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从前曾隐居在鹿门山,后入长安钻营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这首诗便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初读彷佛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会以为诗中别有天地,整首诗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夷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
二、《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
(北宋·秦不雅观)
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
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
无绪,无绪。帘外五更风雨。
这是词人谪居郴州之时所作的,抒发了作者悲惨的旅途感怀及思归的意绪。词人以“春归”二字反衬人不归;“落花飞絮”在常日的伤春意绪之外,别有遭际坎坷的出生之叹,感慨系之。
三、《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平凡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安史之乱后,杜甫流落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相逢,回顾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后人评价说这首诗“言情在笔墨之外,悄然数语,可抵白氏一篇《琵琶行》矣……此千秋绝调也”。
四、《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北宋·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薄暮,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是一首描写闺中少妇伤春之情的词,上阕写少妇深闺寂寞,阻隔重重,想见意中人而不得;下阕写美人迟暮,盼意中人回归而不得,幽恨怫郁之情自现。
五、《落花》
(南宋·朱淑真)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纭点翠苔。
这是南宋女墨客朱淑真创作的一首怜花惜春之诗,一个春雨之日,墨客瞥见了许多落叶落花,而这花叶寄托着她的绵绵哀思,牵动着她敏感自怜的心。惜春和怜花的情绪中,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珍惜,而且包含着一种自怜、对人生短匆匆的嗟叹、对生命不能圆满的茫然。
六、《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去苦》
(清·王国维)
阅尽天涯离去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
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一年春日,长期奔忙在外的词人回到家乡,她的夫人莫氏原来就体弱多病,久别相逢,只见她面色更显干瘪,不禁万分感伤,写下了这首词。在人间间最留不住的是那在镜中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和离树飘零的落花。
七、《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景象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喷鼻香径独徘徊。
这是北宋词人晏殊最有名的代表作,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尤其是个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历来为人称道。
八、《金谷园》
(唐·杜牧)
繁华事散逐喷鼻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金谷园为西晋文学家、富豪石崇的别墅,遗址在现在的河南洛阳老城东北七里处的金谷洞内。这首诗是墨客经由金谷园遗址而兴吊古情思而作的,前两句写金谷园昔日的繁华,今已不见;人事虽非,风景不殊。后两句由景生情,层层深入,景中有人,景中寓情。
九、《卜算子·咏梅》
(南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薄暮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喷鼻香如故。
陆游生平酷爱梅花,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来倾情歌颂,梅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一种刚毅不屈的形象的象征,“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创作这首词的时候,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生平都在主见武断抗金、收复中原,但当时主战派被排挤压迫,士气低落,这首咏梅词,实在也是他自己的咏怀之作。
注:图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