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加上诗写得也很不错的李世民和李隆基等人呢?能不能流芳百世?比兰亭和桃李园更加让人憧憬?

如果还想踵事增华,或者说都是男墨客以为缺陷气氛,又或者说怎么可以重男轻女?那急速把唐代女墨客中的俊彦李治请来,鼓琴高歌,浮白飞觞,造诣一段盛世佳话,该当不是问题。

但是,且慢!
叨叨令在此高朋满座欢歌笑语之时,想大声提示大家,我们遗漏了一个重量级的李姓大墨客,此人的诗作虽然不敢直接寻衅大三元,但挤进李家五魁还是很有希望的!
谁?李涉!
大名鼎鼎的李博士,怎么能忽略不计呢?

有人说你叨叨令喜好他的诗,是你个人的事,凭什么就要把他抬那么高?

一首诗能让绿林豪强俯首奉金被忽视了的唐代大年夜诗人李涉

但是叨教,写一首诗可以求得功名否?大家一定说代不乏人。
但是如果问,写一首诗就可以绝处逢生,逃得性命,还能让匪贼放下屠刀,大把送银子,谁能办得到?

呵呵!
没旁人了,千古奇遇,不可复制,便是李涉办到了!

说到李涉,《唐才子传》如此评价:“涉工为诗,词意卓荦,不群世俗。
”有人会立时迁徙改变脑筋想他的诗作,叨叨令有个小提示,名气最大的是哪篇?《题鹤林寺僧舍》?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整首诗未必记得住,但“又得浮生半日闲”,几个读书人没有过这样的感慨呢?

好,花开满园,单表一枝,说他和匪贼的传奇故事。

李涉是洛阳人,他的弟弟官比他做得大,当过江州司马,叫李渤,便是被后来的苏东坡在《石钟山记》文章里嘲笑不求甚解的那个……哦哦,又拐弯了,自己掌嘴。

弟弟在江州当官,李涉要去看他,坐船到了皖口,大概方位在本日的安庆市,便是皖水入长江的地方。
走到皖口西边的时候,忽然狂风大作,波涛彭湃,妖精没出来,倒来了几十个手持利刃的匪贼!

匪贼一涌而上,把船挟制了,钢刀架在脖子上,问是谁的船?有跟班的就当心翼翼地说:“是李博士的船。

一听是李博士,匪贼头目立即很感兴趣,说道:“如果是大墨客李博士的话,我们既不抢钱,也不要命,我听说他的大名良久了,真没想到会在这里相见!

李涉也只能苦笑而已。

匪贼头目接着说:“本日相遇,非常之幸,没有别的要求,只想让博士赠诗一首!

这可真是奇哉怪也,一个刀口舔血的绿林豪客,竟然如此神往斯文!
又一想,这诗还不能不作,不作你怎么能证明你是李博士,假如作不出来,那还不是手起刀落,脑袋滚落尘埃?

于是,李涉稍加思虑,一首诗即脱口而出:

“暮雨潇潇江上村落,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这首有点诙谐的诗,该当这样来理解:在这个风雨潇潇的夜晚,在这个江边的孤村落,我竟然遇上了绿林豪杰,天可怜见他们竟然也知道我的名字!
看来我往后真是不用再隐姓埋名匿迹于荒野了,由于如今这世上,多数都是你们这样的大侠啊!

该当说,李涉写这首诗的时候,兴许是有点小傲娇小惊喜的,连匪贼都知道我的大名,这么给我面子!

不仅如此,当时匪贼头目一听这诗,真是太理解我们了,好得不要不要的!
又请他饮酒吃肉,还一定要送他大把银子!

天外飞来大笔横财,是福是祸?但李涉也不敢不要,于是双方互道珍惜,礼别而去。

在其他几部书的记载中,这段故事就此了却,但在晚唐范摅《云溪友议》里,还有下文。

在他的书中,李涉与这位绿林豪客并没有一拍两散,而是还有一个约会,地点,就定在淮扬之间的一个寺院。

后来,李涉如约而来,但是绿林豪客却没见到,他在寺院里寻觅的时候,碰着了一个美妓,名叫宋态,这是他的老朋友刘全白的女人,李涉为此还写了两首诗表达怀旧的心情。
但是范摅的文章里写到李涉的感叹:“不见豪首,而逢宋态,成终生之喜,恨无言于知旧欤!
”这“终生之喜”是怎么个意思?两人成其好事?还请大家共同参详。

又开小差了,那那这段艳遇只好也不提了。

再后来,广东番禺有个举人叫李汇征,喜好游历,来到循州时碰着了大雨。
(唐代的广州总管府下辖三个州,即潮州、韶州和循州,那现在除了粤东潮汕和粤北韶关那部分,惠州、博罗和河源等那一大片都该归循州管吧?)

有人见告他可以到韦家庄去避雨。
他来到时,庄主韦老汉听说有举人到来,八十岁的老人持杖亲自来迎。

李汇征想不到这位老人也是饱读诗书的,两人吟诗对句,玩得不亦乐乎。
后来就谈到了唐时的几十家墨客,当时,李汇征背诵了一首李涉的名诗《再宿武关》:

“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

韦家老人年夜声叫好!
说实话,这首诗情景交融,似浑然天成,达到了至高境界,叨叨令任何时读来,也是齿颊生喷鼻香的。
乃至想过,李涉就凭这着诗也有与七绝圣手王昌龄分庭抗礼的成本,打上他的门去,他也得备酒虚席以待。

接着韦家老人也朗诵了李涉的另一首诗作,《重登滕王阁》:

“滕王阁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

半是半非君莫问,西山长在水长流。

接下来是重点,李汇征背出了当年李涉赠给绿林豪客的那首诗,于是这位韦家老人“愀然变色”,道:“这首诗是李博士写给我的!
”原来,韦家老人竟然便是当年的绿林大侠!

老人说:“我当年浪游江湖,交结奸徒,做下不少荒诞事。
碰着李博士,赠我一诗,我就金盆洗手了。
我知道李博士约见我是想举荐我,像陆机当年荐举戴若思一样,但我不想再谋取什么功名,以是心里戴德,却没有去赴约。
再后来我隐遁在这罗浮山里,已经十几年了。
自从听说李博士身亡之后,我就再也不去秦楚之地了。

李涉生平并不得志,《唐才子传》评为:“夫以跖、蹻之辈,犹曰怜才,而珍宝横道,君子不顾,忍哉!
”这么一个有才的人,不得为朝廷所用,被他们老李家的李逢吉害得流放到康州,也便是本日的广东德庆县,在那里蹉跎了十年,《再至长安》,李涉的慨叹也是神来之笔:

​“十年谪宦鬼方人,三遇鸿恩始到秦。

今日九衢骑马望,却疑浑是霎时身。

参考书本:《新唐史》、《云溪友议》、《唐诗纪事》、《唐才子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