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残酷星河中,五言律诗以其严谨的格律、精练的措辞、深远的意境,成为了文人墨客抒发情绪、描述自然、议论时势的主要载体。

盛唐期间许多墨客都写过类似诗歌,比如李白的《送朋侪》、《夜泊牛渚怀古》、《渡荆门送别》等等,杜甫的《春望》、《旅夜书怀》、《春夜喜雨》、《月夜忆舍弟》等,王维的《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终南山》等。

要论五律的数量,这三位墨客便可包场,但是其他墨客笔下也不乏佳作。
以下所选的“五律最佳十首”,虽难以尽括历代佳作,却力求展现这一诗体之精髓,每一都城蕴含着墨客独特的情绪与哲思。

一、《春望》·杜甫

春望

五律最佳十首一首一句千古名句最后一首更是雄浑阔大年夜流传千古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本文选取两首著名的作品作为文章的开篇,以此彰显杜甫不仅在七律诗中成绩颇深,其五言律诗同样霸占着遥遥领先的地位。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作者目睹了盛世长安城里一片冷落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作者以沉郁抑扬之笔,描述了安史之乱后长安城的荒凉景象,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与无奈。
春日的活气与战乱的残酷形成光鲜比拟,读来令人动容。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此为千古名句,写出了墨客深深的爱国情。

影象中的长安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柳绿桃红,风光旖旎,游人如织,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
经由战役的洗刷,山河依旧,可是首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漠。
墨客此刻有多么的伤时忧国,内心就有多么的渴望和平。

二、《月夜忆舍弟》·杜甫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去世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的这首诗同样写于安史之乱期间。
此时,由于一声“渔阳鼙煽惑地来”,墨客与家人无奈分隔,可由于战事阻隔,亲人之间音信不通,不知对方近况如何,这种担忧引起杜甫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这首诗便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白露清秋时节,战役惊得行人不敢独行,天边的孤雁也不断哀鸣。
对着天上的明月更加怀念家里人,此刻才以为还是家乡的玉轮更为通亮。
此刻兄弟离散,天各一方;家已不存,死活难卜。
这不仅仅是杜甫一家的遭遇,更是安史之乱中万万千万百姓饱经忧患的普遍遭遇。

何时才能平定叛乱,还天下太平呢?这才是忧国忧民的墨客最为关心的事情。

整首诗托物抒怀,首尾照料,构造严谨,措辞精工,格调沉郁哀伤,朴拙动听。

三、《山居秋暝》·王维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景象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读王维的诗,总有一种闲适淡然之感。
他的诗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首便是很好的写照。

这首诗如同一幅秋日山居画,清新脱俗,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雨后的秋山显得格外的空灵,山间的空气分外的清新。
皎皎明月映照在松林里,清泉缓缓流过山石,悦耳的潺潺声让人十分舒适。
忽然,竹林那边有了繁盛热闹繁荣之时,原来是归来的浣衣女,只见莲叶晃动,渔舟缓缓驶来,少女们纷纭走下船来。

“空山新雨后,景象晚来秋。
”秋的宁静,浣女的欢畅,共同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墨客那神往自然,淡泊名利的心境跃然纸上。

四、《使至塞上》·王维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所有的五言诗中,这首《使至塞上》也不得不提。
个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历来被人称颂。

这是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旨出使凉州途中所作的一首诗。
诗中写了这次出使塞外之时所见的塞外风光。
整首诗也仿如一幅画,写活了塞外那雄浑宁静的画面。
要知道此时的王维,虽然名为“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由于张九龄被罢相,他也连带被排挤出了朝廷。

作者出使塞外,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不雅观异景,烽火台上燃起的那股浓烟就显得格外能干。
一个“孤”字写出烟的单调,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挺立之美。
紧接着河流的“长”,落日的“圆”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觉得。

王维是把自己的孤寂感情奥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述中。

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去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心腹,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位列“初唐四杰”的王勃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也是五言律诗中不得不提到的佳作。

这是一首送别诗,也是送别诗中的俊彦,王勃在长安送别去往四川的杜少府,有感而发写下这首钱别诗。
个中的名句“海内存心腹,天涯若比邻”以豁达的心态,抒写了对朋侪的深情厚谊。

与你离去时,心中怀着无限不舍之情,由于我们同样是在官场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心腹,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由于我们心意相通,可以找到共鸣。
以是不要在路口上分别时,像小儿女那样悲哀痛楚。

虽面临离去,但墨客相信真正的友情不受地域限定,犹如比邻而居。
这也是在劝勉朋侪不要因离去而伤感,展现出了王勃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六、《次北固山下》·王湾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比起杜甫与王维,王湾并不是一位特殊出名的墨客。
但他的这首《次北固山下》却为人称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句写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历来随处颂扬。

王湾生于中唐期间,常常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这首《次北固山下》便是个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当是作者经由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舟行至北固山下的时候,见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思是残夜还未消退,淡月犹在星空,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冉冉升起;原来旧年还没过去,江南已经显现出一派春意。

当时的宰相张说读到这两句后,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当做学习的典范。

七、《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东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被称为“诗魔”的白居易由于《长恨歌》、《琵琶行》等长篇诗作而名垂诗坛,实在他笔下也有许多短小精悍的小诗,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便是个中之一。

这是白居易的成名作。
据记载,白居易初到长安,奉上此诗去拜会当时的绅士顾况。
顾况看后,又轻视变为肃然起敬,其评语也由“米价方贵,居亦弗易”改为“道得个语,居亦易矣”。
自此,白居易声名大噪。

诗中通过写古原上的野草,抒发了送别朋侪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它不仅仅是一曲野草颂,更是一曲生命的颂歌。
白居易以草之生命力顽强,喻人生之保持不懈,“野火烧不尽,东风吹又生”,成为流传千古的励志佳句!

八、《送朋侪》.李白

送朋侪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诗仙李白笔下的五言诗大概多,比如《宋孟浩然》《渡荆门送别》等等。
这首的《送朋侪》从题中便可知道,是一首送别诗,写得别出心裁、分歧凡响。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绵延的青山横卧在城池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环绕着城的东边流淌。
我们在此处相互作别,你即将踏上征程,去往万里之外。
天上的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谁知道会飘泊到何处呢?那一轮西沉的红日,末了看了一眼人间才垂垂隐入地平线,它留恋的又是什么呢?招招手从此分离,而胯下的马却萧萧长鸣,彷佛不忍拜别。

诗中的青山,流水,红日,白云,相互映衬,色彩残酷,加上班马长鸣,共同组成了一幅有条有理的画面。

九、《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民气。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常建是与王昌龄同榜高中进士的墨客,他的生平仕宦不得意,便常常来往于山水名胜之间,长期过着漫游生活。
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是一首题壁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怀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肚量胸襟。
个中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被认为是写景的名句,历来广为传颂。

墨客于清晨登山入寺,此时朝阳初升,普照光树林。
穿过寺中的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创造礼佛的禅房就隐逸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
举目看见山色青翠中,鸟儿自由清闲地欢唱;走到清澈的水潭边,瞥见自己的身影倒映在水中,一片澄明。
顿时心中杂念具消,只有耳畔的钟磬之音,悠扬而宏亮,勾引自己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

常建也通过描述破山寺的清幽环境,表达了对空门清净之地的神往和对尘世骚动的超脱。

十、《望月怀远》·张九龄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唐代墨客、一代宰相张九龄的这首五言律诗《望月怀远》,也是不得不读的一首佳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千古流传的佳句,墨客以月起兴,将游子的思乡之情用一种雄浑阔大的气势展开,让人在无限宽广的领域中央生无限追思,而末了一句更是余音环抱,令人回味无穷。

如此大手笔的收放自若,不愧是一代宰辅的宽广胸襟!

一轮明月从苍茫的海上升起,而此时你我虽然望着同一轮明月,却各清闲天涯不得相见。
故乡的亲人都怨恨月夜太过漫长,整夜里不眠不休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想要熄灭烛炬,又怜爱这满屋的月光,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今夜,我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希望能够在梦里与你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