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有几大诗歌评论高手及文学理论大家。
第一位是写出了《文心雕龙》的南北朝文人刘勰,《文心雕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文学理论巨著,然而刘勰自己却并没有写出很牛的诗词及文学作品。
第二位是钟嵘,他写出的《诗品》是我国第一部谈论五言诗的专著,然而大家险些找不到他自己写的诗。
第三位是著有《沧浪诗话》的严羽,他被誉“宋、元、明、清四朝诗话第一人”,虽然他也写诗,但能被人记住的极少,更别提有什么千古名句。

这三位的存在,实在就解释了一个道理,对诗歌和文学作品而言,品赏是一回事,自己写又是另一回事。
顶级美食评论家不用会做菜、红学家也不用写得来《红楼梦》,这便是事实。
不过康震老师还是知足了大家,在一期节目中他随口念了一首自己即兴创作的七言诗,康老师很谦逊地表示自己知道自己的斤两,以是很少写,这次就当逗大家一乐。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自己写的诗水平如何:

大江东去流日月,

古韵新妍竞芳菲。

因诗词大年夜会火了的康震写诗水平若何一首七言诗网友褒贬不一

雄鸡高歌天地广,

一代风骚唱春晖。

对付这首诗,网友们是褒贬不一的。
从韵律来看,这首诗确实有多次出律,以是算不得是七律。
不过作为一个当代人现场所作,实在还是挺有水平的。

诗的首句开篇就惊艳了,“大江东去”显然用的是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骚人物”,这4个字用过的古人不少,康震的妙笔在这个“流”字。
这个“流”字既可阐明为江水川流不息,昼夜一直;也可理解为江水倒映日月,豪放中带着婉约之美。

在密歇根湖上的日落航行

第二句一样是化用古人作品,这次用的是宋代才女朱淑真的“纷纭红紫竞芳菲”,朱淑真当时写的是《春词二首》,是表达自己的惜春之情。
康震在此处的化用,突出的是一个“新”字古韵出新妍,和《诗词大会》的主旨相得益彰。

第三句“雄鸡高歌天地广”化用的是李贺《致酒行》中的“雄鸡一声天下白”,稍稍一改与首句“流日月”相呼应。
末了一句化用的是“千古风骚人物”和孟郊《游子吟》中的“报得三春晖”,写得颇为大气。

总体来看,笔者最喜好的是第一句中的“流”字,虽然其它几句谈不上特殊故意境,但从遣词来看还是颇有几分力道的。
康老师这诗的最大上风在于他能从前人的诗句中提取精华,为自己所用,对付不太会写古诗的当代人,这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创作方法。
品诗是很个人的事,不管康老师这诗大家喜不喜好,不可否认像他这样的学者,确实为弘扬诗词等传统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不是吗?欢迎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