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到成都的司马相如卓文君的文采飞扬、仙颜非凡早有耳闻,如今听闻文君寡居家中央有所属。
司马相如回成都后即投奔十任灵琼县令的同窗好友王吉。

2. 王吉将贫乏的司马相如安排易馆中并每天看望颇有心计的司马相如,常常避而不见。
此事传到卓王孙耳中,对司马相如这一才子产生强烈的好奇感,何等人才竟对县令如此痴迷。

3. 后王吉在宴请司马相如时请卓文君作陪,卓王孙一请司马相如家中做客遭司马相如称病婉拒。
后王吉亲自登门约请,才把司马相如请至家中,大才子司马相如真的是端足了面子。

4. 为人雅士,富豪相聚席间免不了吟诗作画、弹琴作赋。
正当酒足饭饱之时,县令王吉把绿绮琴送到司马相如面前说到:“文青经于此,愿闻一曲助兴如何。
”司马相如遂拨弄琴弦,一曲《凤求凰》悠扬响起,司马相如对诗词曲谱颇有研究,演奏技巧高超。

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抱得丽人归

5. 求偶心情急迫的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道尽相思,“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有一艳女在正堂,空迩人暇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顽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6. 家中宴客,卓文君闻听今日宴请之人为九牧奇才,闻才知是司马相如便一贯在帘后闻听动静。
忽然一曲《凤求凰》响起,行云流水深情款款,精通琴瑟的卓文君如玉之音,芳心大动,偷眼四望。
好一个人才俱佳的公子,心有灵犀,一点通爱慕互生。

7. 九宴过后卓文君通过婢女与司马相如互通书信,你侬我侬,怎奈大才子司马相如孤贫如洗。
卓王孙认为跟司马相如一起吟诗听曲可以,娶女儿切切不可,拒不同意这门婚事,文君执意嫁给司马相如。
卓文孙一怒之下写下与女儿断绝文书,“女志鄙人,我不忍杀,不分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