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要:和孩子一起读古诗词(二)咏柳

清华桃子妈陪孩子一路读古诗词用咏柳道尽春天里的诗意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tāo)。

不知细叶谁裁出,

仲春东风似剪刀。

读标题

上一首古诗,我们读了《咏鹅》,是一首描述鹅的诗。
这首古诗的诗名是《咏柳》,小朋友们能不能猜一猜,这首诗是描写什么的呢?

是的,和《咏鹅》的“咏”字一样,《咏柳》的“咏”也是用诗歌来抒发情绪的意思,以是《咏柳》便是一首描写柳树的诗。

看作者

《咏柳》这首诗的作者贺知章,是盛唐期间的著名墨客,盛唐期间是唐代诗歌的壮盛期间,虽然持续的韶光不长,只有53年,但却代表了唐诗繁荣的顶峰。

贺知章年少时,就以诗文写得好而著名,中了状元入朝为官,生平都在朝廷当官,但这并未影响他是一位有名的墨客和书法家。

学含义

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碧玉:从字面理解,是碧绿色的玉,通过标题我们已经知道,这首诗是描写柳树的诗,以是这里的碧玉并不是指真的玉石,而是用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成:“妆”是扮装的妆,指装饰,打扮;“成”是成为;“妆成”便是指“装扮成了”。

一树:从字面理解,是指一棵树,但实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详细的数字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很可能只是指代。
比如,这里的“一”,实在便是“全部、满”的意思,“一树”更准确地说,是指“满满的树”。

高:“高度”的“高”,指柳树很高。

万条:从字面看,彷佛有一万条柳条,但实在这里的“万”字也不是确切的“一万”,而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垂下:和当代汉语里的意思一样,是竖直着垂落的样子。

绿丝绦:“绦(tāo)”是指用丝编织的绳带,绿丝绦,也即绿色的丝带,当然,和前边的“碧玉”一样,也不是指真的绿丝带,而是用来比喻柳树上像绿丝带一样的柳条。

根据每一个字词的意思,我们可以串出这一整句的意思:高高的柳树像是用碧玉装饰而成,垂下的满树柳条,像挂着的绿色丝带一样。

第二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仲春东风似剪刀。

不知:和当代汉语里的意思一样,是“不知道“的意思。

细叶:从字面就能理解,指细细的柳叶。

谁:和当代汉语意思相同,表示讯问“是谁”的意思。

裁出:“裁出”,即裁剪出来,这里的“裁”,和我们常说的裁衣服、裁缝的“裁”是一个意思。

仲春:中国古代利用的是农历计时,以是这里“仲春”该当是指农历仲春,对应到我们本日的公历(阳历),大约会在3月前后,正是柳树萌芽的时节。

东风:和当代汉语意思相同,指春天的风。

似:“相似”的“似”,表示彷佛、仿佛的意思

剪刀:和当代汉语意思相同。

第二句的前半句,用了带有疑问的语气,来感慨,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剪裁出来的呀?后半句对这个问题就进行了回答,原来是仲春的东风,像剪刀一样。

想画面、背古诗

这首《咏柳》前三小句细细描写了柳树的样子容貌,第一小句是总体的样子,远看像一树碧玉;第二小句是柳条的样子,像绿色的丝带;第三小句则在感慨细细的柳叶。
末了一小句,给出了柳树如此俏丽的缘故原由,原来是春天到了。

小朋友们背诗的时候,可以想像着自己瞥见一棵柳树,先是远远看到,然后走近一点,看到了柳条,再走近一点看到柳叶,末了想想柳树这么俏丽的缘故原由,就能顺利地记下整首古诗啦。

当然,家长还可以带着小朋友走到户外,带着诗句,细细不雅观察柳树,再让小朋友用画条记载下自己看到的柳树,都会是小朋友美好的影象。

这首《咏柳》的内容便是这些,咱们下首诗再见吧。

Ps,桃子妈并非中文专业,所有对古诗词的解读,均为桃子妈查阅各种资料后的理解,已尽力担保没有原则缺点,如仍有欠妥之处,欢迎批评示正,感激。

#一起来背古诗词# #涨知识# #畅谈家庭教诲#

@今日头条@头条育儿@头条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