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渊明,(公元365年--公元427年),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陶渊明简介见上期)
这首诗是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诗的第十首。本诗赞赏了精卫和刑天去世后仍不屈服斗争精神。墨客借刑天的头掉了还奋战不已的不屈精神,抒发了自己对现实不满的心情。陶渊明对东晋的灭亡⼗分惋惜,对恭帝被弑痛⼼疾⾸。他不仅引⽤历史故事,鞭笞刘裕代晋,⽽且利⽤古代神话传说,表⽰了⾃⼰的不平和反抗感情。鲁迅师长西席说这首诗表现了陶渊明也有“金刚横目”一壁,“并非浑身是静穆”的。
诗的前半部分,歌颂了精卫和刑天。“精卫衔微⽊,将以填沧海。刑天舞⼲戚,猛志固常在。”精卫是炎帝女儿去世后所化,⾝⼩⼒微,却衔西⼭之⽊来填海。“微⽊”与“沧海”是⼀组多么强烈悬殊的对⽐,以微⽊填海何时⽅可填平?但诗⼈歌颂的是这种锲⽽不舍的精神与⽮志靡它的决⼼,只要有这种精神与决⼼终有成功胜利的⼀天!
“刑天舞⼲戚”讲的是刑天挥斧执盾不⽢失落败的故事。刑天被天帝斩⾸,仍旧挥斧舞盾连续战斗,刚毅的精神长留不衰。“猛志固常在”这个“固”字点明刑天的“猛志”本为其⽣来所有永不衰竭,⽆论失落败还是去世亡终不能消减。诗⼈在“精卫”与“刑天”⾝上看到他们这种毫不服从的倔强意志,加以赞颂讴歌,诗⼈⾃⾝也以这种精神⾃励。 这⾸诗的后半部分诗⼈进⼀步赞赏这两个英雄顽强的⽃志。只管机会已经失落去,徒怀雄⼼壮志,但他们也不存忧虑,毫⽆悔意。通过精卫和刑天的⾏动,寄托了⾃⼰的悲愤。“同物既⽆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良⾠讵可待!
”前⼆句写“精卫”与“刑天”如此刚毅的缘由。“同物”、“化去”即归天之意。“归天”⼀般指去世⽣变革⽽⾔。⽣与去世不过是不同形式的“归天”,去世只不过是⽣的另⼀种形式⽽已。都是由此归天为彼物,其精神不去世,故⽽⽆论衔微⽊填海,或舞⼲戚向敌,都能⽆虑⽽不悔。诗⼈在此以“归天”的哲学不雅观点勉励⾃⼰⽆虑不悔的⽃争意志。末了⼆句是诗⼈思想情绪⼜⼀次跌宕:表⾯上是感叹精卫与刑天徒然存在着昔⽇猛志,但如愿以偿的机遇岂能等到?实际上是诗⼈慨叹空想的⽆法实现。这⾸诗写法弯曲,意义较为隐晦,但在豪放之中保持了诗⼈托物寄兴、精练蕴藉,说理议论⾃然妥善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