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卫国师长西席的诗词,充满着生活的情趣,思维的光芒。
有对风云雨雪花草树木万物生灵的怜爱,有对大千天下多彩人生的镇静思虑;有“寒掩薄暮犹伴雪,只清影,做梅魂”的婉约清致,也有“波心不管小舟横,且凭他西,也任他东”的洒脱旷达,更有“但为人间明净去世,不留世上忘忧翁”的壮怀激烈……

那些平淡无奇的笔墨,在阿卫国师长西席的笔下,也总是像朝露一样闪射着独特的辉光……

小雪

浅饰人间碧玉妆,娇羞不肯见萧郎。

像朝露一样闪射着独特的辉光阿卫国与他的古诗词

偷来枝上停些许,化入梅花分外喷鼻香。

这首小诗煞有情趣。
“浅饰人间碧玉妆,娇羞不肯见萧郎”,用词生动活泼,形象。
墨客笔下的小雪,不是鹅毛般纷纭扬扬,漫天洒落,折竹摧枝,而是像李易安笔下“和羞走,倚门回顾,却把青梅嗅”的少女,含羞脉脉,轻轻悄悄地来到人间。
“偷来枝上停些许”,转句生动地写出树枝上卧着一层薄薄的小雪的情态,清灵婉转,情趣盎然。
合句“化入梅花分外喷鼻香”一下子高昂起来,升华了主旨。
是的,梅花是高洁的,而化入个中的小雪,岂不是与梅花一起暗香缕缕吗?语义双关,言有尽而意无穷。
再看《沁园春·武汉》:

“纵目江城,山水差参,云翥烟融。
看江流舒缓,如呈白练,钢桥横跨,犹卧蛟龙。
轩榭亭台,人潮相涌,万里长天奏吕钟。
美哉矣,料去冬此处,不与今同。
拈来自古从容。
历艰险,摇旗唱大风。
有鄂王武穆,精忠报国,武昌首义,铁血张弓。
疫劫堪当,去世生与共,一曲豪歌壮莽穹。
鹤楼上,且休评墨客,先数英雄。

“纵目江城,山水差参,云翥烟融”,作者先从宏不雅观上写武汉,长江烟波浩渺,云雾环抱,武汉身处其间,仿佛蓬莱仙岛一样美好。
“看江流舒缓,如呈白练,钢桥横跨,犹卧蛟龙。
轩榭亭台,人潮相涌,万里长天奏吕钟”,这几句详细写长江悄悄地流淌,犹如一条白练;武汉长江大桥,像一条蛟龙,横卧在滚滚长江之上,使人一下子想到主席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句。
而“轩榭亭台,人潮相涌,万里长天奏吕钟”仿佛让人看到黄鹤楼上鹦鹉洲中,游人如织的繁荣景象。
“美哉矣,料去冬此处,不与今同。
”好美啊!
但想到去年的冬天,疫情笼罩下的武汉,绝不是这样的,自然地总结了上阕的写景引出下阕的议论抒怀。

“拈来自古从容,历艰险,摇旗唱大风”,下阕先总写面对艰险,要从容淡定,要豪情满怀地降服它。
“有鄂王武穆,精忠报国,武昌首义,铁血张弓”,接着列举精忠报国的岳飞,和发生在武汉的重大历史事宜——武昌叛逆中的英雄们,表明武汉自古以来便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
“疫劫堪当,去世生与共,一曲豪歌壮莽穹”,这几句深情地回顾了疫情弥漫的时候,武汉公民和全国各地的援鄂英雄们死活与共,共抗疫魔。
那份豪情直冲云霄,横贯苍穹!

“鹤楼上,且休评墨客,先数英雄。
”这是全词的主旨,是啊,请君再上黄鹤楼,不要再只谈什么崔颢李白这些文人墨客了,他们是比不上武汉英雄公民的刺目耀眼光芒的!
作者的豪情随着笔墨传染着每一个读者,读者的激情亲切也随着这激情的笔墨而沸腾!

阿卫国师长西席的诗词有一种直抵民气的力量,读它,你可以和作者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激情澎湃!
而这,正是好诗词的魅力。
(李红艳)

阿卫国古诗词近赏

木兰花慢.幽径舒怀

过幽林小径,听不尽,北风频。
看落木萧萧,如梭如雪,犹自纷纭。
凌空飞鸿不见,更烟重雾锁隔寒云。
梦里青山老矣,枝头谁惜残痕。

明朝何处学垂纶。
兰溪绕孤村落。
倚斜阳草树,疏梅竹院,陋舍柴门。
文案劳行休也,任由他冷暖月薄暮。
只问鱼翔深浅,不思我是何人。

摸鱼儿.觅无踪

觅无踪、韶光无暇。
堆来枕上无价。
梦萦总是娇阳醉,杨柳拂栏如画。
是非夜。
理不尽、一笺往事幽幽写。
袂衣清雅。
伴浅笑嫣然,弯眸银齿,妩媚倾城洒。

轻弹指,鬓已斑斑白也。
忍过烟娶云嫁。
酒樽空对冰轮月,肠断痴情谁话。
抛怎罢。
此生泪、星星点点心头挂。
沧桑休怕。
任陌路伶仃,秋来雁去,黄叶逐风下。

醉红妆.听雨

深深浅浅到薄暮。
入更来,滴愈真。
隔窗犹唤断肠人。
声声切,总牵魂。

思侬曾伴满城春。
恨归去,渺烟云。
若许今宵飞做泪。
应是个,落倾盆。

喝火令.霜降

白露枝头冷,西风陌上凉。
岫烟堆里数沧桑。
栏外老秋何处,吹剩菊花黄。

独坐青山帐,犹行碧玉觞。
管他嫡更何方。
只看闲云,只看雁南翔。
只看叶红如火,不看满天霜。

八声甘州.秋望

倚危栏望断雁南归,千里见清秋。
任西风渐紧,伶仃黄叶,落顺东流。
满眼江山无限,载往事悠悠。
凭白云舒卷,几许闲愁。

风过层林欲染,更斜光照影,思绪难收。
又微岚乍起,瞬息月如钩。
水盈盈、峰回路转,雾濛濛、淹了柳津头。
争来是、烟波深处,好下扁舟。

临江仙.红叶

昨日葳蕤今似梦,盈盈何奈匆匆。
流光深浅去时浓。
料知腔里血,化作满山红。

肯把层林都染遍,妆来秋色融融。
沧桑脉上过惊鸿。
此生多少味,一笑付西风。

满江红.归望

啼破长空,今又是、征鸿一袭。
凭穿过、云重雾隔,去归行急。
叠嶂青山遮不住,凌寒风雨欺难敌。
望天外、千万里乡关,长相忆。

江南北,来往客。
怜恁个,匆匆色。
萋萋芳草地,转头成陌。
岁月常随秋叶老,人间惯看男子白。
斜阳处、还几许流光,谁料得。

临江仙.洞庭湖有怀

水接云每天衔水,无边秋雨斜横。
洪波深处太虚生。
岸重三尺浪,无意叠枯荣。

迎面风涛收眼底,多少很多多少肝胆倾城。
岳阳楼上认伶仃。
沧桑流不尽,千载总盈盈。

唐多令.黛玉

心性向昆仑,偏为天上云。
未西风,愁已三巡。
寒掩薄暮犹伴雪,只清影,作梅魂。

莫问卷帘人,形容瘦几分。
这世间,来去无痕。
都道相思终日泪,谁知是,哭尘凡。

蝶恋花.孟秋

露重常催虫噤早。
水面清寒,绿廋知多少。
梦里相思何处了,一弓残月犹怜晓。

长路遥遥云渺渺。
怕见薄暮,偏又斜阳照。
苦处已随红叶老,明朝雁去探谁好。

鹊桥仙.七夕

眉头盼盼,梦中念念,又是天河南北。
葡萄架里听幽幽,却染了、春心一袭。

鹊儿不见,桥儿不见,密语为谁偷白。
怨他个月下萧郎,怎门外、还吹横笛。

菩萨蛮.八一感怀

疆场壮士怀家国,帐中常挂平戎策。
狼虎欲驰驱。
当惊金仆姑。

墙头犹可驻,休说长城苦。
白雪覆边关。
谁知月色寒。

凤凰台上忆吹箫.黄河

雪拥兰溪,九回百转,纳流拓谷开川。
要紧处、飞倾直落,泻玉蒸烟。
静也波平风定,倘怒也、骇浪滔天。
更看尽,千丛白云,万嶂青山。

休道泥沙俱下,曾谁识,浑黄容得高原。
但行过,东风化雨、沧海桑田。
一起花开两岸,凭细数、来往舟船。
拈清浊,勘破岁月人间。

祝英台近.夕阳斜

夕阳斜,浓荫叠,筱竹青如许。
溪水潺湲,虫儿声声语。
无风犹自清凉,尘凡休管,怎一个、消魂佳处。

惜日暮。
黛山飞尽残霞,沧桑无人数。
忘了从头,还几番争渡。
任他夜色重围,流光渐远,但独坐、不思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