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不雅观作词,效仿柳永,但在柳永词的根本上更加精髓精辟典雅。
秦不雅观的词,章法句法疏朗有致,用词用语典雅精细,工于雕琢。
其词意境多清冷幽寂,善于以凄婉之笔抒发伤感之情。
王国维都在《人间词话》中赞其“少游词境最为凄婉”,并且多次以秦不雅观词句为例论词。

秦不雅观的词不仅在后世评价甚高,在当时也极受众人追捧。
譬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和《踏莎行》“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等等都已成为随处颂扬的千古绝唱。

而下面这首小令据传也是秦不雅观所作,可以说是秦不雅观最受争议的一首词,其版权归属至今难定:

如梦令·春景

莺嘴啄花红溜,

秦不雅观最短的一首经典小词后世却对此争议不休

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

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

人与绿杨俱瘦。

这是一首伤春怀人的小令。
开篇两句写景颇故意趣,“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莺嘴啄花”本就已极美,再添“红溜”二字仿佛花般坠落,更加惟妙惟肖,情趣也愈甚。
燕尾点波、春水绿皱,更是描述地细致入微,仿佛一幅工笔花鸟图,情趣盎然。

前两句写景,紧随着后两句转而写人,“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本是吹笙指冷笙寒,感情低落,却吹一曲《小梅》,春意更浓,感情飞腾。
迁移转变自然而意味隽永。

词至此处,春意已透,感情似尽,但词人却再次突兀一笔:“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情趣猛然跌宕开来,别开生面,又是一番新境界。
迁移转变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女子因伤春怀人而瘦,结合前几句:“红溜”“绿皱”,则不难明得女子心灵的颠簸。
一个“瘦”字,写出了人物的伤情,包含了多少忧思,堪称真切之笔。
比之李清照“人比黄花瘦”亦不遑多让。

这首词篇幅极其短小,但却一咏三叹,弯曲尽致,描物写情也生动真切,画出了一幅佳人对花兴叹、伤春自怜的画卷。
但这首词的作者历来备受争议,在《淮海词》和《草堂诗余》中标注作者为秦不雅观,但在《花草粹编》中标注作者为黄庭坚,而在其余一个版本的《草堂诗余》则标注为无名氏所作。
众说纷纭,究竟这首词是何人所作,殊难考证。
这首词也成为秦不雅观最受争议的一首词!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