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望去,皆是绿色葱茏、花朵缤纷

此情此景

有没有想吟诗的冲动

我国古代文学艺术中

春暖花开这些古诗词里关于生态情形的绿意你理解若干

关注自然环境的作品浩瀚

无不闪耀着古代先贤的生态聪慧

著名的田园墨客陶渊明

隐居后就写了不少“生态诗”

《归田园居》《归去来兮辞》

《桃花源诗并记》

大家熟知辛弃疾的诗句

“明月别枝惊鹊...路转溪桥忽见”

从生态学家的眼力看

描述的切实其实便是一个

完全、平衡、和谐

有机运作着的生态系统

有星、月,有风、雨,有山、溪,有鹊、蝉,有林、村落,有桥、田,统统都是如此的安详、温馨、幽美。
犹如海德格尔说的,这是人在自然中诗意的栖居。

《诗经》里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到“白露为霜”的“蒹葭苍苍”

从“昔我往矣”的“杨柳依依”

到“今我来思”的“雨雪霏霏”

多少人青春年少时

都是这么看的

但是在生态学家眼里

花鸟虫鱼、山川河流、日月星辰

显示出的是勃勃活气的自然景象

杜甫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些对大自然的赞颂吟咏

代代相传,让人念念不忘

墨客钟情赞颂大自然

大自然也授予他们灵感

古人对自然存有戴德之情

也存敬畏之心

李商隐看到达官朱紫随意率性毁坏竹林生态,写下了“嫩箨喷鼻香苞初出林, 於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表达对嫩弱春笋的惋惜。

白居易看到折柳枝,写有“叶含浓露如啼眼, 枝袅微风似舞腰,小树不禁攀折苦, 乞君留取两三条”。

这些诗句

对自然的悲怜情怀跃然纸上

如果说赞颂自然

是墨客的审美追求

那么天人合一

则是实现人格空想的终极追求

山水田园诗历来被作为诗中佳构

便是由于个中表示的

天人合一的生态意境

让人玩味不厌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登山则情满于山, 不雅观海则情溢于海”

“相看两不厌, 惟有敬亭山”

......

从古诗词

这个独特而主要的文化载体窥望

也是满屏的绿意

可见保护生态环境是从古代就倡导的

俏丽临沂,我是行动者

快快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