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清朝影视剧中,清朝官员或者贵族的朝服颜色非常统一。
无论是亲王贝勒还是六部九卿,朝服的颜色均为蓝色,就连各家的命妇朝服也不例外。
在清朝入关之前,官员和贵族们的朝服呈现出花红柳绿的情形,分为好几种颜色。
但到了清朝入关往后,清朝的朝服为何都利用石青色,这到底有什么讲究。
负责的说,清朝官员、贵族的朝服颜色,与五行相克理论有关。

首先,我们须要聊一聊五行相克的说法。
在我国古代社会,每一个王朝都是自己特有的五行属性。
春秋战国期间,邹衍把中原大地分为了五方,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的事理,阐明历朝历代更迭的规律,正式将五行纳入政治领域之先河。
按邹子的理论,夏属木德,商属金德,周属火德,秦属水德,五行相克。
汉朝也属于火德,因此涌现了“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天子于西川继续大统”的说法。

此外,每个朝代的五行属性还直接影响了每个朝代朝服的颜色。
《明史》中记载:“历代尚异。
夏青、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衣饰黄”。
每个朝代主流颜色基本上决定了朝服的颜色,例如秦朝统治期间,从官员的朝服到士兵们的军服,险些清一色的玄色。
在这一阶段,各级官员和贵族们的朝服颜色等级制度还没有涌现,官员、贵族们的朝服颜色一样。

从三国期间开始,曹魏政权涌现了著名的九品中正制。
为了适应不同品级的官员,涌现了紫色、绯色、绿色三种颜色的朝服,供贵族和官员们利用。
但各自颜色的朝服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约束。
经由漫长的历史发展,到了隋唐期间,朝服颜色等级制度彻底成型。
《文献通考》中记录:“用紫、青、绿为命服,昉于隋炀帝而制于唐。

清朝入关往后清朝官员的朝服为何都盛行运用石青色

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涌现了关于衣饰颜色的记载:“武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
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并金带。
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并银带。
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并踰石带。
庶人并铜铁带。
胥使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皂,士卒以黄。
”除了官员和贵族们,连农人、贩子、差役和军队的衣饰颜色,都涌现了严格的规定。
到了宋朝统治期间,虽然对朝服等级进行了一些变革,但大体上继续了唐朝的模式。

《宋史》中记载:“四品以上服紫,六品以上服绯,九品以上服绿。
”为了鼓励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宋朝还涌现了“满朝朱紫贵,尽为读书人”的劝学诗。
朝服颜色制度经历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彻底成熟,辽、金、元等北方游牧政权,在朝服的颜色上都沿用了中原的模式。
明朝建立之后,对贵族和官员们的朝服进行了改进,取消了紫色。

按照明朝衣饰制度的规定:“一品至四品,绯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绿袍;未入流杂职官,袍、笏、带与八品以下同。
”明朝的朝服颜色分为了红袍、青袍和绿袍,个中,红袍是中高等官员的象征。
在明朝统治期间,祝福官员“早日穿红袍”是著名的吉祥话。
天子上朝的时候,六部九卿、科道言官等方阵的朝服颜色截然不同,呈现出“花红柳绿”的景象。

但清朝入关往后,红袍、绿袍都退出了历史舞台,清朝官员和贵族们的朝服,以玄色或者蓝色为主,就连后宫嫔妃和朝廷命妇们的朝服也不例外。
我们须要看一下清朝入关之前的历史,清朝的前身是后金政权。
后金政权是北方渔猎民族建立的政权,在后金政权建立的初期,并没有颜色衣饰制服。
从努尔哈赤和其他贵族们的衣饰记录来看,当时,基本上是为所欲为的穿衣服。

但皇太极继续汗位往后,并不甘心仅仅做一个游牧政权的大汗,而是渴望像中原王朝天子那样,成为大一统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在这一背景下,皇太极开始向明朝积极学习,例如官员制度、后宫制度等等。
乃至明朝贵族和官员衣饰上的补子文化,也被后金政权充分借鉴。
公元1636年,皇太极把后金的国号改成了大清。
为何偏偏利用清呢?

由于按照五行相克的说法,明朝在五行中属火德,皇太极利用清(含水)为国号,颇有水灭火的寓意。
在建立清朝的统治,皇太极还规定了后妃、贵族、命妇、官员们的朝服颜色,必须采取与五行中水属性干系的颜色。
一时之间,清朝贵族和官员们的朝服颜色以玄色、蓝色为主,由于这些颜色在五行属性中属水。

通过清朝前期的一系列贵族、官员的画像来看,在清朝统治的前期,朝服颜色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例如康熙朝期间,九皇子胤禟的画像中,穿着蓝色四爪团龙朝服。
十四皇子胤禵的画像中,则穿着玄色的四爪团龙朝服。
康熙天子本人的朝服,则也因此蓝色居多。
乃至在《康熙天子南巡图》的画像中,官员们的朝服仍旧呈现出蓝色、玄色、青色相互呼应的状态。
由此可见,此时的朝服颜色还处于凌乱无章的局势。

在乾隆天子在位期间,为理解决朝服的颜色问题,表示大清朝廷的威严性。
清朝颁布了《大清会典》,《大清会典》中,对房屋规格、衣饰颜色、饮食规格等各个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按照会典的哀求,所有官员、贵族们的朝服,都必须采取石青色。
后宫嫔妃、朝廷命妇的朝服,也按照这一标准实行。
换而言之,从乾隆天子开始,清朝的朝服已经开始整洁划一。

通过清朝中后期流传下来的画像来看,所有人的朝服都采取了石青色的标准。
由于亲王贝勒、六部九卿、地方督抚和那种八九品的官员采取一样颜色的朝服,清朝逐渐形成了看顶子颜色差异官员的传统。
每个级别的顶子颜色都不一样,补服朝卦上的图案也不一样。
在清朝灭亡往后,石青色的朝服退出了历史舞台。
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影视剧中都涌现了明显的缺点。
例如在一些影视剧中,乃至涌现了紫色的朝服,这种情形根本不可能涌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