卿诗《过贾谊宅》云:“寒林空见日斜时。
”用庚子鵩鸟事。

刘禹锡诗《隋宫》云:“终古垂杨有暮鸦。
”用隋堤栽柳事。

《桃花》云:“怪他去后花如许,记得来时路也无。
”用崔护重来事及《桃花源记》。

这些便是古人诗中用典的范例,有志于古诗词创作与爱好之人,可以以此为参考。

一介白衣,诗书传世。

我是空青,关注我,共同传承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