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光过得好快,本日已是正月的末了一天。

来日诰日,我们将迎来农历仲春月朔。

早春仲春,草长莺飞,东风吹拂,春雨滋润津润万物。

仲春东风似剪刀,它一夜间裁剪出翠绿的新叶,给春天换上了新装。

7首关于二月的诗词草长莺飞春雨润如酥写尽了人世春色

春雨知时节,它随着东风悄悄地落下,无声地滋润津润着万物。

它们唤醒了万物,草木抽芽,柳条在微风中摇荡,仿佛是大自然的舞者,跳起了春日的舞蹈。

桃花红李花白,点缀在青山绿水中,宛如瑶池,让民气旷神怡。

7首关于仲春的诗词,草长莺飞,春雨润如酥,写尽了人间春色。

1

村落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仲春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早春仲春,小草新苗从土里钻出,自由地成长,黄莺在天上纵情飞舞,欢畅地鸣叫。
杨柳长出了嫩叶,优柔而苗条的枝条在东风中摇摆,轻轻地拂扫着堤岸,彷佛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

傍晚,乡间的小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东风放鹞子呢!

这首诗描写了江南仲春妖冶的春天景象和儿童放学归来放鹞子的情景,抒发了墨客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颂。

2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仲春东风似剪刀。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柔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飞舞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仲春里温暖的东风,它就像一把机动的剪刀。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早春仲春活气勃勃的柳树,赞颂 明晰万物复苏、活气盎然的春天。

墨客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东风比作剪刀,授予奥妙的想象,生动地刻画出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

3

仲春二日

唐·李商隐

仲春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仲春二日这一天春游到江上,东风和畅阳光送暖乐曲悠扬。

花蕊如须柳芽如眼婀娜多姿,紫蝶黄蜂盘旋飞舞情意更长。

客居万里之外常思回归故里,柳伶郑处供职已有三年光阴。

江上的新滩不理解我的心意,风吹雨打屋檐似的哗哗作响。

首句“仲春二日江上行 ”,点明踏青节江上春游。
次句“东风日暖闻吹笙 ”,写江行游春的最初觉得和印象。
和煦的东风,温暖的朝阳,都散发着融 和的春意,便是那笙声,也彷佛带着春回大地的暖意。

颔联“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写江上春色。
春到人间,花吐蕊,柳长叶,蜂蝶穿花绕柳,翩翩飞舞,春意盎然。

这首诗前边写自然景物赏心悦目的“美”,后边写自己失落意后凄苦不堪的“愁”,情景紧密结合,成为一个统一体。

墨客要写离愁,却偏偏把景物写得很美。
这春景越美,作者自已的愁意就越浓。
诗中以乐境反衬愁思,取得了异样的艺术效果。

4

春寒

宋 · 陈与义

仲春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小雨中。

仲春的巴陵,险些每天都刮风下雨。
料峭的春寒还未结束,给园林的花木带来了灾害,叫人担心害怕。

娇嫩的海棠,绝不惜惜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中开放着。

这首诗是作者南渡避难于巴陵时所作。
诗的前两句写仲春里风雨凄凄,春寒料峭;后两句写园中的海棠却冒雨盛开,无限活气,给作者以启迪和鼓舞。

墨客借海棠以咏志,写来憨实醇雅,蕴藉蕴藉,读来令人余味无尽。

5

柳州仲春榕叶落尽偶题

唐·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官场上的失落意和寄居他乡的忧思一起涌上心头,阳春仲春的景象也彷佛到了寒秋一样,令民气意凄迷。

山城的雨后,百花凋零。
榕树叶落满庭院,黄莺的啼叫也显得十分喧华。

这首诗写于柳州刺史任上。
时当仲春,又处南方温热地带,柳州早已是百花盛开、春色满园了。

可是一场意外的狂风雨却洗劫了百花,送走了春色。

此情此景令墨客伤心,莺啼之声又格外增长了一 重伤感情绪,反激起墨客一片宦情与羁思。

6

仲春二日

唐·白居易

仲春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 字行。

仲春初二新雨初霁,小草和田畦里的菜都长出了新苗。

十字渡口,一群身着轻衫骑着骏马的少年正排成一队垂垂走着。

早春仲春,正值大地春意盎然,百草萌生,是出游踏青的绝佳时节,在唐代仲春二被称为“踏青节”,不少文人结伴或独自到郊野赏春踏青。

7

边词

唐 · 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仲春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边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五原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仲春时分垂杨尚未萌芽。

黄河岸边,如今开始冰雪溶解。
长安城里,却正当落花时节。

首句中的“五原”,便是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原县。

这一带地处塞漠,北临大碛,景象寒冷,景致荒凉,春色姗姗来迟。
仲春仲春,内地已经是鸟语花香,春光烂漫,这里却连垂杨尚未吐叶挂丝。

后两句通过五原与长循分歧景物的对照,来突出强调北边的春迟。

在荒寒的北边,到这时河冰刚刚解冻,春天的脚步声虽已隐约可闻,春天的身影、春天的色彩却仍旧未能看见,而皇都长安,这时早已姹紫嫣红开过,春事阑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