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书,古曰“署书”,又称“擘窠大字”。
明代费灜《大书长语》曰:“秦废古文,书存八体,其曰署书者,以大字题署宫殿匾额也。
汉高帝未央宫前殿成,命萧何题额……此署书之始也。

”汉丞相萧何是第一位利用榜书艺术装饰帝王宫殿的书家,但不是第一位写榜书的书家。
早在秦统一笔墨以前,榜书就涌现了。
据《泰山》、《琅邪》、《峄山》、《会稽》刻石和文献记载,第一位书写榜书的书家是秦丞相李斯。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榜书从赞颂帝王功德,装饰皇家宫殿、苑囿,发展到题写重臣宅第、寺宇庙堂、关隘要塞城楼、园林景不雅观、名山大川,最后进入平凡百姓家,商家则用以书写店招;

书体也从单一利用篆书、隶书楷书,发展到利用行书、草书。
笔法有:以“园笔中锋”为主的,有以“方笔”为主的,也有周遭结合着用笔的!

谁说欧楷无大年夜字欧楷榜书不雅赏

如何写榜书,费瀛说:“必须明师指授,八法、八病、运笔、撮襟等法,逐一讲究,意中明晰,然后落笔,则一点一画都从规矩中来……临写时,更得精通书法者,提掇点化

则心益明,见愈长,临池之业,日异而月不同,骎骎骚到古人佳处矣。
”在节制“八法”书写技法、肃清八病、点画都能出入规矩、把握范本书写技巧后,再从10厘米旁边大的字开始练,循规蹈矩,不断增大字径。

具备相应书法理论知识,对提高榜书书写水平大有裨益。
以摩崖、石刻为例,河南洛阳伊水河边的石刻是方笔雄强类书体。
陕西、甘肃境内褒斜道上的“汉三颂”(见右侧三图),虽在同一道上,但是《石门颂》与《西狭颂》、《郙阁颂》的风格面貌迥异:前者纯以圆笔书写,恣肆旷达,活脱洒脱,意趣盎然;

而后两者以方笔为主,方整雄强,端庄美,《郙阁颂》用笔尤显粗壮。
山东莱州一带的石刻《郑文公碑》,虽同为郑道昭所书,但刊刻在云峰山的《郑文公碑》(下碑)字迹清晰,风化堕落程度较轻。
印刷《郑文公碑》(下碑)的多家出版社中,惟有上海字画出版社“自学丛帖”中的《郑文公碑》(下碑)风貌、字口清晰度和利用的拓本都名列前茅。
《郑文公碑》虽用笔圆劲,笔意内含,但由于过于循规蹈矩,以是不宜选为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