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词最初便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七绝,只是由于用来作为教坊歌妓们演唱原本,故而改称为词。
唐人刘禹锡是最先填写《浪淘沙》的词作者。
这首词全词为:“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由于后面两句写得很精彩,人们就取其意把这类词作叫做《浪淘沙》。
现在我们来剖析这首词的格律,就会创造刘禹锡的这首词完备是一首仄起式首句入韵的七言绝句。
因此,其词格被确定为以下形式: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平仄(句)/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后来皇甫松也写了一首平起式的《浪淘沙》词:“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舡半欲沉。
宿鹭眠鸥飞旧浦,去年沙嘴是江心。
”他同样也把宅拿到教坊去唱,结果又涌现了以下词格:

丽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浅谈浪淘沙词的写法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仄仄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到了后唐五代,人们对绝句体的《浪淘沙》开始失落去兴趣,又开始盛行经由改制的《浪淘沙》是非句双调小令。
全词由原来的二十八个字四句,变成了五十四个字,且分成高下两片各五句,各押四个平声韵。
最经典的作品是李煜写的《浪淘沙》双调小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别时随意马虎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其词格则变为如下形式,并且一贯流传至今,为人所喜好。
其上片格式为,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仄平平(韵)//(下片平仄格律同上片)

​更有甚者,将《浪淘沙》改为长调慢曲,全词增为一百三十四个字,分成三片,前两片各用四个仄声韵,结尾一片用两个仄声韵,并规定利用入声韵。
其基本格式为:

仄平仄(句)/平平仄仄(句)/仄仄平仄(入声韵)/平仄平平仄仄(韵)/平平仄仄仄仄(韵)/仄仄仄平平平仄仄|(韵)/仄平仄(逗)/仄仄平仄(韵)/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句)/平平仄平仄(韵)//

平仄(韵)/仄平仄仄平仄(韵)/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句)/仄仄平仄仄(韵)/平仄仄平平(句)/平仄平仄(韵)/仄平仄仄(韵)/平仄平仄(逗)/平仄平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平平仄(韵)/平平仄(逗)/仄平仄仄(韵)/仄平仄(逗)/平平平仄仄(韵)/仄平仄(逗)/仄仄平平(句)/仄仄仄(句)/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据当代词学大家龙榆生师长西席校勘,上述慢曲,必须选用入声字押韵。
所有抝句与领格字,不但要遵守平仄,更要把稳四声,才能符合慢曲的哀求。

而周邦彦就不信邪,偏偏不遵守上述规则,硬是把《浪淘沙》慢曲改成了一百三十三个字,首片利用六个仄声韵,后两片各利用五个仄声韵,当然还是勉强遵守了入声字入韵的规则。
看看他写的词就知道:“晓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
南陌脂车待发,东门欲饮乍阕。
正拂面垂杨堪揽结,掩红泪、玉手亲折。
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
//情切,望中地远天阔。
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
嗟万事难忘,唯是轻别。
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罗带光销纹衾叠,连环解、旧喷鼻香顿歇。
怨歌永、琼壶敲尽缺。
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馀满地梨花雪。

​《浪淘沙》词格的演化过程见告我们,任何一种文体都在不断发展变革。
如果去世抱着那几本韵书不放而不求发展创新,必将会把诗词的写作带入去世胡同,这是我们都不愿看到的结果。
精确的诗词写作态度该当是要讲格律而不唯格律,看重内容而不忽略形式上的哀求,且该当积极创新,力求发展。
况且在格律的改革方面,只要不符合自已的写作格式,古人就要把它改过来。
连古人都知道变通,今人为什么不知道变通呢?(图片来自网络,著作权属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