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沁园春·长沙 3
2. 短歌行 5
3. 梦游天姥吟留别 12
4. 登高 20
5. 念奴娇·赤壁怀古 24
6. 劝学(节选) 30
7. 师说 43
8. 赤壁赋 59
9.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72
10. 阿房宫赋 82
11. 六国论 98
12. 《论语》十二章 112
13. 大学之道: 118
14. 《老子》四章 122
15. 屈原列传 126
16. 过秦论(上篇) 144
17. 离骚(节选) 163
18. 蜀道难 169
19. 蜀相 178
20. 陈情表 183
21. 兰亭集序 204
附录:必背清单 215
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近当代〕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诗人意气,挥斥方遒。
指示江山,激扬笔墨,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创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1925年晚秋所作。当时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人运动讲习,途经长沙,重游了橘子洲。作者面对湘江上俏丽动人的自然秋天景色,遐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
赏析
该词通过对长沙秋天景色的描述和对青年时期革命斗争生活的回顾,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唾弃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上阕描述了一幅多姿多彩、活气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怀,提出了苍茫大地该当由谁来主宰的问题。“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述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天景色图。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赤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词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出息的乐不雅观主义的憧憬。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词人对自由解放的神往与追求。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范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光鲜。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怀供应了背景,陪衬了气氛。“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这一问道出了词人的年夜志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肚量胸襟,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怀乐章。
下半阕着重抒怀,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自然地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顾,将无形的不平凡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攻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可以说,这首词的崇高美,因此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
全词通过对长沙秋天景色的描述和对青年时期革命斗争生活的回顾,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大胆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
短歌行曹操 〔两汉〕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唯 一作: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高朋,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明明 一作:皎皎)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谈讌 一作:谈宴)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边饮酒一边高歌,人生的岁月有多少。
好比晨露须臾即逝,逝去的光阴实在太多!
宴会上歌声年夜方冲动大方,心中的忧闷却难以遗忘。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豪饮美酒。
有学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由于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吃着艾蒿。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高朋。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
心中深深的忧思,喷涌而出不能停滞。
远方来宾穿越纵横交错的田路,驾临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相逢谈心宴饮,重温那昔日的恩典。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喜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几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居住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一样平常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至心归顺于我。
注释:
对酒当歌: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当,是对着的意思。
几何:多少。
去日:过去的日子;苦:患,苦于。已经由去的日子太多了。用于感叹光阴易逝之语。
慨当以慷:指宴会上的歌声冲动大方年夜方。当以,这里无实际意义。全句意思是,应该用冲动大方年夜方(的办法来唱歌)。
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考连绵不断。
沉吟:沉思,寻思,这里指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
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高朋,鼓瑟吹笙(shēng):出自《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叫的声音。苹:艾蒿。
鼓:弹。
何时可掇(duō):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掇,拾取,摘取。另解:掇读chuò,为通假字,掇,通“辍” ,即停滞的意思。
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小路。
枉用相存:驾临来访。枉,这里是“枉驾”的意思;用,以。存,问候,思念。
讌(yàn):通“宴”。
三匝(zā):几周。匝,周,圈。
海不厌深:一本作“水不厌深”。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收受接管人才。
吐哺:极言殷勤待士。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韶光学术界大致有五种说法。一是在苏轼《赤壁赋》中“横槊赋诗”言语的根本上,《三国演义》称曹操在赤壁大战前吟诵这首《对酒当歌》,韶光定在建安十三年(208)末。二是求贤说,出自张可礼《三曹年谱》:“抒发延揽人才之激切欲望,盖与《求贤令》作于同时。”韶光在建安十五年(210)。三是宾主唱和说,此主见发自万绳楠,他认为此诗作于汉建安元年(196),曹操迁汉献帝于许都之际,曹操与部下心腹如荀彧等人的唱和之作。四是及时行乐说,但没有考证详细韶光。此说由沈德潜发之,《古诗源》卷五:“《短歌行》,言当及时为乐也。”五是王青的作于招待乌丸行单于普富卢的宴会上的说法,韶光在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
文章赏析: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这便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最初的古辞已经失落传。乐府里网络的同名有24首,最早的是曹操的这首。这种乐曲怎么唱法,现在当然是不知道了。但乐府《相和歌·平调曲》中除了《短歌行》还有《长歌行》,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引证古诗“长歌正激烈”,魏文帝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和晋代傅玄《艳歌行》“咄来长歌续短歌”等句,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有是非”。现在也就只能根据这一点点材料来理解《短歌行》的音乐特点。《短歌行》这个乐曲,原来当然也有相应的歌辞,便是“乐府古辞”,但这古辞已经失落传了。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便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所谓“拟乐府”便是利用乐府旧曲来补作新词,曹操传世的《短歌行》共有两首,这里要先容的是个中的第一首。
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便是作者爱才若命,希望人才都来投靠自己。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为了扩大他在庶族地主中的统治根本,打击反动的世袭豪强势力,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为此而先后发布了“求贤令”、“举士令”、“求逸才令”等;而《短歌行》实际上便是一曲“求贤歌”、又正由于利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怀身分,以是就能起到独特的传染浸染,有力地宣扬了他所坚持的主见,合营了他所颁发的政令。
全诗分为四节,下面逐而逐一剖析。
第一节紧张抒写了墨客对人生苦短的忧叹。第一节中有两处都提到了“酒”,酒在魏晋期间,多受到魏晋墨客的喜好。无论心情愉悦,或是悲哀,感慨时都不难找到酒的影子。本诗中,第一句话就用酒来作开头引出墨客对人生苦短的忧叹。第一节末了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个中“杜康”相传发明酿酒的人,这里也是指代酒的意思。个中我们如何去理解墨客这种人生苦短的忧叹呢?墨客生逢浊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肝肠寸断,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改变浊世局势,因而发出人生苦短的忧叹。
第二节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个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给我音信?)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贯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奥妙了。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主要的是他所省却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以是他便用这种蕴藉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存心实在是太严密了,的确具有动听的力量。而这动听力量正表示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他这种深细婉转的存心,在《求贤令》之类的文件中当然无法尽情表达;而《短歌行》作为一首诗,就能抒发政治文件所不能抒发的感情,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的浸染。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高朋”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畅融洽地相处并互助的。这八句仍旧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由于曹操所写的是诗,以是用了典故来作比喻,这便是“婉而多讽”的表现方法。同时,“但为君故”这个“君”字,在曹操的诗中也具有范例意义。本来在《诗经》中,这“君”只是指一个详细的人;而在这里则具有了广泛的意义:在当时凡是读到曹操此诗的“贤士”,都可以自认为他便是曹操为之沈吟《子衿》一诗的思念工具。正由于这样,此诗流传开去,才会起到巨大的社会浸染。
第三节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料。以上十六句紧张讲了两个意思,即为求贤而愁,又表示要待贤以礼。倘若借用音乐来作比,这可以说是全诗中的两个“主题旋律”,而“明明如月”八句便是这两个“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前四句又在讲忧闷,是照料第一个八句;后四句讲“贤才”到来,是照料第二个八句。表面看来,意思上是与前十六句重复的,但实际上由于“主题旋律”的复现和变奏,因此使全诗更有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致,加强了抒怀的浓度。再从表达诗的文学主题来看,这八句也不是大略重复,而是含有深意的。那便是说“贤才”已经来了不少,我们也互助得很融洽;然而我并不知足,我仍在为求贤而发愁,希望有更多的“贤才”到来。天上的明月常在运行,不会停滞(“掇”通“辍”,“晋乐所奏”的《短歌行》正作“辍”,即停滞的意思;高中教材中“掇”的阐明为:拾取,采纳。何时可掇: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同样,我的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的。说这种话又是存心严密的表现,由于曹操不断在延揽人才,那么后来者会不会顾虑“人满为患”呢?以是曹操在这里进一步表示,他的求贤之心就象明月常行那样不会终止,人们也就不必要有什么顾虑,早来晚来都一样会受到优待。关于这一点作者不才文还要有更加明确的表示,这里不过是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与衬垫的浸染。
第四节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加深。“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也有比喻的深意。清人沈德潜《古诗源》中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实际上是说那些犹豫未定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势下一时无所适从。墨客以乌鸦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示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长于择枝而栖,赶紧到我这边来。末了“周公”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推诚相见,希望人才都来归顺我曹操,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关于“周公吐哺”的典故,听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落天下之士。”这话似也表达墨客心情。
总起来说,《短歌行》正像曹操的其它诗作如《蒿里行》、《对酒》、《苦寒行》等一样,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紧张是为曹操当时所实施的政治路线和政治策略做事的;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备熔铸在浓郁的抒怀义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奥妙地利用了比兴手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绪人的目的。在曹操的时期,他就已经能够按照抒怀诗的分外规律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这一创作履历显然是值得借鉴的。同时由于曹操在当时强调“唯才是举”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以是他对“求贤”这一主题所作的高度艺术化的表现,也应得到历史切实其实定。
作者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精彩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天子,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管理想,并反响汉末公民的苦难生活,气概雄伟,年夜方凄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善于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唐代〕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闪动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晒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四万 一作:一万)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纭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落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愉快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其作年一说公元745年(天宝四载),一说公元746年(天宝五载)。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载),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返回东鲁(在今山东)家园。之后再度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描述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大约作于李白即将离开东鲁南游吴越之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听外洋来客们谈起瀛洲,在烟波浩淼的迢遥地方,实在难以找到。
越中来人提及天姥山,在云霞的闪动掩映之间有时候能瞥见。
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涯,横向天外;山势嵬峨超过五岳,掩蔽过赤城山。
天姥山极为嵬峨,就连四万八千丈高的晒台山,面对着它彷佛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想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一天夜晚飞渡过明月映照下的镜湖。
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身影,一贯送我到剡溪。
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
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瞥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啼鸣之声。
无数山岩重叠,山道弯曲,盘旋变革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
熊在呼啸,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深林战栗,使高耸而重叠的山峰震荡。
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颠簸荡生起了薄薄的烟雾。
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彷佛要被崩塌似的。
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
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
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纭下来。
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拉着车。神仙们排成列,多如密麻。
忽然我魂魄惊动,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嗟叹。
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逝了。
人间间的欢快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告别诸位朋友远去东鲁啊,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
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让自己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脸!
注释:
天姥山:在浙江新昌东面。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神仙天姥唱歌的声音,山因此得名。
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叫蓬莱和方丈)。
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
微茫:景象模糊不清。
信:确实,实在。
越人:指浙江一带的人。
闪动:忽明忽暗。
向天横:遮蔽天空。横,遮蔽。
”势拔“句:山势高过五岳,掩蔽了赤城。拔,超出。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huà)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赤城,和下文的“晒台(tāi)”都是山名,在今浙江晒台北部。
四万八千丈:一作“一万八千丈”。
”对此“句:对着天姥这座山,晒台山就彷佛要倒向它的东南一样。意思是晒台山和天姥山比较,显得低多了。
因:依据。之:指代前边越人的话。
镜湖:别号鉴湖,在浙江绍兴南面。
剡(shàn)溪:水名,在浙江嵊(shèng)州南面。
谢公:指南朝墨客谢灵运。谢灵运喜好游山。游天姥山时,他曾在剡溪这个地方住宿。
渌(lù):清。
清:这里是凄清的意思。
谢公屐(jī):谢灵运穿的那种木屐。《南史·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嵬峨的地方;他备有一种特制的木屐,屐底装有活动的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木屐,以木板作底,上面有带子,形状像拖鞋。
青云梯:指直上云霄的山路。
半壁见海日: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
天鸡:古代传说,东南有桃都山,山上有棵大树叫桃都,树枝绵延三千里,树上栖有天鸡,每当太阳初升,照到这棵树上,天鸡就叫起来,天下的鸡也都随着它叫。
暝(míng),日落,入夜。
殷岩泉:即“岩泉殷”。殷,这里用作动词,震响。
栗:同慄。栗、惊,使动用法。
青青:黑沉沉的。
澹澹:波浪起伏的样子。
列缺:指闪电。
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开: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洞天,神仙居住的洞府。扉,门扇。訇然,形容声音很大。
青冥浩荡:青冥,指天空。浩荡,广阔远大的样子。
金银台:金银铸成的宫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云之君:云里的神仙。
鸾回车:鸾鸟驾着车。鸾,传说中的如凤凰一类的神鸟。回,旋转,运转。
恍:恍然,猛然。
觉:醒。
失落向来之烟霞: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消逝了。向来,原来。烟霞,指前面所写的瑶池。
东流水: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白鹿:传说神仙或隐士多骑白鹿。须,等待。
摧眉折腰:低头弯腰。摧眉,即低眉。
文章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此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阴郁现实的不满,表现了唾弃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墨客利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胆夸年夜的手腕,组成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内容丰富弯曲,形象辉煌流丽,感慨深奥深厚激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其在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不受律束,笔随兴至,系统编制解放,堪称绝世名作。
这首诗的题目一作《别东鲁诸公》。其时李白虽然出翰林已熟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旧郁结于怀,以是在诗的末了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闪动或可睹。”诗一开始先说古代传说中的外洋瑶池──瀛洲,虚无缥缈,不可寻求;而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时隐时现,真是胜似瑶池。以虚衬实,突出了天姥胜景,暗蕴着墨客对天姥山的神往,写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胜。
天姥山附近剡溪,传说登山的人听到过神仙天姥的歌唱,因此得名。天姥山与晒台山相对,峰峦峭峙,仰望如在天表,冥茫如堕瑶池,随意马虎引起游者想入非非的幻觉。浙东山水是李白青年时期就神往的地方,初出川时曾说“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入翰林前曾不止一次往游,他对这里的山水不但非常热爱,也是非常熟习的。
天姥山号称奇绝,是越东灵秀之地。但比之其他崇山峻岭如我国的五大名山──五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仍有小巫见大巫之别。可是李白却在诗中夸说它“势拔五岳掩赤城”,比五岳还更挺立。有名的晒台山则倾斜着如拜倒在天姥的足下一样。这个天姥山,被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巍巍然非同凡比。这座梦中的天姥山,该当说是李白平生所经历的奇山峻岭的幻影,它是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李白笔下浮夸了的影子。
接着展现出的是一幅一幅瑰丽变幻的奇景:天姥山隐于云霓闪动之中,引起了墨客探求的想望。墨客进入了梦幻之中,仿佛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他飞渡过明镜一样的镜湖。明月把他的影子映照在镜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谢灵运当年曾经歇宿过的地方。他穿上谢灵运当年特制的木屐,登上谢公当年曾经攀登过的石径──青云梯。
只见:“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继飞渡而写山中所见,石径盘旋,深山中光芒幽暗,看到海日升空,天鸡高唱,这本是一片曙色;却又于山花迷人、倚石暂憩之中,忽觉暮色降临,旦暮之变何其倏忽。暮色中熊咆龙吟,震响于山谷之间,深林为之战栗,层巅为之惊动。不止有生命的熊与龙以吟、咆表示情绪,就连层巅、深林也能战栗、惊动,烟、水、青云都满含阴郁,与墨客的情绪,协成一体,形成统一的氛围。前面是浪漫主义地描写天姥山,既高且奇;这里又是浪漫主义地抒怀,既深且远。这奇异的境界,已经使人够惶恐的了,但墨客并未到此止步,而诗境却由奇异而转入荒诞,全诗也更进入高潮。
在令人惊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顷刻间“丘峦崩摧”,一个神仙天下“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纭而来下。”洞天福地,于此涌现。“云之君”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虎为之鼓瑟,鸾为之驾车,皆受命于墨客之笔,奔赴仙山的盛会来了。这是多么盛大而热烈的场面。“仙之人兮列如麻”!
群仙好象列队欢迎墨客的到来。金台、银台与日月交相照映,景致壮丽,异彩缤纷,何等的惊心眩目,光耀夺人!
仙山的盛会正是人间间生活的反响。这里除了有他长期漫游经历过的万壑千山的印象、古代传说、屈原诗歌的启示与影响,也有长安三年宫廷生活的迹印,这统统通过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凝聚在一起,才有这般辉煌残酷、气候万千的描述。
值得把稳的是,这首诗写梦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诗,它感慨深奥深厚,抗议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天下虚无飘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神游天上瑶池,而心觉“世间行乐亦如此”。
瑶池倏忽消逝,梦境旋亦破灭,墨客终于在惊悸中返回现实。梦境破灭后,人,不是为所欲为地轻飘飘地在梦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古来万事东流水”,个中包含着墨客对人生的多少很多多少失落意和深奥深厚的感慨。此时此刻墨客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也便是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所说:“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本来诗意到此彷佛已尽,可是末了却愤愤然加添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愉快颜!
”一吐长安三年的忧郁之气。天外飞来之笔,点亮了全诗的主题:对付名山瑶池的神往,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它唱出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的人的心声。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多少人屈身权贵,多少人埋没无闻!
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较开明的,较为重视人才,但也只是比较而言。人才在当时仍旧摆脱不了“臣妾气态间”的屈辱地位。“折腰”一词出之于东晋的陶渊明,他由于不愿忍辱而赋“归去来”。李白虽然受帝王优宠,也不过是个词臣,在宫廷中所受到的屈辱,大约可以从这两句诗中得到一些。封建君主把自己称“天子”,君临天下,把自己升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却抹煞了统统人的肃静。李白在这里所表示的断交态度,是向封建统治者所投过去的一瞥唾弃。在封建社会,敢于这样想、敢于这样说的人并不多。李白说了,也做了,这是他异乎凡人的伟大之处。
这首诗的内容丰富、弯曲、奇谲、多变,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华赡情调。它的主不雅观意图本来在于鼓吹“古来万事东流水”这样颇有悲观意味的思想,可是它的格调却是昂扬振奋的,洒脱出尘的,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并无消沉之感。
登高杜甫 〔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羽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日,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他在五十六岁时写下的。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致,引发了他出生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涯的树木萧萧地飘着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驰而来。
悲对秋天景色感慨万里流落常年为客,生平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颓败满心偏又停息了消愁的羽觞。
注释
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玄月九日有登高习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日的重阳节。
猿啸哀:猿凄厉的叫声。《水经注·江水》引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落木:指秋日飘落的树叶。
萧萧:仿照草木飘落的声音。
万里:指阔别故乡。
常作客:长期流落他乡。
百年:犹言生平,这里借指晚年。
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
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潦倒:颓败,失落意。这里指朽迈多病,志不得伸。
新停:刚刚停滞。杜甫晚年因病戒酒,以是说“新停”。
赏析:
杜甫的《登高》总体上给人一种萧瑟荒凉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将个人出生之悲、烦闷不得志之苦融于凄凉的秋天景色之中,极尽沉郁抑扬之能事,使人读来,感伤之情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而一发不可整顿。
如一样平常诗篇,《登高》首联写景,开门见山,渲染凄凉气氛。诗中如是写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都是动静结合,寓静于动中布局了一幅以冷色调着墨的绝妙的水墨画。“风急天高猿啸哀”,一个“急”,一个“哀”字非常有代入感,使人立马进入作者所营造的令人忧伤的情境里不可自拔。接着,苦闷感情溢满于胸,无处排解,墨客将其浓缩寄托于鸟的处境下,这样写道:渚清沙白鸟飞回,它布局的是一幅冷淡惨白的画面,“渚”是“清”的,“沙”是“白”的,“鸟”是“飞回”的,在一片萧瑟肃杀的荒无人烟的“渚沙”之中飞舞盘旋,可见其孤独,不禁令人想起“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悲惨感,悲哀之情油然而生。而从整幅画的布局视角来说,这是一幅描绘天地之一处的视野较窄的微不雅观水墨画。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日的范例特色。墨客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奥深厚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遐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彭湃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凄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古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末了,颈联和尾联的视角回归微不雅观,回到墨客个人身上。颈联如是说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悲秋”已让人黯然神伤,“万里悲秋”更是让人惨恻不已。一个“常”字更是道出“万里悲秋”时常与我相伴,悲哀感之强烈浓重,令民气神寂寥,无可排解。若从字面义来理解,“万里悲秋”时常常客居他乡,墨客不应是孤独的,而是有人陪伴的,以是与下一句“独登台”产生抵牾。实则不然,且看墨客用字便知。从一样平常用法来说,“作”连接抽象的事物,如作难、作废、作别,而“做”连接的都是能在实际生活中感知到的详细事物,如做作业、做工、做衣服。“客”本是实际能感知到的详细事物,一样平常指“人”,墨客在这里用了“作”,不用“做”,令人迷惑,细细想来,是墨客用词奥妙之处。“万里悲秋”是抽象的事物,寄托墨客感伤感情之景物是会令民气生孤独悲哀之感的景致,不是实际生活中详细的事物,故不用“做”,而用“作”。达到的效果是加深悲秋之感,更强烈浓重,只有“万里悲秋”与我相伴,我只能“独登台”,独在异域的孤独惆怅感与深秋景致之荒凉凄冷水乳交融,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寄托墨客悲秋伤己的伤感情怀。
墨客由秋及人,有感而发,写自己年迈多病,拖着残躯独自登上高台,那种异域怀人的情绪喷薄而出,心中苦闷跃然纸上。尾联“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羽觞”,连用四个字“艰”“难”“苦”“恨”,组合在一起,极尽笔墨突出墨客内心的痛楚和忧郁程度之深,愁肠百结,愁绪万千,甚至于白了头发,伤了身体,失落了流年,壮志未酬身先老,悲秋之情,愁苦之绪,绵延不绝,令人哀悸。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怀,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面前详细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逐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全体秋景象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真切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韶光)、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域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彷佛“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但“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便是天经地义的了。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宋代〕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骚人物。
故垒西边,人性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穿空 一作:崩云)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同:樽)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五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无尽的忧闷无从陈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感情。正巧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期间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光阴易逝,因写下此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碉堡的西边,人们说那便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岸边乱石林立,像要刺破天空,惊人的巨浪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韶光呈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小乔刚刚嫁给了他做妻子,英姿雄浑风姿翩翩神采照人。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如今我身临古沙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犹如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别号“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而三国古沙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
大江:指长江。
淘:冲洗,冲刷。
风骚人物:指精彩的历史名人。
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碉堡。
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雪:比喻浪花。
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顾。
小乔初嫁了(liǎo):《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乔,本作“桥”。其时距赤壁之战已经十年,此处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骚。
雄姿英发(fā):谓周瑜体貌非凡,言谈卓绝。英发,谈吐非凡,见识卓越。
羽扇纶(guān)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
樯橹(qiánglǔ):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樯橹”一作“强虏”,又作“樯虏”,又作“狂虏”。
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沙场。
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
“多情”二句:“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的倒文。
华发(fà):花白的头发。
一尊还(huán)酹(lè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尊:同“樽”,羽觞。
强虏:强大之敌,指曹军。虏:对仇敌的蔑称。
赏析
此词怀古抒怀,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奥深厚。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千古风骚人物既被大浪淘尽,则一己之微岂不可悲?然而苏轼却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风骚人物也难免如此,那么一己之荣辱穷达复何足悲叹!
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则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迂腐了。接下两句切入怀古主题,专说三国赤壁之事。“人性是“三字下得极有分寸。赤壁之战的故地,争议很大。一说在今湖北蒲圻县境内,已改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内有四处地名同称赤壁者,另三处在黄冈、武昌、汉阳附近。苏轼所游是黄冈赤壁,他彷佛也不敢肯定,以是用“人性是“三字引出以下议论。
“乱石”以下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不雅观景象。个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
苏轼重点要写的是“三国周郎“,故下阕便全从周郎引发。换头五句写赤壁战役。与周瑜的谈笑论战相似,作者描写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战役也是举重若轻,闲笔纷出。从起句的“千古风骚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再到“遥想公瑾当年“,视线不断收束,末了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写周瑜却不写其大智大勇,只写其儒雅风骚的气度。
不留神的人随意马虎把“羽扇纶巾“看作是诸葛亮的代称,由于诸葛亮的装扮服装素以羽扇纶巾著名。但在三国之时,这是儒将常日的装扮服装。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如戴复古《赤壁》诗云:“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
苏轼在这里极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繁芜的。“故国“两句便由周郎转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时年方三十四岁,而苏轼写作此词时年已四十七岁。孔子曾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敷畏也已。“苏轼从周瑜的年轻有为,遐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应笑我“之句,语似轻淡,意却沉郁。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以是他在察觉到自己的悲哀后,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样的沉溺苦海,自伤心志,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全体江山历史之中进行不雅观照。在苏轼看来,当年洒脱从容、声名盖世的周瑜现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尽了吗。这样一比,苏轼便从悲哀中超脱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有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以是苏轼在与周瑜作了一番比较后,虽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业无法与周瑜媲美,但上升到全体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普遍命运,双方实在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有了这样深奥深厚的思虑,遂引出结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正如他在《西江月》词中所说的那样:“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悲观悲观不是人生的真谛,超脱飞扬才是生命的壮歌。既然人间世事恍如一梦,何妨将尊酒洒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脱却苦闷,从有限中玩味无限,让精神得到自由。其同期所作的《赤壁赋》于此说得更为清晰明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这种超然远想的笔墨,宛然是《庄子?齐物论》思想的翻版。但庄子以此回避现实,苏轼则以此超越现实。
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发生迁移转变的期间,也是他不断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期间,他以此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养护自己淳至的精神。这首《念奴娇》词及其作于同一期间的数篇诗文,都为我们透示了个中的端倪。
此词自问世后,经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誉之者如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其“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贬之者如俞文豹《吹剑续录》所云:“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七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幕士的辞吐表面上是从演唱风格上区分了柳、苏二家词风的不同,但暗含有对苏词悖离传统词风的揶揄。清代更有人认为此词“平仄句调都不合格“(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朱彝尊《词综》并详加辩证,亦可谓吹毛求疵者。
《念奴娇》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苏轼21岁中进士,30岁以前绝大部分韶光过着书房生活,仕途坎坷,随着北宋政治风浪,几上几下。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落意,繁殖了他躲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但由于他豁达的肚量胸襟,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引发下,借景抒怀,写下了一系列随处颂扬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
《念奴娇》词分高下两阙。上阙咏赤壁,下阙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作者吊古伤怀,想古代豪杰,借古传颂之英雄古迹,思自己历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二心坎忧愤的情怀。
上阙咏赤壁,着重写景,为描写人物作陪衬。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表达了对英雄的神往之情。假借“人性是”以引出所咏的人物。“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利用,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沙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下阙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写“小乔”在于陪衬周瑜才华横溢、斗志昂扬,突出人物的风采,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迈无为。“多情”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实在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落英雄豪迈本色,用豪壮的情调书写胸中块垒。
墨客是个旷达之人,只管政治上失落意,却从未对生活失落去信心。这首词便是他这种繁芜心情的集中反响,词中虽然书写失落意,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落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词作中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长江的非凡气候,古沙场的险要形势都给人以豪壮之感。周瑜的英姿与功业无不让人艳羡。
作者简介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造诣。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年夜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若,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善于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劝学(节选)荀子 〔先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德成德,而神明得意,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坚持不懈,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存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存心躁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滞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集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一块木材直得合乎墨线,如果用火烤使它波折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的标准。纵然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由于经由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以是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考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落了。
我曾经整天思虑,却不如少焉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了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瞥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长于拍浮,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样平常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长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贤人的心境由此具备。以是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眇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敷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一直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一直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存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由于它存心暴躁。
注释:
君子:指有学问有教化的人。
学不可以已(yǐ):学习不能停滞。
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中(zhòng)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绳,墨线。
輮(róu):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条波折的一种工艺。
规:圆规,画圆的工具。
虽有(yòu)槁暴(pù):纵然又晒干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
挺:直。
受绳:用墨线量过。
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靠近,靠近。
日参(cān)省(xǐng)乎己:每天对照反省自己。参,一译考验,检讨;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
博学:广泛地学习。
日:每天。
知(zhì):同“智”,见识。
须臾(yú):少焉,一下子。
跂(qǐ):踮起脚后跟。
博见:瞥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疾:声音伟大。
彰:明显,清楚。这里指听得更清楚。
假:凭借,利用。舆:车厢,这里指车。
利足:脚走得快。
水:拍浮。
绝:横渡。
生(xìng)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天赋,资质。
明:明达。
行无过:行为没有差错。
跬(kuǐ):行走时两脚之间的间隔,即是现在所说的一步、古人所说的半步。步:古人说一步,指旁边脚都向前迈一次的间隔,即是现在的两步。
骐(qí)骥(jì):骏马,千里马。
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到达。
驽马:劣马。
驾:古代马拉车时,清晨套一上车,晚上卸去。套车叫驾,以是这里用“驾”指代马车一天的行程。 十驾便是套十次车,指十天的行程。此指千里的路程。
舍:舍弃。指不放弃行路。
锲(qiè):用刀雕刻。
镂(lòu):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
蟹六跪而二螯(áo):螃蟹有六只爪子,两个钳子。
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蟹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以是不能算在“跪”里面。螯,螃蟹等节肢动物身前的大爪,形如钳。
蛇鳝:异文“蛇蟮”。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或“揉”,用火烘木使波折)
生非异(生,通“性”,资质、天赋)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更,再。暴,同“曝”,晒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聪慧)
二、古今异义
1、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参
古义:考验。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加入。
3、假
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4、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黄金。
5、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同党、帮凶。
6、存心
古义:由于存心。例如:存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7、绳
古义:墨线。例:木受绳则直
今义:绳子,绳索。
8、跪
古义:腿脚 。例:蟹六跪而二螯
今义:跪下
9、疾
古义:疾劲,强,大,这里指声音伟大 。例:声非加疾也
今义:疾病
10、致
古义:达到(而致千里)
今义:赠予,给予
11、寄托
古义:这里指藏身(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今义:大致指心灵、精神的某种依赖
三、词类活用
1、名词做状语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3、动词的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波折)
4、形容词作名词
①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③积德成德 (善:形作名,善行)
5、形容词用作动词
故木受绳则直(直:变直,形容词用作动词)
6、形容词作使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7、数词作形容词
存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8、动词作名词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流:流水)
四、一词多义
1、于:
(1)寒于水 (比)
(2)善假于物也 (介词,不译。引进浸染)
(3)取之于蓝 (从)
2、而: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递进关系,并且)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并列关系,而且)
(3)终日而思矣 (表润色)
(4)而见者远 (表迁移转变)
(5)锲而舍之 (表假设或承接)
(6)积德成德,而神明得意(表承接)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迁移转变关系,却)
(8)坚持不懈(表假设,如果)
(9)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
3、者:
(1)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
(2)不复挺者(……的缘故原由)
4、焉:
(1)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
(2)圣心备焉(语气词)
5、利:
(1)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
(2)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6、 之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音节助词)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代词代青)
7、假
(1)善假于物也(借助)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8、疾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强)
(2)君有疾在腠理(疾病)
9、绝
(1)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 停滞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与世隔绝
(3)以为妙绝(《口技》) 极了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横渡
(5)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 断绝关系
10、强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强壮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有余
(3)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 勉强
五、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 兴 文言翻译 xīng 起;兴起。《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文言实词 就 文言翻译 jiù 靠近;靠近;趋向。《劝学》:“木受绳则直,金~砺则利。”
文言实词 望 文言翻译 wàng 了望;远看。《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文言实词 长 文言翻译 cháng 长,与“短”相对。《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六、文言虚词
而(连词)
1、表润色关系。《劝学》:“吾尝终日~思矣。”
2、表示递进关系。《劝学》:“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3、表假设关系。《劝学》:“坚持不懈,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焉
(1)兼词,相称于“于是”、“于之”。《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
于
(1)<介>先容比较的工具,可译为“比”。《劝学》:“冰,水为之,而寒~水。”
也<助>语气助词,用于句中
1、表陈述或阐明。《劝学》:“君子生非异~,善假于物~。”
乎<介>相称于“于”
1、连词,表递进。《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己。”
之
(1)<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
七、分外句式与固定格式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可译为“……的缘故原由”)
2、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存心躁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3、善假于物也(状语后置)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5、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介词构造“于水”,表示比较)
6、輮以为轮(省略句:輮(之)以(之)为轮)
7、輮使之然也(省略句:輮(之)使之然也)
8、无以至千里(固定句式,“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9、 金石可镂(被动句)
创作背景
战国期间,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期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态度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揭橥各自的主见,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平分歧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纭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主见,批评别人,涌现了“百家争鸣”的局势。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不雅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利用它。为了揭示后天学习的主要意义,他创作了《劝学》一文。
开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也是全体《荀子》著作的第一句。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纠正,以是他特殊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滞,便是想捉住关键,办理根本问题。由于他十分重视这个问题,以是他把自己的见地,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开头就提出了中央论点,措辞简劲,命意深广,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阐述。
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奋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赛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示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蓝”“寒于水”,决不是“今日学,嫡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便是说:“学不可以已”。以是,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解释了中央论点,催人奋进。
接着,文章进一步设喻,从根本上阐明道理:“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对学习者更大的鼓励。在强调了学习的主要浸染后,文章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由墨线量过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这就好比君子广泛学习,而且每天检讨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差错。这样以设喻引出论断,显得更有说服力。论断句中的“日”字,与起句“学不可以已”的“已”字,紧密呼应,突出了要“知明而行无过”,就必须不断学习,从而有力地阐明了中央论点。
第三段解释了学习在改变人的本色、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义。学习意义重大,荀子认为,学习不能单靠坐在屋子里苦思冥想,必须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因此,“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自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比拟,强调空想不如学习。而这个与空想相对的“学”字,不言而喻,也便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这种对付学习的见地,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认识论提出来的。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他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他在这里提出的“学”的观点,就具有唯物主义成分。
接着,连设五喻,展开论证,荀子先从生活履历提及: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见得广阔;登高招手,顺风呼喊,手臂并非更长了,声音并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却能远远地看到,清楚地听到;可见利用高处、利用顺风的浸染之大。推而广之,“假舆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长于走路或善于拍浮,可是他们却能“致千里”“绝江河”,由于设喻所用的事例都这天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此读起来不但感到亲切,而且以为可信。随着不断设喻,阐明的道理越来越深入读者心灵,于是迎刃而解地得出了却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便是说,君子之以是会有超过一样平常人的才德,便是由于他们长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习。推论起来,人如果长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这与第一段所说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可“輮”为车轮,意脉是一向的,构造上也是暗相呼应的。此外,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不雅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性知识去改造客不雅观天下。”(引自严北溟关于《劝学》的解释)这与他的“制定命”的思想也是联系着的。这一段解释学习必须长于利用外物。
末了一段阐述学习必须专心同等、坚持不懈。人们在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的时候,还有须要把稳的地方,以是,这一段作了进一步的解释,紧张写了两个方面:一个是“积”,一个是“一”。文章先设两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德成德,而神明得意,圣心备焉。”这解释学习要把稳积累。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贤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德积德”,就可以具备贤人的思想。贤人也是不断学习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积德不息”,“涂之人可以为禹”。他充分强调“积德”的浸染,这与开头提出的“学不可以已”也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在笔法上,以设喻引出论点,更加强了论点的语势,使论点一涌现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接着,文章又进行申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解释积累的主要。经由一正一反的设喻,学习要把稳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但是为了深入解释,文章又反复设喻比拟: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比较,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坚持不懈,金石可镂”比较,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而学习要把稳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当然,学习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暴躁。
因此,文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比拟,解释学习必须收视反听,不能粗心浮气。这两个比喻,强调了学习必须坚持不懈,并照料了上文的层层论述。通过这一段的层层比喻,可以清楚地理解学习必须始终如一。至此,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中央论点,已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和充分的证明。
这篇文章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详细问题,而且总在文章的开头、结尾部分作出明确的交代。在文章中,作者有时又采取比拟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形组织在一起,形成光鲜对照,以增强笔墨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始终如一、存心专一时,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举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和“坚持不懈,金石可镂”;以及“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蚯蚓,竟能在地下来去自若,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却连一个立足的小洞也掘不好。这就表明,“积”与“不积”所产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荀子哲学思想中,“积”字是一个主要不雅观点。
作者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中原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放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文籍也有相称显著的贡献。
师说韩愈 〔唐代〕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以是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贤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贤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贤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贤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阐明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平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迷惑?有了迷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学习,以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因此,就从师问道来说,没有贵和贱的区分,没有长和幼的区分,道存在的地方,便是老师在的地方。
唉!
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良久了,要人没有迷惑也难了!
古代的贤人,他们超出一样平常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样平常人,他们才智不及贤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贤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蠢。贤人之以是成为贤人,愚人之以是成为愚人,大概便是出于这个缘故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付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
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迷惑不能办理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相互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事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
求师的风尚难以规复由此可以知道了!
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聪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贤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良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个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良,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事十七,喜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路子,写这篇《师说》来赠予他。
注释
学者:求学的人。
师者,以是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阐明疑难问题的人。以是,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知,懂得。
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迷惑。
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称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习。
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用做动词。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事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理解、知道。之,取独。
是故:因此,以是。
无:没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师道:从师的传统。即上文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
出人:超出一样平常人。
犹且:尚且,还。
众人:一样平常人。
下:不如,名作动。
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耻,以……为耻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贤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蠢。益,更加、加倍。
于其身:对付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惑矣:(真是)糊涂啊!
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个中的文句。之,指童子。习,使……学习。其,指书。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文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本上没有标点,老师传授教化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传授教化。
句读之不知:不知断句风逗。与下文“惑之不解”构造相同。之,提宾标志。
或师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从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从师。不,通“否”。
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遗,丢弃,放弃。
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
百工:各种手艺。
相师:拜别人为师。
族:类。
曰师曰弟子云者:提及老师、弟子的时候。
年相若:年纪附近。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以高官为师就近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谄媚。
复:规复。
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乃:竟,竟然。
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难道,表反问。欤,语气词,表感叹。
贤人无常师:贤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常,固定的。
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境)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
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
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
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学习周礼。聃是老子的字。
之徒:这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几人同行,个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论语·述而》原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必:不一定。
术业有专攻:在业务上各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
李氏子蟠(pán):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韩愈的弟子,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习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习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落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古称阐明经文的著作为传。通,普遍。
不拘于时:指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气的束缚。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嘉:赞许,奖励。
贻:赠予,赠予。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①师者,以是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讲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表否定
二、一词多义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善于某种技能的人或者是乐师)
③吾师道也:(名词做动词,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作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 拜师)
⑦师者,以是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 老师)(者也判断句)
之
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代词,这)
③古之学者:(构造助词,表示润色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构造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央语之间,相称于当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由于“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标志)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指前面的“六艺经传”,译为它们。这是宾语前置句式)
⑦士大夫之族:(这些人)
⑧古之贤人:(的)
⑨师道之不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⑩吾从而师之:(代词,他)
⑪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道理)
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翻译为“这些”)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指示代词,那(些))
③古之贤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⑤贤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预测,大概)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⑦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揣测)
惑
①师者,以是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道
①师者,以是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③吾师道也:(名词,道理)
④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乎
①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韶光,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于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 (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工具,对,对付)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传
①以是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③六艺经传:(名词,传文)
无
①孰能无惑:(没有)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论)
焉
①则耻师焉:(他们)
②或师焉或不焉:(助词:不译)
③犹且从师而问焉:(兼词:于之)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2、名词作动词
①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② 其(下)贤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② 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②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蠢的人)
④师者,以是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作名词,迷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⑤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
惑而不从师(惑:形容词作动词,碰着疑难问题)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习,使……学习)
四、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造诣的人
2、师者,(以是)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3、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4、(无)贵无贱
古:不论;不分
今:没有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风气
今:道理
6、(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中间须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笔墨发生发火声音,读dú
7、贤人无(常)师
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平常的
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须要
9、年十七,好(古文)
古:秦汉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10、今之(众人)
古:一样平常人,普通人
今:大多数人
11、(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了
今:低级正规教诲学校。
五、宾语前置
1、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六、介词构造后置(状语后置)
1、学于余。
2、耻学于师。
3、师不必贤于弟子。
七、判断句
1、师者,以是传道受业解惑也。
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人非生而知之者。
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八、被动句
1、不拘于时
九、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
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
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
5、或师焉,或否焉 (“否”后省“师”)
6、生乎吾前(者)
十、重点背诵句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以是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赏析:
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浸染。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比拟,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驳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全文幅虽不长,但涵义深广,论点光鲜,构造严谨,说理透彻,富有较强的说服力和传染力。
全文分4段。
第1段提出中央论题,并以西席的职能浸染总论从师的主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解释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浸染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央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解释从师的主要,从反面申述中央论点。末了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批驳不重师道的缺点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比拟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贤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比拟,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为难刁难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为难刁难比,批驳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贤人重视师道的业绩,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贤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贤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由于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精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不雅观点便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不雅观点。
第4段赞赏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解释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秀学风。从而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在作者的议论文中,《师说》是属于文从字顺、夷易畅达一类的,与《原道》一类豪放磅礴、雄奇桀傲的文章显然有别。但在夷易畅达中仍贯注着一种气势。这种气势的形成,有多方面的成分。
首先是理论本身的说服力和严密的逻辑所形成的夺人气势。作者对自己的理论主见高度自傲,对道理又有透彻的剖析,因而在论述中不但步骤严密,一气旋折,而且常常在行文关键处用极概括而准确的措辞将思想的精粹光鲜地表达出来,形成一段乃至一篇中的警策,给读者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如首段在一起顶接,论述从师学道的根本上,结尾处就势作一总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大有如截奔马之势。“贤人无常师”一段,于举孔子言行为例之后,随即指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从“无常师”的征象一下子引出这样透辟深刻的见地,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
其次是硬转直接,不作任何过渡,形成一种陡直峭绝的文势。开篇直书“古之学者必有师”,突兀而起,已见出奇;中间批驳不良风气三小段,各以“嗟乎”、“爱其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发轫,段与段问,没有任何承转过渡,兀然峭立,直起直落,了不相涉。这种转接发轫,最为韩愈所长,读来自觉具有一种雄直峭兀之势。
此外,散体中参入对偶与排比句式,使奇偶骈散结合,也有助于加强文章的气势。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师长西席”。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官场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辅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赤壁赋苏轼 〔宋代〕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作甚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此,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不雅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不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纷乱。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创作背景:
《赤壁赋》写于苏轼生平最为困难的期间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遭御史弹劾并扣上诋毁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仲春开释,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牵制生活。元丰五年,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壬戌年秋日,七月十六日,我与朋侪在赤壁下泛舟嬉戏。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羽觞向差错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水汽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涯。放肆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超越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浩浩淼淼彷佛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彷佛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羽化进入瑶池。
在这时饮酒喝得非常高兴,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喷鼻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啊,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抽咽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我的神采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犹如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微小。唉,哀叹我们的生平只是短暂的少焉,不由倾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神仙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上面这些想法不能骤然得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凄凉的秋风中罢了。”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韶光流逝就像这水,实在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究竟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壁看来,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候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一直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壁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倾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该当拥有的,纵然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想熏染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羽觞重新饮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凌乱一片。大家相互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注释
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一(《四部丛刊》本),这篇散文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在此之前苏轼因乌台诗案(元丰二年)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期间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近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错,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岁在壬戌。既望:既,过了;望,农历十五日。“既望”指农历十六日。徐:舒缓地。兴:起,作。属:通“嘱(zhǔ ),存问,此处引申为“劝请”的意思。少焉:一下子。白露:白茫茫的水汽。横江:笼罩江面。横,横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听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纵:听凭。一苇:像一片苇叶那么小的船,比喻极小的船。《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如:往,去。凌:超越。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茫然,旷远的样子。冯虚御风:(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翱翔。冯:同"凭",乘。虚:太空。御:驾御(驭)。遗世独立:摈弃尘世,独自存在。扣舷: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舷,船的两边。击空明兮溯流光:船桨拍打着月光浮动的清澈的水,溯流而上。溯:逆流而上。空明、流光:指月光浮动清澈的江水。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渺渺,悠远的样子。化用目眇眇兮愁予__《湘夫人》怀,心中的情思。美人:此为苏轼借鉴的屈原的文体。用美人代指君主。古诗文多以指自己所怀念神往的人。倚歌而和(hè)之:合着节拍应和。倚:随,循 和:应和。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哀怨,像是思慕,像是抽咽,像是倾诉。怨:哀怨。慕:眷恋。余音:尾声。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舞幽壑之潜蛟:幽壑: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使深谷的蛟龙冲动得起舞。泣孤舟之嫠(lí 离)妇: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嫠:孤居的妇女,在这里指寡妇。愀(qiǎo 巧)然:容色改变的样子。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明地端坐着 危坐:端坐。作甚其然也:曲调为什么会这么凄凉呢?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缪:通"缭"盘绕。郁乎苍苍:树木茂密,一片苍绿繁茂的样子。郁:茂盛的样子。舳舻(zhú lú 逐卢):战船前后相接。这里指战船。酾(shī)酒:斟酒。横槊(shuò ):横执长矛。侣鱼虾而友麋鹿: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友。侣 :以...为伴侣,这里是名词的意动用法。麋(mí):鹿的一种。扁(piān )舟:小舟。寄:寓托。蜉(fú)蝣:一种昆虫,夏秋之交生于水边,生命短暂,仅数小时。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渺沧海之一粟:渺:小。沧海:大海。此句比喻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微小。须臾(yú):少焉,韶光极短。长终:至于永久。骤:溘然。遗响:余音,指箫声。悲风:秋风。逝者如此: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此夫,不舍昼夜。'"逝:往。斯:此,指水。盈虚者如彼:指玉轮的圆缺。卒:终极。消长:增减。长:增长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语气副词。以:用。一瞬:一眨眼的工夫。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造物者:天地自然。无尽藏(zàng ):佛家语。指无穷无尽的宝藏。共食:共享。苏轼手中《赤壁赋》作“共食”,明代往后多“共适”,义同更酌:再次饮酒。肴核既尽:荤菜和果品。既:已经。纷乱:又写作“散乱”,缭乱的样子。枕藉:相互枕着垫着。既白: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文言知识
一、一词多义
1、望
七月既望(名词,农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作甚其然也(这样)
5、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久)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状语后置)
托遗响于悲风(给)
7、之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二、通假字
1、举酒属客 (“属”通“嘱”,存问,此处引申为“劝酒”) 注:{高中教材上没有标明“属”通“嘱”}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 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 盘绕,环抱)
4.杯盘纷乱 (籍,通“藉”,缭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羽觞)注:人教版中为“樽”
6.扣舷而歌之 (扣通“叩”,敲打)
三、古今异义
1、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事物的象征。
今义:仙颜的人。
2、(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超越。
今义:欺辱,欺凌。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辽阔的样子。
今义:完备不知道的样子。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今义:儿子。
5、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1.驱牛相斗比胜负的游戏。 2.相斗的牛。 3.挑逗牛与牛或牛与人相斗。
四、词类活用
1、歌:歌窈窕之章(名作动,歌咏)
2、羽:羽化而登仙(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
3、歌:扣舷而歌之(名作动,唱歌)
4、空明:击空明兮溯流光(形作名,月光下的清波)
5、舞: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
6、泣: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使……哭泣)
7、正:正襟危坐(名作动,整理,端正)
8、南、西:乌鹊南飞……西望夏口(名作状,朝南、往南;朝西,往西)
9、下:下江陵(名作动,攻陷)
10、东: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向东进军)
11、渔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①名词作动词,打渔砍柴 ②可以认为无活用,渔、樵本身就为动词)
12、侣、友: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13、.舳舻(连接)千里:(省略谓语)
14、白:不知东方之既白(形作动,天色发白,天亮)
五、分外句式
渺渺兮予怀 (主谓倒装句)
游于赤壁之下 (状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
作甚其然也? (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 (谓语省略,省略句)
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状语后置(被动句)
固一世之雄也 “也”为标志的判断句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非”为标志的判断句
(其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省略句
(其声)舞幽壑之潜蛟 省略句
赏析:
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不雅观感想熏染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响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惬意,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不雅观。全赋在布局与构造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绪、文气一向。“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留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惬意,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悠悠忽忽地离开世间,超然独立。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肚量胸襟,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此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怀,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快和客人凄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落意的肚量胸襟。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空想和统统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详细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落意和哀伤感情,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腔调凄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悲惨婉转,其悲咽低回的腔调动听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革,由欢快转入凄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三段写客的回答,表现一种悲观的人生不雅观和虚无主义思想。把人类社会同宇宙自然对立起来,又把个体的人同社会整体加以分割,那当然看不到全部历史舞台上威武雄壮剧的持续演出,也看不到人类虽然依赖自然但更有改造自然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这便是悲观厌世或悲观出世思想的认识论根源。对付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落意或生活上碰着挫折的时候,每每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惘。苏轼也是如此。客的回答,实在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思想感情的一个方面。《念奴娇》词不也说“人生如梦”么?而这样的思想感情,作为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却被苏轼结合着景物地点的特色,从历史到现实,从详细到一样平常,用诗一样平常的措辞表现出来,使读者一点也不感到任何呆板的说教意味。更为主要的是苏轼同样结合着景物、地点的特色,同样用诗一样平常的措辞,批评了客的回答,表现了苏轼当时思想感情的另一个主导方面,全文至此遂以“苏子曰”开始而进入第四段。
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地,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此,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革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不必倾慕江水、明月和天地。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不雅观和人生不雅观,他附和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困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不雅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解释。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作者正好可以徘徊其间而得意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月白风清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由于客曾表示“羡长江之无穷”,又希望“抱明月而长终”,以是苏轼还是拾取面远景物,从地面上的江水和天空里的玉轮提及:“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这一句仿佛京剧行腔中的“导板”,将引出一节精彩的唱段,而那种疑问式的语调则又表明客实在不能从江水、玉轮得出关于短暂与永恒这一哲学范畴的精确认识。关于江水,苏轼认为“逝者如此,而未尝往也”,意思是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去,作为某一段江水,确乎从这里消逝了,而作为全体江水,则始终长流不绝,因此可以说“未尝往也”。关于玉轮,苏轼认为“盈虚者如彼,而年莫消长也”,意思是玉轮有时圆满,有时缺损,但它缺了之后又规复圆,这样周而复始,究竟无所增减,因此可以说“莫消长也”。列举江水、玉轮解释去留、增减的辩证关系,作者再归纳到一样平常的认识事理:“盖将自其变者而不雅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不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便是说,变与不变,无论宇宙还是人生,都是相对的。如果从变的角度来看,岂但人生百年,顷刻即逝,便是向来认定的矢志不移,实在也是连一眨眼的工夫都未曾保持常态;而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则宇宙万物固然无穷无尽,实在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因此,对人生而言,那天地宇宙万事万物,“而又何羡乎?”自然也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古人说过“月白风清不用一钱买”,恰好相符苏轼面前的景物,“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他正可以徘徊其间而得意其乐。这,又回到了“乐”字上来。
文章写了主客对话,表达了正反两方面的不雅观点,末了以第五段作结。第五段写客被苏轼说服了,满面东风,换却愁颜。“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这次更加欢畅,不免开怀畅饮,直到“肴核既尽,杯盘散乱”。客办理了思想问题,心情惬意,无所忧虑,于是同苏轼“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跟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一枕好睡醒来了,一宿晚景过去了,一次赤壁之游结束了,一篇《赤壁赋》也随之扫尾了。而读者则在经历了一番江上月夜泛舟,听取了一场关于宇宙人生的对话之后,却还久久地沉浸在作者幽美笔调所表现的诗一样平常的意境之中。
苏轼这种宇宙不雅观和人生不雅观只能说包含有一定的合理性,由于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把稳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不能认为是科学的,由于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不雅观点,而相对主义否认衡量事物的客不雅观标准,抹煞事物与量的实际界线。同时,苏轼这种宇宙不雅观和人生不雅观固然表现了他对政治伤害的唾弃,对付所追求的空想的坚持,身处困境依然那么豁达、爽朗、乐不雅观、自傲,但也表现了他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态度每每包含着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从流连光景中寻求精神寄托。以是他在“而又何羡乎”一句之后,掉转笔锋写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非但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倾慕其“无穷”,反倒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受,从中得到乐趣。
这篇赋在艺术手腕上有如下特点:
“情、景、理”领悟。全文不论抒怀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领悟。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作者捉住风和月展开描写与议论。文章分三层来表现作者繁芜抵牾的内心天下: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景致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匆匆,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末了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不雅观的人生态度。写景、抒怀、说理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
“以文为赋”的文体形式。此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腕,冲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身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抑扬,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每每便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殊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表示了韵文的长处。
意象连贯,构造严谨。景物的连贯,不仅在构造上使全文俨然一体,博识严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革。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不雅观景况的外不雅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感情转入低沉悲观;末了仍是从面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疲塌的觉得,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抵牾生理的变革过程,终极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作者简介:详见《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
必修下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先秦〕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役夫哂之。
“求!
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
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
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役夫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役夫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由于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理解我呀!
’假如有人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不假思虑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管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大家年夜胆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有,你怎么样?”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如果让我去管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余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什么,但乐意学习做这些。宗庙敬拜的事情,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乐意穿着好礼服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曾皙,你怎么样?”
(曾皙)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和几个成年人、几个孩童到沂水里拍浮,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起唱着歌儿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许曾皙的想法呀!
”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末了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绝不谦善,以是我笑他。”
“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怎么见得周遭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吗?”
“宗庙敬拜,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相呢?”
注释:
侍:侍奉,本指侍立于尊者之旁。
侍坐:此处指执弟子之礼,侍奉老师而坐。
以吾一日长乎尔:以,由于;长,年长。
毋吾以也:吾,作“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以,动词,用。
居则曰:居,闲居,指平日在家的时候。则,就。
如或:如果有人。如:如果。或:无定代词,有人。
则:连词,那么,就。
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动词,用。
率尔:不假思虑的样子。
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
乘:兵车。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
摄乎大国之间:摄,夹。乎:于,在。
加之以师旅: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加,加在上面。师旅,军队,此特指侵略的军队。
因之以饥馑:接连下来(海内)又有饥荒。因,动词,接着。饥馑,饥荒。
比及:等到。
且:连词,并且。
方:道,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哂:微笑,这里略带讥讽。
方:见方,纵横。
如:连词,表选择,或者;
足:富余。
如:连词,表提起另一话题,作“至于”讲。
其:那。
以:把。后边省宾语“之”。
俟:等待。
能:动词,能做到。
焉:这里作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指代下文“小相”这种事情。
如:连词,或者。
会:诸侯之间的盟会。
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端:古代的一种礼服。
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愿:乐意;
相:在敬拜、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
焉:兼词,于是,在这些场合里。
鼓:弹。
瑟:古乐器。
希:同“稀”,稀疏,这里指鼓瑟的声音已靠近尾声。
舍:放下。
作:立起来,站起身。
撰:才具,才能。
伤:妨害。
乎:语气词,呢。
暮春者,春服既成:暮春:指农历三月。既:副词,已经。
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几个成人,几个孩子。五六,六七,都是虚数。
喟然:嗟叹的样子。
与:附和。
后:动词,后出
役夫何哂由也:何,为什么。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绝不谦善。以:介词。靠,用。让:礼让,谦善。
唯求则非邦也与:唯,难道。邦:国家,这是指国家大事。与,同“欤”,疑问语气词。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鼓瑟希:希通“稀”,稀疏。
莫春者:莫同“暮”,晚。
二、古今异义
1、如会同,端章甫 古:诸侯相见、诸侯共同朝见天子 今: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
2、加之以师旅 古:泛指侵略的军队 今:军队体例单位之一
三、活用征象
1、端章甫: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
2、风乎舞雩:风,名作动,吹风
3、三子者出,曾晳后:后,名作动,走在后面
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
5、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形作名
6、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动作名,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7、可使足民:足,使…富余。
四、句式
1、以吾一日长乎尔 状语后置
2、毋吾以也 宾语前置
3、不吾知也 宾语前置 即:“不知吾也
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宾语前置
5、摄乎大国之间 状语后置
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状语后置
7、异乎三子者之撰 状语后置
8、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 状语后置
9、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宾语前置
10、为国以礼 状语后置
五、重点实词
1、居则曰:居,平时,平日
2、摄乎大国之间:摄,夹、切近亲近
3、加之以师旅:加,加到……上
4、比及三年:比及,到
5、且知方也:方,道,是非准则
6、舍瑟而作:舍,放下;作,起
7、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8、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何伤,何妨
9、咏而归:咏,唱歌
10、吾与点也:与,附和
1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让,谦让
六、重点虚词
1、以
(1)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由于
(2)毋吾以也:动词,认为
(3)则何以哉:动词,做
(4)加之以师旅:介词,用
2、如
(1)如或知尔:如果
(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
(3)如其礼乐:至于
3、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亦,不过是,只不过
4、唯求则非邦也与:唯,句首语气词
5、而
(1)子路率尔而对曰:连词,表润色。
(2)舍瑟而作:连词,表顺接。
(3)非诸侯而何:连词,表并列。
七、一词多义
1、方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周遭
(2)且知方也:道,是非准则
2、尔
(1)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们
(2)子路率尔而对曰:助词,形容词词尾,表状态(……的样子)
3、如
(1)如或知尔(如果)
(2)如五六十(或者)
(3)如其礼乐(至于)
4.为
(1)由也为之(管理,管理)
(2)愿为小相焉(做)
(3)赤也为之小(替)
5.以
(1)以吾一日长乎尔(由于,介词)
(2)毋吾以也(认为,动词)
(3)则何以哉(做、为,动词)
(4)加之以师旅(用、拿,介词)
(5)以俟君子(而,连词)
6.言
(1)亦各言其志也(说、谈,动词)
(2)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话,名词)
阿房宫赋杜牧 〔唐代〕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阵势,离心离德。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景象不齐。(不知其 一作:不知乎;西东 一作:东西)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有不见者 一作:有不得见者)
嗟乎!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六国灭亡,四海统一;蜀地的山变得光秃秃了,阿房宫建造出来了。它从渭南到咸阳覆盖了三百多里地,宫殿高耸,遮天蔽日。它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贯通到咸阳。渭水、樊川浩浩荡荡的,流进了宫墙。五步一座楼,十步一个阁,走廊长而弯曲,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撅起。各自依着地形,四方向核心辐辏,又相互争雄斗势。楼阁盘结交错,弯曲回旋,如密集的蜂房,如旋转的水涡,高高地耸立着,不知道它有几千万座。长桥横卧水波上,天空没有起云,何处飞来了苍龙?复道飞跨天空中,不是雨后刚晴,怎么涌现了彩虹?房屋忽高忽低,幽深迷离,使人不能分辨东西。歌台上由于歌声响亮而充满暖意,有如春光融和;舞殿上由于舞袖飘拂而充满寒意,有如风雨悲惨。一天之中,一宫之内,景象却不相同。
六国的妃嫔侍妾、王子皇孙,离开自己的宫殿,坐着辇车来到秦国,他们早晚唱歌奏乐,成为秦国的宫人。通亮的星星晶莹闪烁,那是宫妃们打开了装扮的镜子;乌青的云朵纷纭扰扰,这是宫妃们在梳理晨妆的发髻;渭水涨起一层油腻,那是她们泼掉的脂粉水;烟霭斜斜上升,云雾横绕空际,那是宫女们燃起了椒兰在熏喷鼻香;雷霆溘然震响,这是宫车驶过去了;辘辘的车声越听越远,无影无踪,不知道它去到什么地方。她们每一片肌肤,每一种容颜,都俏丽娇媚得无以复加。宫妃们久久地站着,远远地探视,愿望着天子来临。有的宫女竟整整三十六年没能见到天子。
燕赵、韩魏国家收藏的金玉珍宝,齐国楚国挑选的珍宝,是诸侯世世代代,从他们的子民那里抢夺来的,堆叠得像山一样。一旦国破家亡,这些再也不能霸占了,都运送到阿房宫里来。宝鼎被当作铁锅,美玉被当作顽石,黄金被当作土块,珍珠被当作沙砾,丢弃得到处都是,秦人瞥见这些,也并不以为可惜。
唉,一个人的意愿,也便是千万人的意愿啊。秦皇喜好繁华奢侈,公民也顾念他们自己的家。为什么打劫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耗费起珍宝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致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女工还多;梁柱上的钉头光彩耀目,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瓦楞长短不一,比全身的丝缕还多;或直或横的栏杆,比九州的城郭还多;管弦的声音喧华,比市民的言语还多。使天下的公民,口里不敢说,心里却敢愤怒。可是失落尽民气的秦始皇的思想,一每天更加骄傲执拗。结果戍边的陈胜、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陷,楚兵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
唉!
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消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可叹呀!
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公民,就完备可以依赖公民来抵抗秦国。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公民,那么皇位就可以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天子,谁能够族灭它呢?秦人来不及哀悼自己,而后人替他们哀伤;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鉴戒吸取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
创作背景:
《阿房宫赋》写于公元825年(唐敬宗宝历元年),杜牧二十三岁。杜牧所处的时期,政治腐败,阶级抵牾非常尖锐,他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正好和他的欲望相反。唐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唐敬宗李湛,荒淫愈甚,“游戏无度,狎昵群小”,“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又“好治宫室,欲营别殿,制度甚广”。并命令度支员外郎卢贞,“修东都宫阙及道中行宫”,以备游幸(《通鉴》卷二四三)。对付这统统,杜牧是愤慨而又酸心的。他在《上心腹文章启》中明白地说:“宝积年夜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阿房宫赋》的批驳锋芒,不仅指向秦始皇和陈后主、隋炀帝等亡国之君,而紧张是指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
注释:
六王毕:六国灭亡了。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国王,即指六国。毕 ,完结,指为秦国所灭。
一:统一。
蜀山兀,阿房出:四川的山光秃了,阿房宫涌现了。兀,山高而上平。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净尽。出,涌现,意思是建成。蜀,四川。
覆压三百余里:(从渭南到咸阳)覆盖了三百多里地。这是形容宫殿楼阁接连不断,占地极广。覆压,覆盖(覆压:应该是指“层层叠叠”)。
隔离天日:遮蔽了天日。这是形容宫殿楼阁的高大。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贯通到咸阳(古咸阳在骊山西北)。走,趋向。
二川溶溶:二川,指渭水和樊川。溶溶,河水缓流的样子。
廊腰缦回:走廊长而弯曲。廊腰,连接高大建筑物的走廊,彷佛人的腰部,以是这样说。缦,萦绕。回,弯曲。
檐牙高啄:(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撅起。檐牙,屋檐突起,犹如牙齿。
各抱阵势:各随地形。这是写楼阁各随阵势的高下向背而建筑的状态。
离心离德:指宫室构造的参差错落,风雅工致。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央区攒聚。斗角,指屋角相互对峙。如今指各自用尽心机相互排挤。
盘盘焉,囷囷(qūn qūn)焉,蜂房水涡:盘旋,屈曲,像蜂房,像水涡。焉,相称于“凛然”“欣然”的“然”,意为...的样子。楼阁依山而筑,以是说像蜂房,像水涡。盘盘,盘旋的样子。囷囷,屈曲的样子,弯曲回旋的样子。
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矗立着不知它们有几千万座。矗,形容建筑物高高耸立的样子。下文“杳不知其所之也”的“杳”,用法与此相同。落,相称于“座”或者“所”。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涌现了)龙?《易经》有“云从龙”的话,以是人们认为有龙就该当有云。这是用故作疑问的话,形容长桥似龙。
复道: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因高下都有通道,叫做复道。霁:雨后天晴
冥迷:分辨不清。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意思是说,人们在台上唱歌,笙歌声响起来,彷佛充满着暖意。犹如春光那样融和。融融,和乐。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意思是说,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彷佛带来寒气,犹如风雨交加那样凄冷。
妃嫔媵嫱(feīpín yìng qiáng):统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她们各有等级(妃的等级比嫔、嫱高)。媵是陪嫁的侍女,也可成为嫔、嫱。下文的“王子皇孙”指六国王侯的女儿,孙女。
辞楼下殿,辇(niǎn)来于秦:辞别(六国的)楼阁宫殿,乘辇车来到秦国。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光如)明星闪亮,是(宫人)打开装扮的镜子。荧荧,通亮的样子。下文紧连的四句,句式相同。
涨腻:涨起了(一层)脂膏(含有胭脂、喷鼻香粉的洗脸的“脂水”)。
椒兰:两种喷鼻香料植物,点火以熏衣物。
辘辘远听:车声越听越远。辘辘,车行的声音。
杳:迢遥得踪迹全无。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任何一部分肌肤,任何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态,指姿态的美好。妍,俏丽。
缦立:久立。缦,通“慢”
幸:封建时期天子到某处,叫“幸”。妃,嫔受天子宠爱,叫“得幸”。
三十六年:秦始皇在位共三十六年。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到三十七年(前209年)去世,做了十二年天子,这里说三十六年,指其在位年数,形容阿房宫很大,有36年都没有见到天子的宫女。
收藏: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下文的“经营”也指金玉珍宝等物。“精英”,形容词作名词,佳构,也有金玉珍宝等物的意思。
剽(piāo)掠其人:从公民那里抢来。剽 ,抢劫,抢夺。人,民。唐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下文“人亦念其家”“六国各爱其人”“秦复爱六国之人”的“人”,与此相同。
倚叠:积累。
鼎铛(chēng)玉石,金块珠砾: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铛,平底的浅锅。
逦迤(lǐ yǐ):连续不断。这里有“连接着”、“到处都是”的意思。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心,心意,意愿.
奈何:怎么,为什么。
锱铢(zīzhū):古代重量名,一锱即是六铢,一铢约即是后来的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负栋之柱:承担栋梁的柱子。
磷磷:水中石头突立的样子。这里形容突出的钉头。
庾(yǔ):露天的谷仓。
九土:九州。
独夫:失落去民气而极度伶仃的统治者。这里指秦始皇。
固:执拗。
戍卒叫:指陈胜、吴广叛逆。
函谷举:刘邦于公元前206年率军先入咸阳,推翻秦朝统治,并派兵守函谷关。举,被攻占。
楚人一炬:指项羽(楚将项燕的后代)也于公元前206年入咸阳,并点火秦的宫殿,大火三月不灭。
使:假使。
递:通报,这里指王位顺着次序传下去。
万世:《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诏曰:“朕为始天子,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然而秦朝仅传二世便亡。
族:使……灭族。
不暇:来不及。
哀:哀叹。
文言知识:
一、词类活用(一)名词用作动词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涌现龙) 2、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涌现虹) 3、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像蜂房,像水涡) 4、朝歌夜弦 (唱歌,奏乐) 5、鼎铛玉石 (当做铁锅;当做石头),金块珠砾 (当做土块;当做石子) 6、楚人一炬 (点火),可怜焦土(化为焦土) 7、族秦者秦也 (灭族,杀去世一族的人)
(二)名词用作状语 1、辇来于秦 (乘坐辇车) 2、骊山北构而西折 (向北;向西) 3、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腰一样)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鼎……、把玉……、把金……、把珠……
(三)数词用作动词 1、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四) 动词作名词。1、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
(五) 动词的意动用法。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
(六)形容词作动词1、蜀山兀,阿房出(变秃了)
二、古今异义1、离心离德古:指宫室构造的参差错落,风雅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2、明星古:通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3、经营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方案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4、精英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精良人才。
5、可怜 古:可惜今:怜悯,同情。
6、隔离 古义:遮断,遮蔽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打仗。
7、直走 古义:趋向今义:行走。
8、景象 古义:文中是指感情气氛之意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候概况。
三、一词多义一:1、六王毕,四海一(统一。)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3、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旦。)4、而或长烟一空 (全都。)5、存心一也 (专一。)6、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7、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一座)8、一肌一容 (每一)9、以是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 (一样)
爱: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好)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3、不爱保重视宝肥沃之地(吝惜)
取: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攫取)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族: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2、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3、族庖月更刀(一样平常的)4、每至于族(筋骨交错的地方)
缦:1、廊腰缦回(动词,萦绕) 2、缦立远视(形容词,久长)
尽:1、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副词,达到顶点)2、奈何取之尽锱铢(动词,取尽)
使:1、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
为:1、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是)2、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
四、虚词归纳(二)文言虚词归纳 1.焉(1) 形容词词尾,相称于“然”。 盘盘焉,囷囷焉 (2) 句末语气词。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而 (1) 连词,表承接。①骊山北构而西折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③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2) 连词,表迁移转变。①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景象不齐 ②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④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3.其(1) 代词。①杳不知其所之也(指宫车) ②几世几年,摞掠其人,倚叠如山(代六国)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代秦国)
(2) 代词,自己的,作定语。①使六国各爱其人
4.于
(1) 介词,到。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2) 介词,表比较。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5.之(1) 动词,往,去。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2) 助词,的。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3) 代词。奈何取之尽锱铢(代财物)/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代秦人)
五、分外句式1、判断句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⑵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⑶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⑷朝歌夜弦,为秦宫人⑸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2、被动句⑴输来其间⑵函谷举
3、倒装句⑴宾语前置秦人不暇自哀
⑵定语后置①有不见者,三十六年②钉头磷磷③瓦缝参差④管弦呕哑
⑶介词构造后置(状语后置)①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②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③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④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⑤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⑥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4、省略句⑴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⑵剽掠其人⑶可怜焦土⑷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赏析:
《阿房宫赋》当选入《古文不雅观止》卷七,编选者指出这篇作品“为隋广(隋炀帝)、叔宝(陈后主)等人炯戒,尤有关治体”,很有见地;但由于对杜牧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态度缺少理解,还未能准确地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这篇作品的思想意义。此赋利用范例化的艺术手腕,在不长的篇幅中,将宫殿建筑之恢弘壮不雅观,后宫之丰裕娇美,宝藏之宝贵丰奢,表现得层次分明而详细形象,由此得出秦始皇之以是统治不能久远,即在于暴民取材、不施仁爱的结论,为当时最高统治者供应了深刻的教训和警示。全文除了具有震荡民气的思想力量外,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代价。
从内容构造上看,此赋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写阿房宫的雄伟壮不雅观。
开篇先用四个三字短句领起,音节紧凑,气势非凡,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这12个字,既写出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也写出了阿房宫兴建营造的非同凡响,措辞简练到不能删削分毫的程度,笔力千钧。接下来从全景到本体构筑,写阿房宫的雄伟壮不雅观。“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给人一个总体的印象。“骊山北构而西折”四句,写阿房宫是依着山势、就着水流而建筑的,仍旧突出了它利用自然、巧夺天工的派头。以下由写渭水和樊川的“流入宫墙”,自然地过渡到写阿房宫的建筑特点。个中实写了楼阁、廊檐,描述得细致入微;虚写了长桥、复道,想像得神奇瑰丽。然后用夸年夜和衬托的手腕,借写歌舞的冷暖,描述阿房宫“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景象不齐”的怪征象,陪衬出它的伟大宽广。
第二段,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戳穿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为下文的议论设伏。
先写“妃嫔”的由来,解释是“六王毕,四海一”的结果,照料篇首。作者持续用了“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等六组排比句式,写宫人装扮打扮、“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的悲惨生活。镜如明星,鬟如绿云,“弃脂”涨渭水,焚椒兰成烟雾。这些生动的描写,既表现了宫女命运的悲惨,也揭示了秦始皇生活的骄奢淫逸。“燕赵之收藏”以下,由写人的被欺辱转而写物的被践踏。在这里,原来六国珍藏的玉石金鼎,像土块、铁锅一样堆弃着,“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第三段,由描写转为议论,显示出作这篇赋文的本意。
先以“嗟乎”发出感叹,比拟人苦处理,指出“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进而质问道:“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接着,用了六组“使……多于……”的比喻句排比,尽情地戳穿了秦王朝的奢靡给公民带来的深重灾害。经由重重铺垫,笔锋一转,让“不敢言而敢怒”的“天下之人”同“日益骄固”的统治者进行较劲,结果阿房宫成了一片焦土。
第四段,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
“嗟乎!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这是说“人同此心”,但继之而来的“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却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鞭笞。以下数句尤其精彩:“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这是紧承“嗟乎”以下各句而来的。“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两句,“秦”“人”并提。接着以“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的愤慨语总括秦的纷奢给公民带来的深重灾害。然后用“使”字领起,摆出一系列罪证。秦统治者剥削、压迫公民的罪证是不胜列举的。文学创作的特点在于通过个别表现一样平常,因而在一篇作品中也用不着从各方面罗列罪证。作者写的是《阿房宫赋》,即从阿房宫着笔,就前半篇的叙写作出了逻辑的推演。持续串用准确的比喻构成的排句,形象地表现了“秦”与“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一乐一苦的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一句句喷薄而出、层层推进,到了“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已将火山即将爆发的形势通盘托出。再用“独夫之心,日益骄固”从反面一逼,便逼出“戍卒叫,函谷举”的局势,农人叛逆的熊熊烈火终于埋葬了统治者。而供统治者享乐的阿房宫也随之化为灰烬。
作者写《阿房宫赋》,其目的是给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供应历史教训,为了丰富历史教训的内容,从“六王毕,四海一”以下,一贯是既写秦又不忘六国。就章法说,以秦为主,以六国为宾;就思想意义说,以六国为秦的前车之鉴。阿房宫中的无数美人,乃是六国的“妃嫔”;阿房宫中的无数珍宝,又是六国“取掠其人”的长期积累。六国一旦灭亡,则美人“辇来于秦”,珍宝“输来其间”;那么,秦一旦蹈六国的覆辙,又将若何呢?秦不以六国为鉴,终于自食其果;那么,当时的统治者又走秦的老路,难道会有什么更好的结局吗?写到这里,真可谓“笔所未到气已吞”!
接下去,还不肯正面说破,却以无限感慨揭示出六国与秦灭亡的缘故原由:“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既指出六国与秦的以是亡,又指出倘能“各爱其人”,就不会亡。这才将笔锋转向“后人”──紧张是当时的统治者:“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行文至此,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成功地表现了他的创作意图。结句更有言尽意不尽的特点。
结尾的一段议论也是有所借鉴的。《汉书》卷七十五载京房对汉元帝说:“齐桓公、秦二世亦尝闻此君(周幽王、周厉王)而非笑之,但是,任竖刁、赵高,政治日乱,盗贼满山,何不以幽、厉卜之而觉悟乎?……夫前世之君亦皆然矣。臣恐后之视今,犹今之视前也。”《通鉴·唐纪·贞不雅观十一年》所载马周的议论也与此相类似:“盖幽、厉尝笑桀、纣矣,炀帝亦笑周、齐矣,不可使后之笑今如今之笑炀帝也。”
不丢脸出,杜牧“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议论,是和京房、马周的议论一脉相承的。后人只“笑”古人、“哀”古人,却不肯引以为鉴,硬是要蹈古人的覆辙,就只能使“后人而复哀后人”、复“笑”后人,这的确是可悲的。
从艺术手腕上,此赋利用了以下手腕。
一、想像、比喻与夸年夜
阿房宫毁于战火,其形制如何,早已无人能够说清,《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见“有关资料”霍松林的《〈阿房宫赋〉鉴赏》引文)也不很详。这给写“阿房宫”造成了困难,但却给作者留下了驰骋想像的空间。可以说,杜牧在这篇赋中艺术地再造了阿房宫。无论是对楼阁廊檐的工笔细刻,还是对长桥复道的泼墨挥洒,都是出自想像。这些奇特的想像不但不给人以造作之感,反而能带动人沿着他开辟的路径走下去,在头脑中活现当年这座宫殿的盛况。这种效果的取得,和本文利用生动的比喻、大胆的夸年夜有直接关系。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一段出于想像,既是比喻,也是夸年夜,具有很强的艺术传染力。
二、描写、铺排与议论
从整体构造来看,此赋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前面的描写是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的。但是,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取了铺排的手腕,叙事言情,极尽其致,气势夺人,令人线人一新。描写中铺排的例子,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一段;议论中铺排的例子,如结尾一段的正反陈说。这固然是赋体的传统写法,但值得称道的是杜牧没有像编类书一样堆砌相同词语,而是写得不繁缛冗杂,恰到好处。
三、骈句散行,错落有致
此赋发挥了骈文的某些长处,如铺排、对偶、押韵等,但也大量利用单句散行,增强表现力。如在用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阵势,离心离德”六个四字句后,接以“盘盘焉,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一个散行的长句。这样,句子整散结合,是非不拘,节奏光鲜,更富于表现力。
文章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派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全文利用了想像、比喻与夸年夜等手腕以及描写、铺排与议论等办法,骈散结合,错落有致。文章措辞精练,工致而不堆砌,富丽而不浮华,气势雄浑,风格豪放。
作者写《阿房宫赋》,其目的是给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供应历史教训,为了丰富历史教训的内容,从“六王毕,四海一”以下,一贯是既写秦又不忘六国。就章法说,以秦为主,以六国为宾;就思想意义说,以六国为秦的前车之鉴。阿房宫中的无数美人,乃是六国的“妃嫔”;阿房宫中的无数珍宝,又是六国“取掠其人”的长期积累。六国一旦灭亡,则美人“辇来于秦”,珍宝“输来其间”;那么,秦一旦蹈六国的覆辙,又将若何呢?秦不以六国为鉴,终于自食其果;那么,当时的统治者又走秦的老路,难道会有什么更好的结局吗?写到这里,真可谓“笔所未到气已吞”!
接下去,还不肯正面说破,却以无限感慨揭示出六国与秦灭亡的缘故原由:“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既指出六国与秦的以是亡,又指出倘能“各爱其人”,就不会亡。这才将笔锋转向“后人”──紧张是当时的统治者:“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行文至此,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成功地表现了他的创作意图。结句更有言尽意不尽的特点。
结尾的一段议论也是有所借鉴的。《汉书》卷七十五载京房对汉元帝说:“齐桓公、秦二世亦尝闻此君(周幽王、周厉王)而非笑之,但是,任竖刁、赵高,政治日乱,盗贼满山,何不以幽、厉卜之而觉悟乎?……夫前世之君亦皆然矣。臣恐后之视今,犹今之视前也。”《通鉴·唐纪·贞不雅观十一年》所载马周的议论也与此相类似:“盖幽、厉尝笑桀、纣矣,炀帝亦笑周、齐矣,不可使后之笑今如今之笑炀帝也。”
不丢脸出,杜牧“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议论,是和京房、马周的议论一脉相承的。后人只“笑”古人、“哀”古人,却不肯引以为鉴,硬是要蹈古人的覆辙,就只能使“后人而复哀后人”、复“笑”后人,这的确是可悲的。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墨客。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六国论苏洵 〔宋代〕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谓: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落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降服而得者,实在百倍;诸侯之所亡,与败北而亡者,实在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嫡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但是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败北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弗成,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创作背景:
《六国论》选自《嘉佑集》卷三。这是苏洵所写的《权书》中的一篇,《权书》共10篇,都是史论的性子。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纯挚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宜,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纳妥协偷安的外交政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由于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地皮来贿赂秦国。拿地皮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缘故原由。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由于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由于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缘故原由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落掉了强有力的外助,不能独自保全。以是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役攫取地皮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得到邑镇,大的就得到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地皮与降服别国所得到的地皮,(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损失的地皮与败北所损失的地皮比较,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役。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地皮。子孙对那些地皮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本日割掉五座城,来日诰日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来日诰日起床一看四周边疆,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地皮有限,霸道的秦国的希望永久不会知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陵犯得就越急迫。以是用不着战役,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便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地皮侍奉秦国,就彷佛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精确。
齐国未曾贿赂秦国,(可是)终极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由于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便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叮嘱消磨荆轲刺杀秦王为难刁难付秦国的计谋,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去世,(赵首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伶仃危急,败北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首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寄托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比较较,大概还不随意马虎衡量(出高低来)呢。
唉!
(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地皮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同心协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逐日每月割让地皮,以至于走向灭亡。管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首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降服它的上风。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注释:
1.兵:兵器
2.善:好。
3.弊在赂秦: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赂,贿赂。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4.或谓:有人说。这是设问。下句的“曰”是对该设问的回答。
5.率:都,皆。
6.盖:承接上文,表示缘故原由,有“由于”的意思。
7.完:保全。
8.攻取:用攻战(的办法)而攫取。
9.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
10.实在:它的实际数目。
11.所大欲:所最想要的(东西),大,最。
12厥先祖父:泛指他们的先人祖辈,指列国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对去世的长者的敬称。祖父,祖辈与父辈.
13.暴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和下文的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创业的艰巨。
14.视:对待
15.举以予人:拿它(地皮)来送给别人。实际是举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地皮。
16.但是:既然这样,那么。
17.厌:同“餍”,知足。
18.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诸侯)送给秦的地皮越多,(秦国)侵略诸侯也越急。奉:奉送。弥、愈:都是“更加”的意思。繁:多。
19.判:决定。
20.至于:以至于。
21.颠覆:灭亡。
22.理固宜然:(按照)道理本来就该当这样。
23.事:侍奉。“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
24.此言得之:这话对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说的道理。
25.终:末了。
26.继:随着。
27.迁灭:灭亡。古代灭人国家,同时迁其国宝、重器,故说“迁灭”。
28.与嬴:亲附秦国。与,亲附。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国。
29.既:已经。
30.免:幸免。
31.始有远略:起初有长远的打算。
32.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33.斯:这
34.始:才
35.速:招致。
36.再:两次。
37.连却之:使...退却(动词的使动用法)
38.洎:及,等到。
39.以:由于。谗:小人的坏话。
40.邯郸为郡:秦灭赵之后,把赵国改为秦国的邯郸郡。邯郸,赵国的都城。
4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革,改变,撤除。殆,险些,将要。
42.智力:智谋和力量(国力)。
43.向使:以前如果。
44.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理数。皆指命运。
45.当:同“倘”,如果。
46.易量:随意马虎判断。
47.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48.礼:礼待。名作动。
49.食之不得下咽也:指寝食不安,内心惶恐。下:向下,名作动。咽:吞咽。
50.势:上风。
51.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劫,胁迫,挟制。
5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作状。月,每月,名作状。以,而。
5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管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胁迫啊!
54.势弱于秦。于:比。
55.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以:可以凭借。
56.苟以天下之大:苟,如果。以,凭着。
57.下:降落身份。
58.从:跟随。
59.故事:往事,先例。
文言知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暴霜露(暴:通“曝”,曝露)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当:通“倘”,倘若)
(3)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知足)
2.古今异义
(1)与降服而得者,(实在)百倍
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 ;今义:实际上
(2)思厥先(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引出结果。以至于。 今义:连词,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4)可谓(智力)孤危
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
(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先例,往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
(6)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两次 。今义:又,又一次
(7)(然后)得一夕安寝
古义:这样往后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8)刺客(弗成)
古义:不去行刺。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
(9)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古:咽下咽喉 ;今:吞咽
(10)始(速)祸焉
古义:招致。今义:速率
3.词类活用
(1) 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 (日: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理:按理来说)
并力西向(西,向西。)
(2) 名词作动词。
义不赂秦 (义:坚持正义)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礼待)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吞下)
以地事秦 (事:侍奉)
(3) 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 (完: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终:坚持到终极)
始速祸焉 (速:招致)
(4)动词的使动用法:
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译为打退 )
4.一词多义
(1)兵
非兵不利 (名词,兵器、武器)
而秦兵又至矣 (名词,军队)
斯用兵之效也 (名词,武力)
(2)事
以地事秦 (动词,侍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名词,事情)
(2)犹
犹抱薪救火 (动词,像,好象)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副词,仍旧,还)
(4)终
终继五国迁灭 (副词,终于)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动词,坚持到终极)
(5)始
始有远略 (名词,起初)
始速祸焉 (副词,才)
(6)向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副词,假使,如果)
并力西向 (动词,朝着,对着)
(7)得
较秦之所得 (动词,得到)
此言得之 (动词,适宜,得当)
(8)势
有如此之势 (上风)
其势弱于秦 (势力)
(9)亡
诸侯之所亡,与败北而亡者 (失落去地皮)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灭亡)
二、文言虚词
1.而
(1) 连词,表承接。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赂秦而力亏/败北而亡
(2) 连词,表润色。
较秦之所得与降服而得者
(3) 连词,表迁移转变。
而秦兵又至矣/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4) 连词,表并列。
二败而三胜
2.之
(1) 构造助词,的。
破灭之道也/较秦之所得/诸侯之所亡
(2) 定语后置的标志。
苟以天下之大
(3) 代词。
子孙视之不甚惜(指地皮)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代词,前一个代“秦”,后一个代“贿赂的诸侯”)
此言得之(指上文说的道理)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前一个代指“秦”;后一个助词,的)
实在亦百倍(指得到的地皮)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指赵国)
其势弱于秦(指六国)
6.则
(1) 连词,就。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 连词,那么。 则秦国之所大欲
7.与
(1) 动词。亲附、亲近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2) 介词,跟,同,表比较的工具。 与降服而得者
(3) 连词,和,同,表并列。 六国与秦皆诸侯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用“也”表判断)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用“也”表判断)
2.省略句
(1)举(之)以(之)予人(省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
(2)(子孙)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省主语“子孙”)
(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秦)郡(省定语“秦”,秦国的)
3.变式句
(1)其势弱于秦(于秦弱,介宾后置)
(2)赵尝五战于秦(于秦五战,介宾后置)
(3)苟以天下之大(大天下,定语后置)
4.被动句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所,表被动)
四、针言
如弃草芥:芥,小草。就像扔掉一根小草那样。形容绝不在意。
抱薪救火:薪:柴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的方法去肃清灾害,结果使灾害反而扩大。
赏析: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比拟剖析,突出强调了“士”的浸染。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缘故原由。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缘故原由是不能联络同等,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苏洵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评论辩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赶过其二子的地方。从历史情形看,六国灭亡的缘故原由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落败,紧张是政治上守旧,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欲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一定趋势。苏洵对此并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认这一点:“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图是点明赂秦是六国灭亡的缘故原由,以此警告宋朝统治者,不要用贿赂的方法对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明代何仲默说过:“老泉论六国赂秦,实在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管唐朝藩镇盘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纳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陲。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落败。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阳),威胁汴京开封。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到了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辽再次威逼,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第二年(1043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公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苏洵对此咬牙切齿,他借古喻今,纵横恣肆,痛陈利弊,对当权者进行规劝,希望其转变方式,增强国力,与敌斗争。苏洵的议论虽不无可商榷处,但总的立论是精确的,并且不幸为苏洵所言中:就在苏洵去世后六十年,终于发生了“靖康之变”(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国的覆辙,为后起的金所灭,徽、钦二帝被俘,客去世异国他乡。
《六国论》撤除在立论上具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措辞的生动性上也堪称典范。第一段的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作者开篇亮出不雅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刀切斧砍,使读者一眼就捉住了论者的中央。然后,作者阐明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就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再后,作者设问:“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落强援,不能独完。”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末了一句总结全段:“故曰弊在赂秦也。”这一段起到了“纲”的浸染,后面的二、三两段实际上是环绕第一段展开的。
本文的措辞生动有力。议论性的句子简捷有力,阐述性的句子生动动听。比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嫡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些阐述措辞本身带有主不雅观感情,还有描述的特点。作者还利用引用、比拟、比喻等手腕,使措辞灵巧多样,增强了表达效果。本文的句式也整饬有度,特殊是四字句占了一定比例,读起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富有节奏感。文章史实论据范例、充分,剖析、比拟、比喻等论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句式多变,感情激切,富有传染力。本文虽是史论,但作者本意不在于论证六国灭亡的缘故原由,而在于引出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王朝放弃妥协偷安的政策,当心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的确如此,苏洵此文,奔驰高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江河决口。他见识深远,眼力锐利,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众人。无怪乎本文近千年来盛传不衰!
作者简介: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隐士)。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浑,有《嘉祐集》传世。
《论语》十二章1、子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2、子日:“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3、子日:“朝闻道,夕去世可矣。”(《里仁》)
4、子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5、子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6、子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7、曾子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去世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8、子日:“譬如为山,未成一差,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9、子日:"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10、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叨教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1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2、子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不雅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译文:
(1)孔子说:“君子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事情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靠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2)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
(3)孔子说:“清晨能够得知真理,纵然当晚去世去,也没有遗憾。”
(4)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5)孔子说:“瞥见贤人就该当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6)孔子说:“朴实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朴实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朴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7)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刚毅,由于他肩负的任务重大而路程迢遥。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难道不是重大吗?到去世方才停滞下来,难道不是迢遥吗?”
(8)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平整地皮,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连续,还是要自己去干的。”
(9)孔子说:“聪慧的人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闷,年夜胆的人不畏惧。” (10)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便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施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颜渊说:“叨教实施仁德的详细路子。”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11)子贡问道:“有一个可以终生奉行的字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
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12)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引发心志,可以提高不雅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不雅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个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知者不惑,通“智”,聪慧
(二)古今异义 小子,何莫学夫《诗》? 老师对学生的称呼、表示歧视的称呼。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三)词类活用
1、朝闻道,夕去世可矣。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贤,形容词作名词,贤良的人;内,名语作状语,在心里。
(四)分外句式
1、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固定句式,“如……何”)
2、敏于事而慎于言(介宾短语后置)
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介宾短语后置)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介宾短语后置)
5、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介宾短语后置)
6、止,吾止也(判断句)
7、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定语后置)
8、仁以为己任(宾语前置)
赏析:
(1)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为学要修身养性,安贫乐道,要长于抵制物欲,不断向有道之人学习,干事要勤奋,要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空想和真理上。本章议论“什么是好学”,四句话,前两个方面说不要做什么,后两个方面说要做什么,做到这四点便是好学。凸显了古人以完善道德品质为基点的教诲思想。
(2)孔子讲了仁与礼、乐的关系,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这里即是说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礼乐的。
(3)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捐躯精神。真理,是每个仁人志士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4)阐明了孔子关于君子与小人不同的义利不雅观。小人追求个人利益,而君子亦会追求个人利益,但会先考虑所得是否合于道义,以义为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5)自我反省是道德教化的一种方法,常常反省自己,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理性地看待自己,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陷,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解释在一个人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学问,提高道德教化的过程中,自省的主要浸染。
(6)它高度概括了文与质的合理互补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只有文、质双修,才能成为合格的君子。
(7)曾子认为读书人该当具备刚毅的品质,由于只有具备了这种品质才可以接管重任,才可以不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空想的欲望。
(8)孔子利用“堆土成山”与“填土平地”这两比喻,解释了功亏一篑与始终如一的深刻道理。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为人处世,都应自觉志愿地坚持下去。如若半途而废,只会半途而废,留下终生遗憾。
(9)孔子认为,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教化,智、仁、勇缺一不可,它们是君子的基本品质。有聪慧的人能将道理看得明白透彻,以是不会迷惑。仁者存公心,去私欲,安分守己,不患得患失落,以是不忧虑。有勇气的人不畏惧困难,见义勇为,以是不惧。
(10)孔子阐述了对“仁”的内涵的理解及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仁”。“仁”的关键是克己复礼,详细是要“视、听、言、动”都符合礼。
(11)孔子认为推己及人的恕道是可以终生奉行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也是思想风致教化,强调“修己”。
(12)孔子重视《诗经》的教养浸染。在《论语》中,孔子不仅多次引用《诗经》来解释自己的不雅观点,还多次强调《诗经》在为人处世上的主要浸染,教诲弟子要学《诗》。在这里,孔子再次向弟子提出学《诗》的主要意义。学《诗》至少有上面所列举的六种好处,因而孔子特殊强调要好好学习。
学习该文,要深入理解孔子的思想主见。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1.孔子主见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餮等仪式,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学而》彷佛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晋国铸了刑鼎,他尖锐地反对,说:“晋其亡乎,失落其度矣。”
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掩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左传·哀公十一年》:“季氏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私于冉有日:‘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个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敷。且子季孙若欲行尔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妨焉’。”
3.孔子主见掩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跏不中则 民无所措伯仲。”《论语·子路》
4.孔子主见克己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己复礼”的详细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在伦 理思想方面,孔子主见仁。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度统治阶级内部的抵牾。他的“仁”一样平常不包括劳动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靠近原意的。忠恕之道,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在教诲上,孔子主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7.在风致方面,他主见“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8.在哲学上,孔子主见定命不雅观。孔子主见定命,一次,他受到匡人的围困,他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去世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说:“天何言哉?四季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天”是宇宙万物无言的主宰者。孔子认为他自己便是秉承定命而说话干事的。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定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他把规复周礼看做是自己的历史义务,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
大学之道:礼记 〔两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风致,学习和运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武断;志向武断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使内心安定;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考精密;思考精密才能够处事合宜。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闭幕。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靠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活着界弘扬光明正大风致的人,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教化自身的品性;要想教化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诚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诚挚,先要使自己拔除不好的思想;认识最真的本心。
通过推究事物的事理,而彰显著德,认识本心,表里如一。意念才能诚挚;意念诚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教化品性;品性教化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管理好国家;管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一律都要以教化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管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 能的。
注释:
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付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根本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第二种含义同样也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不雅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高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 也便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便是光明正大的风致。
亲民:《管子·形势解》:“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王阳明曾与弟子徐爱辨亲民和新民,认为“宜从旧本作‘亲民’”,列在《传习录》首章,“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亲民”的目的紧张是在于“齐家”,齐家即亲民也。“亲民”二字与上面“明明德”结合,即弘扬光明的风致要学习和运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大人的学问即从生活中而来。
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得:处事合宜。
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茂盛发达。
修其身:教化自身的品性。
致其知:彰显著德本心,诚明同等。
格物:推究事物的事理。
庶人:指平民百姓。
壹是:一概,一律。本:根本。
末:相对付“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
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文言知识
一、古今异义1、大学之道古义: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今义:履行高档教诲的学校
二、词类活用1、在明明德(形作动,弘扬)2、先齐其家(使动,使……整洁)
三、一词多义明:(1)在明明德(动词,彰明)(2)在明明德(形容词,美好的)
道:(1)则近道矣(名词,规律、道理)(2)不敷为外人性也(动词,说)(3)道芷阳间行(动词,取道)(4)会天算夜雨,道不通(名词,道路)
修:(1)先修其身(动词,教化)(2)修守战之具(动词,修理、整治)(3)邹忌修八尺有余(名词,长,这里指身高)
四、状语后置1、在止于至善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赏析:
“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风致,学习和运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武断;志向武断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考精密;思考精密才能够有所收成。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闭幕。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靠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活着界弘扬光明正大风致的人,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教化自身的品性;要想教化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诚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诚挚,先要使自己拔除不好的思想;认识最真的本心。
通过伏灭拔除内心不好的私欲、物欲,而彰显著德,认识本心,表里如一。意念才能诚挚;意念诚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教化品性;品性教化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管理好国家;管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大家都要以教化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管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老子》四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弗成,自见(通“现”)者不明,自是(意动用法,以为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伐”“矜”同义,夸耀)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人)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落其所者久,去世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做)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落之。因此贤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落。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因此贤人欲不欲,不贵(意动用法,以……为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译文:
三十根辐穿在车头,中间必须留出空处,才能装上车轴,使车轮有迁徙改变的浸染。踩打泥土做陶器,器皿中间.必须留出空处,器皿才能发挥盛放物品的浸染。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房屋才能有居住的浸染。以是,“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浸染。(第十一章)
踮起脚跟用脚尖站立,是站不牢的。脚步跨得太大,是走不了太远的。自逞己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反而建立不了功绩。自高自大的,反而不可能长久。能从“道”的角度衡量,以上这些浮躁炫耀的行为,可以说都是剩饭赘瘤,引人厌恶。以是懂得道的规律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第二十四章)
能够理解、认识别人的是聪慧的,能够理解、认识自己的才是高明的。能够降服别人的人是有力的,能够战胜自身弱点的人才是刚强的。知道知足的人是富有的,努力不懈的人是有志气的。始终不离根基的人就能够长久,肉体去世了但精神永存的人才是龟龄的。(第三十三章)
局势安定时随意马虎保持和掩护,事变没有涌现迹象时随意马虎图谋,事物薄弱时随意马虎消解,事物细微时随意马虎散失落。干工作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管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成长于眇小的抽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落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危害。因此贤人无所作为以是也不会招致失落败,无所执着以是也不遭受危害。人们干工作,总是在快要成功时失落败,以是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因此,有道的贤人追求人所不追求的,不奇异难以得到的货色;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常常犯的差错。这样遵照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会妄加干预。(第六十四章)
注释:
①选自《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版)。老子(生卒年不详),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春秋期间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相传孔子曾向他问礼。《老子》又称《道德经》,传世本共八十一章。其书是否为老子所著,历来有争议,一样平常认为书中所述基本反响了他的思想。
②毂(gǔ):车轮的中央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审察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③当其无,有车之用:意思是,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的“无”。无,指车毂的中空处。
④埏(shān)埴(zhí):和泥(制作陶器)。埏,揉和。埴,黏土。
⑤户牖(yǒu):门窗。
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是,“有”(车子、器皿、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浸染。
⑦企者不立: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
⑧跨者弗成: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
⑨自见(xiàn)者不明:自我显露的不能显著。
⑩自是者不彰:自以为是的不能彰显。
自伐:和下文的“自矜”都是自我夸耀的意思。
长:长久。一说读zhǎng,意思是得到敬仰。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用道的不雅观点来看,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行,同“形”。
处:为,做。
强(qiǎng)行者有志:勤奋而行的人故意志。
不失落其所者久:不损失立身之基的人能够长久。
去世而不亡者寿:去世而不朽的人便是龟龄。意思是,有道之人身死而道长存,这便是寿。
其安易持: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随意马虎持守。
其未兆易谋: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随意马虎办理。
其脆易泮:事物薄弱的时候随意马虎分离。泮,同“判”,分离。
其微易散:事物细微的时候随意马虎散失落。
为之于未有:在事情未发生时就做。
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
累(léi)土:一筐土。累,同“蔂”,土筐。
为者败之:动手去做的就会坏事。
执者失落之:有所把持的就会失落去。
无为:指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
几(jī):靠近。
欲不欲:想望人所不想望的。
学不学:学习人所不学习的。
复众人之所过:补救众人所犯的差错。复,填补、补救。
屈原列传(背诵第三段)
司马迁 〔两汉〕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来宾,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陷害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闷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去世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发兵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眜。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
”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去世于秦而归葬。
宗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去世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干瘪,形销骨立。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全球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因此见放。”渔父曰:“夫贤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全球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去世。
屈原既去世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馀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读《鵩鸟赋》,同去世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落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做楚怀王的左徒。(他)知识广博,影象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善于外交辞令。对内,同楚王谋划商榷国家大事,颁发号令;对外,接待来宾,应酬答对各国诸侯。楚王很信赖他。
上官大夫和他职位相等,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妒忌屈原的贤良。楚怀王派屈原制订国家的法令,屈原编写的草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瞥见了,就想把草稿强取为己有,屈原不赞许。上官大夫就谗毁他说:“君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人不知道的,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制订法令了’。”楚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
屈原酸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邪恶的小人危害公道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以是忧闷寻思,就创作了《离骚》。“离骚”,便是遭遇忧闷的意思。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回顾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声援),以是劳累疲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病痛和内心悲哀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屈原光亮磊落行为正派,竭效忠心用尽聪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离间,可以说处境很困难。诚信而被疑惑,效忠却被诋毁,能没有怫郁吗?屈原作《离骚》,是从怫郁引起的。《诗经》中的国风,描写爱情而不淫荡,小雅有怨刺之言,但不直切愤怒。屈原的《离骚》诗,则两者之美兼而有之。(他)远古提到帝喾,近古提到齐桓公,中古提到商汤、周武王,利用古代帝王这些事用来讽刺当世社会。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他的文章简约,措辞蕴藉,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正派。就其笔墨来看,不过是平凡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虽是肯前事物,但是表达意思很深远。他的志趣高洁,以是作品中多用美人芳草作比喻;他的行为正派,以是至去世不容于世。他自动地阔别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腌臜环境,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熏染尘世的污垢,出于污泥而不染,依旧保持高洁的风致,推究这种志行,纵然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屈原已被罢免。后来秦国准备攻打齐国,齐国和楚国结成合纵同盟相互敦睦。秦惠王对此担忧。就派张仪假装分开秦国,用厚礼和信物呈献给楚王,对怀王说:“秦国非常痛恨齐国,齐国与楚国却合纵相亲,如果楚国确实能和齐国绝交,秦国乐意献上商、於之间的六百里地皮。”楚怀王起了贪心,信赖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然后派青鸟使到秦国接管地皮。张仪抵赖说:“我和楚王约定的只是六里,没有听说过六百里。”楚国青鸟使愤怒地离开秦国,回去报告怀王。怀王发怒,大规模出动军队去讨伐秦国。秦国发兵反击,在丹水和淅水一带大破楚军,杀了八万人,俘虏了楚国的大将屈匄,于是攫取了楚国的汉中一带。怀王又发动全国的兵力,深入秦地攻打秦国,征战于蓝田。魏国听到这一情形,打击楚国一贯打到邓地。楚军恐怖,从秦国撤退。齐国终于由于挟恨楚国,不来援救,楚国处境极度困窘。第二年,秦国割汉中之地与楚国议和。楚王说:“我不愿得到地皮,只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仪听说后,就说:“用一个张仪来抵当汉中地方,我要求到楚国去。”到了楚国,他又用丰硕的礼品贿赂当权的大臣靳尚,通过他在怀王宠姬郑袖面前编造了一套谎话。怀王竟然听信郑袖,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不在朝中任职,出使在齐国,回来后,劝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很后悔,派人追张仪,已经来不及了。
后来,各国诸侯联合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了楚国将领唐昧。这时秦昭王与楚国通婚,哀求和怀王会面。怀王想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信赖,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说:“怎么可以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
”怀王终于前往。一进入武关,秦国的伏兵就截断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怀王,强求割让地皮。怀王很愤怒,不听秦国的威逼。他逃往赵国,赵国不肯收受接管。只好又到秦国,末了去世在秦国,尸体运回楚国安葬。
怀王的宗子顷襄王登基,任用他的弟弟子兰为令尹。楚国人都抱怨子兰,由于他劝怀王入秦而终极未能回来。屈原也为此怨恨子兰,虽然流放在外,仍旧眷恋着楚国,心里牵挂着怀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他希望国君总有一天觉醒,世俗总有一天改变。屈原关怀君王,想振兴国家改变楚国的形势,一篇作品中,都再三表现出来这种想法。然而终于无可奈何,以是不能够返回朝廷。由此可以看出怀王始终没有觉悟啊。
国君无论愚蠢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做事,选拔贤才来赞助自己的。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而圣明君主管理好国家的多少世代也没有涌现,这是由于所谓忠臣并不忠,所谓贤臣并不贤。怀王由于不明白忠臣的职分,以是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赖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军队被挫败,地皮被减少,失落去了六个郡,自己也被扣留去世在秦国,为天下人所讥笑。这是不理解人的祸害。《易经》说:“井淘干净了,还没有人喝井里的水,使我心里难过,由于井水是供人汲取饮用的。君王贤明,天下人都能得福。”君王不贤明,难道还谈得上福吗!
令尹子兰得知屈原怨恨他,非常愤怒,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发怒,就流放了屈原。
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壁走,一壁吟咏着。神色干瘪,形体面貌像枯去世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渔父瞥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全体天下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明净;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复苏。因此被流放。”渔父说:“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革。全体天下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样平常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流放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分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明净的身躯,遭受外物的污染呢?宁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遭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去世。
屈原去世了往后,楚国(还)有宋玉、唐勒、景差一些人,都爱好文学,由于善于写赋受到人们夸奖;然而都效法屈原的委婉文辞,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从这往后,楚国一天比一天缩小,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所灭亡.自从屈原自沉汨罗江后一百多年,汉代有个贾谊,担当长沙王的太傅。途经湘水时,写了文章来凭吊屈原。
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他的志向不能实现而悲哀。到长沙,经由屈原自沉的地方,未尝不流下眼泪,追怀他的为人。看到贾谊凭吊他的文章,文中又责怪屈原如果凭他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会容纳,却自己选择了这样的道路!
读了《服鸟赋》,把生和去世等同看待,认为被贬和任用是不主要的,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落什么了。
注释:
楚之同姓:楚王族本姓芈(mǐ米),楚武王熊通的儿子瑕封于屈,他的后代遂以屈为姓,瑕是屈原的先人。楚国王族的同姓。屈、 景、昭氏都是楚国的王族同姓。
楚怀王:楚威王的儿子,名熊槐,公元前328年至前299年在位。左徒:楚国官名,职位仅次于令尹。
博闻强志:见识广博,影象力强。志,同“记”
明于治乱:通达国家治乱的道理
娴于辞令:善于讲话。娴,熟习。辞令,指外交方面应酬交际的措辞。
上官大夫:楚大夫。上官,复姓。
宪令:国家的主要法令。
属(zhǔ):写作。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自叙平生的长篇抒怀诗。关于诗题,后人有二说。一释“离”为“罹”的通假字,离骚便是遭受忧患。二是释“离”为离去,离骚便是离去的忧闷。
反本:追思根本。反,通“返”。
惨怛(dá):忧伤。
盖:表推测性判断,大概。
帝喾(kù):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名。相传是黄帝的曾孙,号高辛氏。
齐桓:即齐桓公,名小白,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在位。汤:商朝的开国君主。武:指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王朝。
条贯:条理,道理。“见”同“现”。
指:同“旨”。迩(ěr):近。“见”同“现”。
称物芳:指《离骚》中多用兰、桂、蕙、芷等喷鼻香花芳草作比喻。
疏:离开。濯淖(zhuó nào):污浊。
蝉蜕(tuì):这里是摆脱的意思。获:玷污。滋:通“兹”,黑。
皭(jiào)然:洁白的样子。
泥:动词,染黑。滓(zǐ子):污黑。
绌(chù):通“黜”,废,罢免。指屈原被免去左徒的职位。
从(zòng):同“纵”。从亲,合纵相亲。当时楚、齐等六国联合抗秦,称为合纵,楚怀王曾为纵长。惠王:秦惠王,公元前337年至311年在位。
张仪:魏人,主见“连横”,游说六国事奉秦国,为秦惠王所重。详:通“佯”。委:呈献。质:通“贽”,信物。
商、於(wū):秦地名。商,在今陕西商州市东南。於,在今河南内乡东。
丹、淅(xī):二水名。丹水发源于陕西商州市西北,东南流入河南。淅水,发源于南卢氏县,南流而入丹水。屈匄:(gài):楚大将军。汉中:今湖北西北部、陕西东南部一带。
蓝田:秦县名,在今陕西蓝田西。
邓:春秋时蔡地,后属楚,在今河南邓州市一带。
明年:指楚怀王十八年(公元前311年)。
靳尚:楚大夫。一说即上文的上官大夫。
顾反:回来。反,通“返”。
唐昧:楚将。楚怀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01年),秦、齐、韩、魏攻楚,杀唐昧。
秦昭王:秦惠王之子,公元前306年至前251年在位。
武关:秦国的南关,在今陕西省商州市东。
内:同“纳”。
顷襄王:名熊横,公元前298年至前262年在位。令尹:楚国的最高行政主座。
虽放流:以下关于屈原流放的记叙,韶光上有抵牾,文意也不连贯,可能有脱误。
世:三十年为一世。
《易》:即《周易》,又称《易经》。这里引用的是《易经·井卦》的爻辞。渫(xiè谢):淘去泥污。这里以淘干净的水比喻贤人。
被:通“披”。散发,指头发散乱,不梳不束。
三闾大夫:楚国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官。
哺(bū埠):吃,食。糟:酒渣。啜(chuò辍):喝。醨(lí离):薄酒。
瑾、瑜:都是美玉。为: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察察:洁白的样子。汶(mén门)汶:浑浊的样子。
皓(hào)皓:莹洁的样子。温蠖(huò获):尘滓重积的样子。
《怀沙》:在今本《楚辞》中,是《九章》的一篇。令人多以为系屈原怀念长沙的诗。
汨(mì密)罗:江名,在湖南东北部,流经汨罗县入洞庭湖。
宋玉:相传为楚顷襄王时人,屈原的弟子,有《九辩》等作品传世。唐勒、景差:约与宋玉同时,都是当时的词赋家。
“数十年”句:公元前223年秦灭楚。
贾生:即贾谊(公元前200年前168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政论家、文学家。长沙王:指吴差,汉朝开国元勋吴芮的玄孙。太傅:君王的赞助官员。
湘水:在今湖南省境内,流入洞庭湖。书:指贾谊所写的《吊屈原赋》。
太史公:司马迁自称。
《天问》、《招魂》、《哀郢》:都是屈原的作品。《招魂》一说为宋玉所作。《哀郢》是《九章》中的一篇。
《鵩鸟赋》:贾谊所作。去:指贬官流放。就:指在朝任职。
如:去、到。
稚子:小儿子。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人穷则反本。(反,通“返”,返回。)
犹离忧也。(离,通“罹”,遭遇。)
靡不毕见。(见,用“现”,涌现。)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通“旨”,意旨,旨趣。)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 ,通“浊”,污浊。)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泥,通“涅”,染黑。)
屈平既绌。(绌,通“黜”,被罢黜。)
齐与楚从亲。(从,通“纵”,合纵。)
厚币委质事楚(质,通“贽”,见面礼。)
顾反。(反,通“返”,返回。)
赵不内。(内,通“纳”,收受接管,收纳。)
被发行吟泽畔。(被,通“披”,披散。)
二、文言实词
属
屈平属草稿未定动词,zhǔ,连缀,引申为写作。
亡国破家相随属动词,zhǔ,连接。
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动词。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动词,从属,属于。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动词,掌管。
有宁越……之属为之谋名词,类,这些人。
吾属今为之虏也名词,用在人称后面,表复数。吾属,我们。
神色与苏、黄不属动词,类似。
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人。
伐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动词,耀,自夸。
其后秦欲伐齐动词,讨伐,进攻。
口诛笔伐动词,声讨。
伐薪烧炭南山中动词,砍伐。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动词,降服,打败。
此五霸之伐也名词,功业。
疏
王怒而疏屈平动词,疏远。
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形容词,稀疏。
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动词,陈述,旧读 shù。
论蓄积疏名词,奏章,古代大臣向君主上书言事的文体,旧读 shù。
十三经注疏名词,表明的一种,为“注”作注的笔墨,旧读 shù。
离
“离骚”者,犹离忧也后“离”为动词,通“罹”,遭受。又如《叔向贺贫》:“而离桓之罪。”
约从离衡动词,离散,分离。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动词,背离。
多情自古伤离去动词,分离,离去。
本
父母者,人之本也名词,根本。
本末倒置 名词,本义:草木的根。
今背本而趋末名词,根本的、根本的东西或方面,此指农业。
此之谓失落其本心形容词,本来的。
本在冀州之南副词,本来。
已后文籍皆为板本名词,稿本,版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名词,稿本、底本。
用芽者自从本说代词,这、此。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大略单纯量词,册。
臣本布衣副词,本来 (是) ,原来 (是)。一说,动词,出身于。
抑本其成败之迹动词,推究,稽核。
志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名词,志向,心意。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名词,意愿。
博闻强志动词,通“记”。一说,名词,影象力。
其志洁,其行廉名词,志趣。
聊斋志异动词,记述。
项脊轩志名词,表一种记事的文体。
指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名词,通“旨”,意旨,旨趣。
指如削葱根名词,手指。
璧有瑕,请指示王动词,指出。
近者奉辞讨伐,旌麾南指动词,指向。
哙遂入……头发上指动词,直立,竖起。
指通豫南副词,一贯,直接。
闻
博闻强志名词,学识,见闻。
忽闻门外虫鸣动词,听见。
初闻涕泪满衣裳 (cháng)动词,听说。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取。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动词,懂得,明白。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名词,声誉,声名。
无何,宰以卓异闻动词,有名。
留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动词,扣留。
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动词,勾留。
师长西席可留神矣动词,把稳,关心。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动词,保存,遗存。
迁
顷襄王怒而迁之动词,流放,流放。
公车特色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动词,调动官职,此指升迁。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动词,调动官职。左迁:贬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动词,变迁,变更。
战、守、迁皆不及施动词,迁移,迁都。
父
渔父见而问之曰名词,fǔ,古代对老年男子尊称。
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名词,通“甫”,音fǔ,古代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名字后面。
项伯者,项羽仲父也名词, (叔) 父,父辈人。
弹
新沐者必弹冠动词,用手指轻轻弹击。
莫辞更坐弹一曲动词,弹奏。
而设法备贮弹药,则可也名词,弓弹、炮弹、炸弹的总称。
害
争宠而心害其能动词,妒忌。
邪曲之害公也动词使动用法,危害。
但欲求去世,不复顾短长名词,祸害。
三、词类活用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词活用作名词,听觉,听力,亦指人的聪明聪慧和判断力。
陷害之蔽明也:动词活用作名词,中伤别人的小人。
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邪恶小人。
方正之不容也: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方正之人。
明道德之广崇: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阐明。
蝉蜕于浊秽:蝉:名词作状语,像蝉那样……。浊秽: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污浊环境。
厚币委质事楚:名词作状语,用厚币………
泥而不滓:名词活用作动词,niè,生活在污泥里。
其后楚日以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亡国破家相随属: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使……破败。
时秦昭王与楚婚:名词活用作动词,结为婚姻。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名词作状语,在朝内,在国外。
身客去世于秦:名词作状语,象客那样。一说,以客的身份。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说短处,诋毁。
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动词使动用法,使……兴。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忠实之士,贤良之人。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词活用作动词,效法,模拟。一说为意动用法,以……为先人。
四、偏义复合词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偏在“治”,一说“乱”反训作“治”,“治乱”连文同义)
五、古今异义
以为“非我莫能为”也:古今同义:认为。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第二年。今义:来年。
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敲诈的辞吐。今义:无理狡辩,动词。
奈何绝秦欢:古义:怎么,为什么。今义:对付,处置,如“你奈何不了他”“无可奈 何”。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古义:返回 (楚国) 规复 (国家)。一说,反,覆转。今义:一遍又一遍;颠来倒去;重复的情形。
颜色干瘪:古义:神色。颜,颜面。色,气色。又如:暮去朝来颜色故。今义:物体光波通过视觉时所产生的印象。
形销骨立:古义:形,形体。容,边幅。又如《林黛玉进贾府》:“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子加以描述。
而能与世推移:古义:变革。今义:移动。
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此处指言语举动适度得体。又如“常从容淡静”。一说,“从容”为举止行动之意。今义:不慌不忙,不急迫,沉着自若的样子。如针言“从容不迫”。
文章赏析:
和从《史记》中选入中学教材的其它几篇人物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求赵》、《自我介绍》、《陈涉世家》)比较,本文的特色是:
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弯曲、生动、完全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平生业绩;
写法上,记叙制定条约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议论办法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为评介式,第二部分为结语式,第三部分为陈述式,第四部分为比照式。
措辞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怀色彩,叙中有情、方向光鲜;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利用对偶、比拟、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腕,增强了措辞表达效果。
司马迁推崇屈原有两个方面:推崇他精确的政治主见和伟大的人格;推崇他在措辞艺术上的博识成绩。
司马迁认为屈原联齐抗秦的主见是精确的。屈原是楚国的贵族。当时,秦国兵力最强。但是楚国和齐国从亲,是可以抵抗强秦的,由于楚国版图最大,齐国财力最富,而且楚、齐从亲,其他山东之国也会跟楚齐一道合纵来共同对付秦国。如果楚王能始终用屈原的外交主见,并且修明内政,那当时的天下还不知鹿去世谁手。本传用了很大的篇幅阐述楚国和齐、秦的关系,从历史的教训来证明屈原联齐抗秦的主见的精确。当楚怀王重用屈原任为左徒的时候,齐、楚从亲,秦国不敢陵犯。等到楚怀王听信了上官大夫的诬蔑而疏远了屈原之后,秦国就令张仪来离间齐楚的关系,毁坏两国的同盟,以便各个击破。张仪骗楚王说,楚国如能和齐国绝交,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楚怀王梦想便宜,便当真和齐国绝交。张仪又说是献地六里,不是六百里。楚怀王大怒,就兴师伐秦。楚国没有了齐国的声援,弄得损兵折将,丧权失落地。这才又命屈原出使于齐,和齐国规复邦交。秦国又说把汉中地还给楚国来议和。楚怀王由于恨透了张仪,说不愿得地,愿得张仪才思愿。张仪居然来到楚国,收买了楚王的宠臣靳尚和宠姬郑袖,竟又安然返国。
等到屈原从齐国回来,问楚王为什么不杀张仪,他后悔已经来不及了。这样,又上了秦国确当。其后,诸侯兵击楚,楚又大败。其后,秦又骗楚怀王到秦国去,屈原劝他不要去,可是他听了他的幼子子兰的话到秦国去了。果真一到秦国,秦国就不放他回去,威逼他割让地皮,终至客去世于秦。他的儿子顷襄王忘怀血海深仇,反而向秦屈膝,重用亲秦派子兰等人,流放屈原。后来楚竟为秦所灭。
这些事实充分表明了楚国亲齐,秦国就不敢陵犯;亲秦,就吃秦国的大亏。司马迁对屈原的政治才能是非常推崇的。本传说屈原的《离骚》是“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他还慨叹说:“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可见司马迁认为屈原所空想的政治便是唐虞三代那样的政治,认为屈原主见举贤授能。从屈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屈原这种政治方向是强烈的。
《离骚》里说:“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惟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顾后兮,相不雅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屈原反复地论述历代兴亡,认为亡是由于残害忠良,而兴是由于举贤授能。他主见要替人民打算,要选贤与能,这是有民主思想的成分的。因此,司马迁说他能够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是精确的。司马迁不仅附和他的贤良政治的主见,并且认为屈原便是贤良兼备的人。他说:“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去世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然而司马迁对屈原的推崇,最紧张的还在于屈原的高尚人格和斗争精神。由于楚怀王昏庸贪婪,对外则亲齐亲秦摇摆不定,对内则宠任奸佞,听信谗言。屈原虽系贵族,并非近亲;虽有远大的政治眼力和卓越的政治才能,并没得到长久的重用。《离骚》里说:“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悟。”正深刻地反响了他所处的时期的楚国政治情形。屈原为了坚持自己的空想,挽救楚国的危亡,武断地起来斗争。他愤怒地控诉了贵族当权派的无耻:“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固时俗之工巧兮,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他痛斥他们弄得黑白不分,是非颠倒。《怀沙》里说:“玄文幽处兮,蒙谓之不章;离娄微睇兮,瞽以为无明。变白而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皇在兮,鸡雉翔舞。”他指斥他们将要把国家弄到濒于危亡的地步:“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因此,他流传宣传他决欠妥协:“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原修德立行,忠心耿耿,原想导君于尧舜之治,可是怀王竟然不识,反而信谗疏远:“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怒。”楚国弄到濒于危亡,怀王是该当负任务的,屈原对他也是不能无怨的。他说:“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司马迁对屈原的为坚持空想而斗争的精神是歌颂的,对屈原的心情是深刻理解的。他阐述屈原作《离骚》的缘故原由是这样的:“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陷害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闷幽思而作《离骚》。”又说《离骚》“自怨生”。说“疾”,说“怨”,可见司马迁认为《离骚》之作正表示了屈原的斗争精神。
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籍的典范,该布告录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期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过秦论(上篇)贾谊 〔两汉〕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恪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席卷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腴膏之地,北收症结之郡。诸侯恐怖,会盟而谋弱秦,不爱保重视宝肥沃之地,甚至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症结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相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秦孝公霸占觳山与函谷关的险固关隘,拥有雍州的地皮,君臣稳定地守卫着这些地盘,以便伺机攫取衰弱的东周王朝,有席卷天下、征服列国、掌握四海的意愿,有并吞八方、统一中国的年夜志。在那时候,有商鞅辅佐他,对内确立法律制度,致力农耕纺织,修缮防守与进攻用的东西,对外实行连横之策并使诸侯相互争斗。于是秦人很随意马虎攫取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地皮。
孝公去世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续先人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攻取了汉中,向西攻占了巴、蜀,向东割取了肥沃的地皮,向北霸占了重大的城邑。六国诸侯都很害怕,于是缔盟商榷削弱秦国的办法,不惜宝贵的财宝以及肥沃富饶的地皮,用来招纳天下有本领的人,采取合纵策略缔缔盟约,相互声援,结为—体。在这时,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位公子,都明达聪慧而又忠实讲信用,宽宏厚道而又爱惜公民,尊敬贤才而又重视士人,他们相约合纵缔盟,以离间秦国的连横之策,聚合了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等国的民众。于是,六国的谋士,个中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这些人为他们谋划;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这些人沟通他们合纵抗秦的主见;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这些人统率他们的军队。他们留以十倍于秦国的地皮,以百万士兵的军队,攻打函谷关而攻击秦国。秦人打开函谷关迎击敌军,然而,九国的军队犹豫、徘徊而不敢提高。秦人没有消费一支箭杆失落去一支箭头,可是天下的诸侯已经怠倦不堪了。于是合纵离散,盟约失落败,六国诸侯们争着割让地皮去贿赂秦国。秦国也就有了富余的力量制服他们,追击逃走的败兵,杀得败军横尸百万,流的血水竟能漂浮起盾牌来:秦国趁着有利的条件,乘着好的形势,宰割诸侯的国家,霸占诸侯的山河。强大一些的国家要求接管归顺,弱小一些的国家则前去朝拜称臣。延续到孝文王、庄襄王,他们统治的日子很短,国家没有发生什么战役。
等到秦始皇登基,他发扬了六代君王遗留的功业,挥鞭用武力来征服各国,终于吞并了西周、东周而且灭亡了诸侯各国,登上了至高无上的天子宝座而制服了天下,节制各种刑具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荡四海。他向南攻取了百越的地皮,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部落首领,只得低着头用绳子捆住脖子表示屈膝降服佩服,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狱吏节制。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建长城并恪守边疆,把匈奴赶退七百余里;匈奴人不再敢南下放马,六国的勇士再也不敢拿起弓箭来复仇。于是,秦始皇废除了先王的治国之道,焚毁了诸子百家的著作,用这种办法来愚化百姓;毁掉著名的城池,杀掉了许多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聚到咸阳,销熔兵刀箭头,铸成了十二尊铜人,用这种办法来削弱天下百姓的反抗力量。此后,依仗西岳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霸占高达万丈的西岳,又面对深不见底的黄河,把它作为恪守的据点。又派精良的将领拿着强劲的弓弩守卫着计策要地,派可靠的臣子和精锐的士卒摆着锋利的兵器,盘考来往行人。天下已经平定,秦始皇的心意,自以为关中的险固阵势,像是千里长的铜铁铸成的城垣,正是子孙称帝称王万代的基业。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军队中,从野外间溘然奋起发难,率领着怠倦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军队,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拢,反应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跬步不离地随着。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发难,消灭了秦的家族。
况且那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阵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是保持原来的样子。陈涉的地位,没有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加尊贵;锄头木棍也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边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国部队反抗;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落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备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一比是非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统领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陈涉一人叛逆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去世在别人手里,被天下人讥笑,这是为什么呢?就由于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革啊。
注释:
秦孝公:公元前381年12月6日-公元前338年,战国时秦国的国君,名渠梁。穆公十五世孙。他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富国强兵。
崤函(xiáo hán):崤山和函谷关。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函谷关,在河南省灵宝县。固,险要的地理位置。
雍州:包括今陕西省中部和北部、甘肃省撤除东南部的大部分地区、青海省的东南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地方。
周室:这里指代天子之位的权势,并非实指周王室。战国初期,周王室已经十分衰弱,所统治的地盘只有三四十座城池,三万多人口。
席卷天下:与下文“包举宇内、席卷四海、并吞八荒”是同义铺排。席,像用席子一样,名词作状语。下文的“包”“囊”同此。
八荒:原指八方荒远的偏僻地方,此指代“天下”。
商君:即商鞅,约生于公元前年,去世于前年。战国时卫人。姓公孙,名鞅。因封于商,号曰商君。先仕魏,为魏相公叔痤家臣。痤去世后入秦,相秦十九年,赞助秦孝公变法,使秦国富强。孝公去世,公子虔等诬陷鞅谋反,车裂去世。
外:对国外。连衡:也作“连横”,是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履行各个击破的策略。“连衡”一句为虚笔,张仪相秦始于惠文王十年,即公元前年,是商鞅去世后十年的事。
斗诸侯:使诸侯自相争斗。斗,使动用法。
拱手:两手合抱,形容绝不费力。
西河:又称河西,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秦孝公二十二年(公元前年),商鞅伐魏,魏使公子为将而击之。商鞅遗书公子,愿与为好会而罢兵。会盟既已,商鞅虏公子而袭夺其军。其后十年间,魏屡败于秦,魏王恐,乃使使割西河之地献于秦以和。
没:通“殁”,去世。
惠文、武、昭襄:即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惠文王是孝公的儿子,武王是惠文王的儿子,昭襄王是武王的异母弟。
因:动词,沿袭。
腴膏(gāo yú):指地皮肥沃。
症结之郡:指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主要的地区。
爱:吝惜,吝啬。
致:招致,招纳。
合从:与秦“连横”之策相对,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从,通“纵”。
四君:指齐孟尝君田文、赵平原君赵胜、楚春申君黄歇、魏信陵君魏无忌。他们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确当政者,皆以招揽来宾著称。
约,结。
离,使离散。衡,通“横”。
兼,吞并、统一。
徐尚:宋人。
苏秦:洛阳人,是当时的“合纵长”。
杜赫:周人。
齐明:东周臣。
周最:东周君儿子。
陈轸:楚人。
召滑(shào):楚臣。
楼缓:魏相。
翟景:魏人。
苏厉:苏秦的弟弟。
乐毅:燕将。
吴起:魏将,后入楚。
孙膑:齐将。
带佗:楚将。
倪良、王廖:都是当时的兵家。
田忌:齐将。
廉颇、赵奢:赵将。
制:统领、统帅。
叩关:攻打函谷关。叩,击。
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九国,便是上文的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逡巡(qūn xún),有所顾虑而徘徊或不敢提高。据《史记·六国表》载,并没有“九国之师”齐出动的情形,“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不尽合历史事实。
亡:丢失,丧失落。镞:箭头。
制:制裁,制服。
弊:弱点,毛病。
亡:亡命的军队,在此用作名词。
北:败北的军队,名词。
伏尸百万:这说的不是一次战役的去世亡人数。秦击六国杀伤人数史籍皆有记载,如前年击韩伊阙,斩首万;前年,破赵长平军,杀卒万。
因:趁着,介词。利:有利的形势,用作名词。
享国:帝王在位的年数。
六世:指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
御:驾御,统治。
二周:在东周王朝末了的周赧王时,东西周分治。西周都于河南东部旧王城,东周则都巩,史称东西二周。西周灭于秦昭襄王五十一年,东周灭于秦庄襄王元年,不是始皇时势,作者只是为了行文方便才这样写的。
履至尊:登帝位。制:掌握。
振:通“震”,震荡(粤教版已直接用所通假的字)。
南:向南。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而统称百越,也叫百粤。
俯首系颈:意思是乐意屈服屈膝降服佩服。系颈,颈上系绳,表示屈膝降服佩服。
下吏:交付法律官吏审讯。
北: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藩篱:比喻边陲上的樊篱。藩,竹篱。
先王:本文指的是秦自孝公以来六代君王。先,已去世去的长辈。
焚百家之言: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百家之言,诸子百家各学派的著作。言,辞吐,这里指著作。
隳名城:毁坏高大的城墙。
销锋镝:销毁兵器。销,熔化金属。锋,兵刃。镝,箭头。
金人:《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斤,置廷宫中。”弱:使(天下百姓)衰弱。
亿丈之城:指西岳。不测之渊,指黄河。
良将劲弩守症结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这两个句子用了互文的手腕,应该理解为,“良将劲弩、信臣精卒,守症结之处,陈利兵而谁何”。信臣,可靠的大臣。谁何,呵问他是谁,便是缉查盘考的意思。何,通“呵”,呵喝。
关中:秦以函谷关为门户,关中即指秦雍州地。
金城:坚固的城池。金,比喻坚固。
子孙帝王:子子孙孙称帝称王。帝王,名词活用动词
殊俗:不同的风尚,指边远的地方。
瓮牖绳枢:以破瓮作窗户,用草绳替代户枢系门板,形容家里贫穷。瓮,用瓮做。牖,窗户。绳,用绳子系。枢,门扇开关的枢轴。
氓隶:屯子中地位低下的人。陈涉少时为人佣耕,以是称他为“氓隶”。氓,古时指屯子居民。隶,奴隶。
迁徙之徒:被征发戍边的人,指陈涉在秦二世元年被征发防守渔阳。
中人:一样平常人。
蹑足行伍(háng wǔ ):置身于戍卒的军队中。蹑足,蹈,用脚踏地,这里有“置身于……”的意思。行伍,古代军队体例,以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故以“行伍”代指军队。
倔:通“崛”,突起(粤教版已直接用所通假的字)。
阡陌(qiān mò ): 本是田间小道,这里代指民间。
赢粮而景从:担着干粮跬步不离地随着。赢,担负。景,同“影”。
且夫:复合虚词,表递进,相称“再说”“而且”。小弱,变小变弱。
耰:通“耰”(粤教版已直接用所通假的字),古时的一种碎土平田用的农具,似耙而无齿。棘:酸枣木。矜:矛柄,这里指木棍。
铦:锋利。钩:短兵器,似剑而曲。戟:以戈和矛合为一体的长柄兵器。铩:长矛。
及:动词,赶得上,追得上。
絜:衡量。
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故又以万乘代指天子。乘(shèng),古时车辆叫乘。
序八州:给八州按次第排列座次。序,座次、次序,这里是排列次序的意思。八州,指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别居于其他八州。
朝同列: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朝,使……来朝拜。同列,同在朝班,此指六国诸侯,秦与六国本来都是周王朝的同列诸侯。
有:通“又”,用于连接整数和零数。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孝公既没(没,通“殁”,去世)
2、合从缔交(从,通“纵”,合纵,战国期间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的策略)
3、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4、百有余年矣(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二、古今异义
1、铸以为金人十二
古义:把…作为,把…做成;今义:认为
2、宽厚而爱人
古义:爱护别人,谅解别人;今义:指丈夫或妻子,或指恋爱中的一方
3、以为桂林、象郡
古义:把…作为,把…做成;今义:认为
4、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义:指山东省
5、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古义:黄河;今义:指一样平常河流
6、流血漂橹
古义:盾牌;今义:指形状似桨的一种用人力推进船的工具。
7、因河为池
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8、迁徙之徒也
古义:征发;今义:迁移搬家
9、甚至天下之士
古义:用来招纳;今义:连词,用不才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缘故原由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0、皆明智而忠信
古义:聪明聪慧;今义:通达道理
11、秦人开关延敌
古义:打开函谷关;今义:开启和关闭,电子元件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席卷四海之意(席,像席子那样;包,像包裹那样;囊,像口袋那样)
② 天下云集相应,赢粮而景从。(云,像云那样;响,像反应那样;景,像影子一样)
③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腴膏之地,北收症结之郡。(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
④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南,向南)
⑤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向北)
⑥ 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 (内,对内;外,对外)
⑦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绳,用绳子)
2、名词作动词
①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牖,当作窗户;枢,当作门轴)
②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
③ 外连横而斗诸侯(连横,采纳连横的策略)
④ 履至尊而制六合(履,登上)
⑤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鞭,用鞭子抽;笞,用竹杖打)
⑥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招致,使…依次序排列)
⑦ 会盟而谋弱秦(盟:缔盟)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军队;北,溃败的军队)
2、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 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使…相斗)
②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漂,使…漂浮)
③ 吞二周而亡诸侯(亡,使…亡,灭亡)
④ 序八州而朝同列 (朝,使…朝拜)
⑤ 却匈奴七百余里(却,使…退却)
⑥ 约从离衡(离,使…离散)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 崤函之固 (固,险固的阵势)
②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利,有利的形势)
③自以为关中之固(固,险固的阵势)
④尊贤而重士(贤,贤良的人,贤才)
⑤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险固的阵势)
2、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小,变小;弱,削弱)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① 诸侯恐怖,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削弱)
②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愚,使…愚蠢)
③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弯,使…弯)
④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弱,削弱)
四、一词多义
1、制
①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齐桓晋文之事》 制作、缝制
②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 《后汉书·张衡传》制造、制作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压制、掌握
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过秦论》制服
⑤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 统率、指挥
⑥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齐桓晋文之事》 规定、制订
⑦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规模
2、亡
①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逃跑、逃脱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 丢失、失落去
③燕虽小国而后亡 《六国论》灭亡、消亡
④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赤壁之战》去世亡
⑤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逃兵、亡命的人
⑥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通“无”,没有
⑦吞二周而亡诸侯 《过秦论》使动用法,使…灭亡
3、固
①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过秦论》稳定、坚固(的阵势)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巩固
③秦王恐其破璧,乃推却,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坚持、武断
④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王忠肃公翱事》 一定、必
⑤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本来、原来
⑥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既、已
⑦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固执、执拗
⑧人固有一去世,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固然、诚然
4、利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锐利、锋利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快
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有利、条件好
④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有利的形势
⑤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说》利益、好处
⑥贩子重利轻别离 《琵琶行》利润
⑦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孙子·谋攻》 胜利
⑧火器利袭远,武术利巷战 《冯婉贞》有利于
5、遗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过秦论》 丢失
②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封神演义》丢失的东西
③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遗漏、忽略
④此三者,吾遗恨也 《伶官传序》去世去的人遗留下来的
⑤因此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给予,赠予
6、度
①宁信度,无自傲也 《韩非子》尺码、尺度
②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论蓄积疏》 程度、限度
③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过秦论》规章、制度
④卒起不虞,尽失落其度 《荆轲刺秦王》风姿、常态
⑤一年一度秋风劲 《采桑子·重阳》次、回、量词
⑥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扬州慢》谱写、创制
⑦生无可奈何,而去世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 考虑、思考
⑧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量、打算
⑨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问说》推测、预测
⑩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通“渡”,过
7、因
①因遗策《过秦论》沿袭,动词
②因利乘便《过秦论》趁着,介词
③因河为池《过秦论》凭借,依据,介词
五、分外句式
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者,表判断)
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也,表判断)
3、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定语后置;…也,表判断)
4、余威震于殊俗(状语后置)
5、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状语后置)
6、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状语后置)
7、锄櫌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状语后置)
8、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判断句)
9、陈利兵而谁何 (宾语前置句)
10、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被动句)
11、商君佐之,(秦孝公)内立法度(省主语)
12、以(之)为桂林、象郡(省介词宾语)
13、聚之(于)咸阳(省介词)
14、委命(于)下吏(省介词)
15、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宾语前置、判断句)
16、铸以为金人十二(定语后置)
文章赏析:
这篇先讲述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渐强大的缘故原由:具有地理的上风、实施变法图强的主见、精确的战役策略、几世秦王的苦心经营等。行文中采取了排比式的句子和铺陈式的描写方法,富有气势;之后则写陈涉虽然本身力量眇小,却能使强大的秦国覆灭,在比拟中得出秦亡在于“仁义不施”的结论。
紧张说这篇文章气势充足,一气呵成。多用排比句或对偶句,本篇固不例外(如第2段中从“于是六国之士”以下,先用一“有”字领起,贯穿下面三句,罗列了大量历史人物,便是排比句式;如“蒙故业”以下四句,每两句一对仗,便是对偶句式。也有排比兼对偶的句式,如开头说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席卷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即是)。但这只是从表面征象去理解,在古典散文名篇中,用排比句或对偶句的文章并不少,却不一定篇篇气盛。如孔稚圭的《北山移文》,造句或排或偶,然而读起来并不感到气势磅礴。可见用排比句和对偶句只是增强文章气势的成分之一,属于外在的艺术技巧,而不是紧张成分。
该篇之以是气盛而传诵不朽,之以是使人以为有说服力,有三个缘故原由。第一个是最紧张的,即这篇文章虽是议论文,个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议论,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余字的篇幅阐述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解释了秦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紧张征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不雅观点来解释其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这个特点为什么能使文章读起来有气势呢?关键在于:
一、作者既能用概括扼要的笔墨来表达丰富的内容,让读者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内容丰富,自然以为它饱满充足,思路自然而然地跟随着作者的笔锋,因此会显得气“盛”;
二、贾谊对秦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的阐述条理清晰,他捉住一条纵的线,即从秦孝公之兴到秦王朝之亡,始终是按照韶光的顺序来安排文章的层次先后的;而对某一特定时间内的某一点,又突出地加以铺陈发挥,使人不仅看到“线”,还看到“线”上的一个个用浓墨重彩着重描述的“点”。于是读者会不由自主地顺着作者所安排的次序往下推,往下读,作者不中断,读者便不能中断,作者不画蛇添足,读者就不能旁及别的。因此,这也给人带来了气盛的觉得。
第二个使读者感到文章气盛的缘故原由,亦即该篇所具有的另一特点:贾谊在用写赋的手腕来写说议论文。写赋是须要铺张和浮夸的,这篇文章通篇都采取了这种手腕。比如第1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席卷”“并吞”等词,基本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持续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便是写赋的夸年夜手腕。下面第2、第4、第5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不胜列举。所谓“铺张扬厉”,紧张便是指的这一类句子。这样,气势自然就充足了,自然让读者感想熏染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弗成一世,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不克不及自休之感。这是由于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辞赋作家。作为作家,贾谊不仅是政治家,也是文学家;作为作品,《过秦论》同样具有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
第三个缘故原由,也是这篇文章所具有的第三个特点,即作者用全篇比拟的手腕写出了他的论点。比拟手腕并不稀奇,而本篇精彩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比拟: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茂盛后灭亡的比拟;秦与六国的比拟;秦与陈涉的比拟;陈涉与六国的比拟。几种比拟交织在一起,构造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不雅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比拟中显现出来。而文章气盛的道理,便不难明得了。
前三段,紧张写三个方面:一、秦国世世代代有野心;二、秦国实力愈来愈强大;三、由于靠实力,秦国统一天下并不很难。第1段着重写秦有野心,第2段着重写有实力,第3段兼而写之。全篇的铺排和比拟都从这三方面入手,把详细史实贯穿进去,用概括的措辞勾画出大的轮廓来,使阐述的内容有了方向性,有了作者自己的不雅观点。如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和第3段结束处写“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等,都是极写秦之野心和实力,极写其得天下并不难。与此同时,作者也写了另一方面,如“四君”“九国之师”“六国之士”等,愈写对方强大也就愈衬托秦之强大,这是烘云托月的手腕。但我们却感到:愈写秦之强大,就愈见秦之骄横愚蠢;愈写秦之过度自傲 ,就愈见秦之主不雅观片面;愈写秦之野心极大,就愈见秦之眼力短浅。作者虽处处叙而不论,却处处为末了一段的议论在“蓄势”。这样的文章,读起来自然感到饱满畅快了。
第二段结尾只说了九个字:“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这当然是事实,但也并非一点可写的事宜都没有。然而,作者不准备在这里多费笔墨,只把那一条贯穿于秦各个期间的纵线画出来便止。从行文方面来说,一篇气盛的文章也不能绝不喘息。第3段开头的十几个字,就给全篇形成一个短暂的停顿。明代古文家归有光就说过,这是“如人吐气”(见归有光《评点史记》)。我们固然不能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硬要在一气呵成的文章里安插一个“气口”;但文章写到这里,自然有了一个喘息的机会,“如人吐气”还是有必要的。
第三段写秦始皇:野心与实力,兼而写之。但第3段与第2段不一样。第2段是用正反对比手腕两面写,第3段却全从正面写,把秦始皇的实力与野心描述得淋漓尽致,愈写愈足。乃至到了第4段开头处,还要找补两句:“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吴闿生夹批:“再加二句,十分酣恣。”然而,作者笔锋一转 ,又改从陈涉写起,却处处对陈涉寓褒于贬,这就更加表示出秦之灭亡实有自取其祸之道了。
最末一段是“论”和“断”,仍用比拟手腕把几个方面综合到一起,然后得出结论,即所谓“断”。为了使结论下得郑重,便又把秦重新提起总说一遍,才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扫尾。文章须能放能收,能开能合,始见本领。
这篇文章在当时确实起了积极的影响。贾谊作为士大夫,固然站在封建统治阶级态度为汉王朝出谋划策。但他却能认识到农人叛逆的力量,认识到秦王朝灭亡的关键在于失落掉民心和过分迷信武力,封建统治者野心大而虐待公民,终于被公民灭亡。有了这个认识,统治阶级才开始考虑如何缓和社会抵牾,以巩固自己的统治政权。这才解释农人叛逆真正推动了历史提高的车轮。有了贾谊这一番描述,汉朝的天子才能真正总结秦代由盛而衰、由强而弱的履历教训。
创作背景:
西汉文帝时期,是汉代所谓的“太平盛世”,即“文景之治”的前期。贾谊以他敏锐的洞察力,透过表象,看到了西汉王朝潜伏的危急。当时,权贵豪门大量侵吞农人地皮,逼使农人破产流亡,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也使阶级抵牾日渐激化。海内封建盘据与中心集权的抵牾、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抵牾以及民族之间的抵牾都日益加剧,统治者的地位有动摇的危险。
为了调和各种抵牾,使西汉王朝长治久安,贾谊在《陈政事疏》《论蓄积疏》以及《过秦论》等著名的政论文中向汉室提出了不少改革时弊的政治主见。本文便是以劝诫的口气,从总结历史履历教训的角度出发,剖析了秦王朝政治的成败得失落,为汉文帝改革政治供应借鉴。在谈到写作目的时,贾谊说过他之以是要“不雅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主见“去就有序,变革因时”,其目的是求得“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下篇)。《过秦论》一文总结秦朝兴亡的教训,实为昭汉之过。
作者简介:
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字太傅。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举,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去世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去世。其著作紧张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论》、《论蓄积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名。
离骚(节选)屈原 〔先秦〕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纪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改此度 一作: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去世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贫乏乎此时也。
宁溘去世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明净以去世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不雅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我已去世的父亲字伯庸。
摄提那年正当孟陬啊,就在庚寅那天我降生。
父亲仔细揣测我的生辰,于是赐予我贞祥的隽誉:
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同时把我的字叫作灵均。
天赋给我很多良好本色,我不断加强自己的教化。
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索佩挂身旁。
光阴似箭我彷佛跟不上,岁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
清晨我在大坡采集木兰,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
光阴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谢变革有常。
我想到草木已由盛到衰,恐怕自己身体逐渐朽迈。
君王不趁早修睦美德,又怎能将不好法度改掉?
乘上千里马纵横驰骋吧,来呀,我在前勾引开路!
注释:
1.离骚:离去的忧闷。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引言》:离,别也;骚,愁也。此题目之义,历来多有争议。
2.高阳:楚之远祖颛顼之号。一说即祝融吴回。苗裔(yì):喻指子孙后代。裔,衣服的末边。
3.朕:我。皇考:已故父亲的尊称。一说指太祖或曾祖。皇,美,即光明,伟大。
4.摄提:太岁在寅时为摄提格。此指寅年。贞:正当。孟陬(zōu):阴历正月。
5.庚寅:指庚寅日。降:降生,出生。
6.皇:皇考。揆(kuí):揣测。
7.肇(zhào):开始。锡:赐。
8.名:命名。
9.字:起个表字。
10.纷:盛多貌,润色“内美”。内美:先天具有的美好品质。
11.重(chóng):加上。修:美好。
12.扈(hù):披。江离:喷鼻香草名。辟:同“僻”,幽僻。芷:白芷,喷鼻香草名。
13.纫(rèn):草有茎叶可做绳索。秋兰:喷鼻香草名。即泽兰,秋季着花。
14.汩(yù):水流急貌。此用以形容光阴飞逝。
15.不吾与:即“不与吾”。与,等待。
16.搴(qiān):摘。阰(pí):山坡。
17.揽:采。宿莽:草名,经冬不去世。
18.忽:迅速貌。淹:勾留。
19.代序:不断更迭。
20.惟:想到。
21.迟暮:朽迈。
22.抚:趁,凭。
23.此度:指现行的政治法度。
24.骐(qí)骥(jì):骏马。
25.道(dǎo):通“导”,勾引。
文章赏析:
宋代著名史学家、词人宋祁说:“《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这便是说,《离骚》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领域,而且是中国诗赋方面永久不可企及的典范。
《离骚》作于楚怀王二十四、五年(前305、前304)屈原被放汉北后的两三年中。汉北其地即汉水在郢都以东折而东流一段的北面,现本日门、应城、京山、云梦县地,即汉北云梦。怀王十六年屈缘故原由草拟宪令、主见变法和主见联齐抗秦,被内外反对力量合资陷害,而去左徒之职。后来楚国接连在丹阳、蓝田大败于秦,才将屈原招回朝廷,任命其出使齐国。至怀王二十四年秦楚合婚,二十五年秦楚盟于黄棘,秦归还楚国上庸之地,屈原被放汉北。
汉北其地西北距楚故都鄢郢(今宜城)不远。《离骚》当是屈原到鄢郢拜会了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后所写。诗开头追述楚之远祖及屈氏太祖,末端言“临睨旧乡”而不忍拜别,中间又写到灵氛占卜、巫咸降神等情节,都和这个特定的创作环境有关。
《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怀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精品。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响着当时的历史事实(如“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伤灵脩之数化”即指怀王在政治外交上和对屈原态度上的几次反覆)。但表现上完备采取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利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大量利用了比兴手腕,以花草、禽鸟寄托情意,“以情为里,以物为表,烦闷沉怨”(刘师培《论文杂记》)。而墨客采取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秘闻,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由于墨客无比的忧愤和难以压抑的激情,全诗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荡荡,不见端绪。但是,细心玩味,无论诗情意境的设想,还是外部构造,都表示了墨客非凡的艺术匠心。
墨客先自叙崇高的出生,表示自己具有与生俱来的的“内美”。再叙自己的道德和才干,具有先天赋赋,又有后天教化,早就该立志献身干一番大奇迹。接着阐述对楚怀王的期望,期望他修明法度,驾上骏马奔驰向前,墨客愿为楚国的变法图新作一个开路的先驱者。可是当时楚国统治集团内部却存在着改造和守旧两派的斗争。
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高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贯在回环往来来往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创作背景:
关于《离骚》的创作年代,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流放,著《离骚》。”据此则当作于屈原流放之后。今人对此说法不一,有说作于楚怀王时屈原被疏远往后,还是作于楚顷襄王时屈原被流放往后,有说作于怀王末顷襄王初,有说始作于怀王时而成于顷襄王初,迄无定论。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陷害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闷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闷幽思”和怫郁,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便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奋以抒怀”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怀诗。由于个中弯曲尽情地抒写了墨客的出生、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进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墨客的自叙传。
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期间楚国墨客、政治家。因遭贵族排挤诋毁,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墨客,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喷鼻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投江自尽的日子相传是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端午节最初是中国公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一带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敬拜的习俗。后因屈原在这一天去世去,便演化成了中国公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蜀道难李白 〔唐代〕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上苍!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去世,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上苍,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也如此 一作:也若此)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上苍,侧身西望长咨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唉呀呀!
多么嵬峨伟岸!
蜀道难以攀越,切实其实难于上上苍。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了吧,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来回。
西边太白山嵬峨无路只有飞鸟可通畅,此山可以直通峨眉山巅。
山崩地裂,埋葬了五位开山英雄壮士,这样往后高险的山路和栈道才相互勾连。
蜀中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长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纵然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的泥路曲曲弯弯,百步九折萦绕着山峦。
屏住呼吸仰头就可触摸参星和井星,紧张得透不过气来,用手抚胸惊骇不已徒长吁短叹。
好朋友呵叨教你西游何时回还?这蜀道的峭岩险道实在难以登攀!
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行在茂密树丛之间。
月夜又听到杜鹃悲惨号泣,在空山中传响回荡,令人愁思绵绵无穷尽!
蜀道难以攀越,切实其实难于上上苍,使人听到这些怎么不神色突变?
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繁盛热闹繁荣着,飞流撞击着巨石在山谷中滚动像万壑鸣雷一样平常。
这样危险的地方,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什么非要来这里不可呀?
剑阁所在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难攻占。
驻守的官员倘若不是可信赖的人,难免要变为豺狼,据险作乱。
逐日每夜都要躲避猛虎和长蛇,它们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
蜀道难以攀越呵切实其实难于上上苍,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
注释:
《蜀道难》:古乐府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噫吁嚱:惊叹声,蜀方言,表示惊异的声音。
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两位国王的名字。
何茫然:完备不知道的样子。何:多么。茫然:渺茫迢遥的样子。
尔来:从那时以来。
四万八千岁:极言韶光之漫长,夸年夜而大约言之。
秦塞:秦的关塞,指秦地。秦地四周有山川险阻,故称“四塞之地”。
通人烟:职员往来。
西当:西对。当:对着,向着。
太白:太白山,别号太乙山,在长安西(今陕西眉县、太白县一带)。
鸟道:指连绵高山间的低缺处,只有鸟能飞过,人迹所不能至。
横绝:横越。
峨眉巅:峨眉顶峰。
摧:倒塌。
天梯:非常陡峭的山路。
石栈:栈道。
高标:指蜀山中可作一方之标识的最高峰。
冲波:水流冲击腾起的波浪,这里指激流。
逆折:水流回旋。回川:有漩涡的河流。
黄鹤:黄鹄(Hú),善飞的大鸟。
尚:尚且。
得:能。
猿猱(náo):蜀山中最善攀援的猴类。
青泥:青泥岭,在今甘肃徽县南,陕西略阳县北。
盘盘:弯曲回旋的样子。
百步九折:百步之内拐九道弯。
萦:盘绕。
岩峦:山峰。
扪参历井:参(shēn)、井是二星宿名。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叫做“分野”,以便通过不雅观察天象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休咎。参星为蜀之分野,井星为秦之分野。扪(mén):用手摸。历:经由。
胁息:屏气不敢呼吸。
膺:胸。
坐:徒,空。
君:入蜀的朋侪。
畏途:恐怖的路途。巉岩:险恶陡峭的山壁。
但见:只听见。
号古木:在古树木中大声啼鸣。
从:跟随。
子规:即杜鹃鸟,蜀地最多,鸣声悲哀,若云“不如归去”。
凋朱颜:红颜带忧色,如花凋落。凋,使动用法,使.....凋落,这里指神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去:间隔。
盈:满。
飞湍(tuān):飞奔而下的急流。
喧豗(huī):繁盛热闹繁荣声,这里指急流和瀑布发出的巨大响声。
砯(pīng)崖:水撞石之声。砯,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这里作动词用,冲击的意思。
转:使滚动。
壑:山谷。
嗟:感叹声。
尔:你。
胡为:为什么。
来:指入蜀。
剑阁:别号剑门关,在四川剑阁县北,是大、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长约三十余里。
峥嵘、崔嵬:都是形容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
一夫:一人。
当关:守关。
莫开:不能打开。
所守:指把守关口的人。
或匪亲:倘若不是可信赖的人。匪,同“非”。
朝:早上。吮:吸。
锦城:成都古代以产锦有名,朝廷曾经设官于此,专收锦织品,故称锦城或锦官城。今四川成都邑。
咨嗟:嗟叹。
文章赏析:
第一段从开头到“相钩连”,用了四韵,为全诗定下豪放的基调,并用五丁开山的神话,点染了神奇色彩。《蜀王本纪》中记载了一个关于蜀道的神话。听说当年秦惠王时,蜀王部下有五个大力士,称为“五丁力士”。他们力大无穷。于是秦惠王送给蜀王五个美女,蜀王就命五丁力士移山开路,迎娶美女。在回行路上,见一条大蛇蹿入岩穴,五丁力士上前拉住蛇尾,用力往外拖,忽然地动山摇,山岭崩塌,压去世了五丁力士。秦国的五个美女都奔上山去,化为石人。这个神话,反响着古代有许多劳动人民,凿山开路,捐躯了不少人,终于打开了秦蜀通道。李白利用这个神话的母题,写了第五韵二句:“地崩山摧壮士去世”,也可以说是指五丁力士,也可以说是指成千累万为开山辟路而捐躯的劳动人民。他们去世了,然后从秦入蜀才有山路和栈道连接起来。第一段诗到此为止,用四韵八句阐述了蜀道的起源。
第二段共享九个韵,描写天梯石栈的蜀道。“六龙回日”也是一个神话故事,听说太阳之神羲和驾着六条龙每天清晨从扶桑西驰,直到若木。左思《蜀都赋》有两句描写蜀中的高山:“羲和假道于峻坂,阳乌回翼乎高标。”羲和和阳乌都是太阳的代词。文意是说:太阳也得向高山借路。而最高的山还使太阳回飞避开。“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这一句便是说:上面有连太阳都过不去的高峰。“高标”是高举、高耸之意,但作名词用,因而可以解作高峰。萧士赟注引《图经》云:高标是山名。这是后代人误读李白诗,或故意附会,硬把一座山名为高标。原诗以“高标”和“回川”对举,可知决不是专名。
这两句诗有一个不同的文本。《河岳英灵集》、《极玄集》这两个唐人的选本、敦煌石室中创造的唐人写本,还有北宋初的《唐文粹》,这两句却不是“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而是“上有横河断海之浮云,下有逆折冲波之流川”。从对偶来看,后者较为工致,若论句子的气概,则前者更为矫健。可能后者是当时流传的初稿,而前者是作者的末了改定本。故当时的选本作“横河断海”,而李阳冰编定的集本作“六龙回日”。
以下一大段又形容蜀山之高且险。黄鹤都飞不过,猿猴也怕攀缘之苦。青泥岭,在陕西略阳县,是由秦入蜀的必经之路。这条山路百步九曲,在山岩上纡回盘绕,行旅极为艰巨。参和井都是二十八宿之一。蜀地属于参宿的分野,秦地属于井宿的分野。在高险的山路上,从秦入蜀,就好似仰面朝天,屏住呼吸,摸着星辰提高。在这样困难困苦的旅程中,行人都手按着胸膛,为此而长叹。这个“坐”字,不是坐立的坐,该当讲作“因此”。
以上是第二段的前半,四韵八句,一气贯注,渲染了蜀道之难。下面忽然接一句“问君西游何时还”,这就透露了赠行的主题。作者不像作一样平常送行诗那样,讲些临别的话,而在描写蜀道困难中间,插入一句“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呀?”由此反响了来去都不随意马虎。这一句本身也成为蜀道难的描写部分了。
“畏途巉岩”以下四韵七句,仍旧紧接着上文四韵写下去,不过改变了描写的工具。现在不写山高路险,而写山中的禽鸟了。墨客说:这许多不可攀登的峥嵘的山岩,真是旅人怕走的道路(畏途)。在这一起上,你能见到的只是古树上悲鸣的鸟,雌的随着雄的在幽林中飞绕。还有蜀地著名的子规鸟,常在月下悲鸣。听说古代有一个蜀王,名叫杜宇,号为望帝。他因亡国而去世,去世后化为子规鸟,每天夜里在山中悲鸣,彷佛哭泣一样。
以下还有一韵二句,是第二段的结束语。先重复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上苍”,接着说:使人听了这些情形,会惶恐得变了神色。“凋朱颜”在这里只能讲作因惶恐而“色变”的意思,虽然在别处应该讲作“朽迈”。
第二段以下,韵法与章法彷佛有点参差。依韵法来写,分为三段。但如果从思想内容的构造来看,实在只能说是两段。从“连峰去天不盈尺”到“胡为乎来哉”是一段,即全诗的第三段。从“剑阁峥嵘而崔嵬”到末句是又一段,即全诗的第四段,第三段前四句仍是描写蜀道山水之险,但作者分用两个韵。“尺”、“壁”一韵,只有二句,接下去急速就换韵,使读者到此,有气氛短匆匆之感。在长篇歌行中忽然插入这样的短韵句法,一样平常都认为是缺陷。只管李白才华大,自由用韵,不受拘束,但这两句韵既急匆匆,思想又不成段落,在讲究诗法的人看来,终不是可取的。
这一段前二句形容高山绝壁上有倒挂的枯松,下二句形容山泉奔瀑,冲击崖石的猛势,如万壑雷声。末了结束一句“其险也如此”。这个“如此”,并不单指上面二句,而是总结“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下的统统描写。在山水形势方面的蜀道之险,到此结束。此下就又接一个问句:你这个远路客人为什么到这里来呢?这又是出人意外的句子。如果从蜀中人的态度来讲,便是说:我们这地方,路不好走,你何必来呢?如果站在送行人的态度来讲,便是说:如此危险的旅途,你有什么必要到那里去呢?
接下去转入第四段,忽然讲到蜀地的军事形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于恪守,难于攻入。像这样的地方,如果没有亲信可靠的人去镇守,就非常危险了。这几句诗完备用晋代张载的《剑阁铭》中四句:“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弗居。”李白描写蜀道之难行,联系到蜀地形势所具有的政治意义,事实上已越出了乐府旧题“蜀道难”的范围。巴蜀物产富饶,对三秦的经济供应,甚为主要。以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第一句就说蜀地“城阙辅三秦”,也是指出了这一点。李白作乐府诗,虽然都用旧题,却常常注入有现实意义的新意。这一段诗反响了初唐以来,蜀地因所守非亲,屡次引起吐蕃、南蛮的入侵,导致生灵涂炭的战役,使三秦震撼。
这一段诗,在李白是顺便提到,作为描写蜀道难的一部分。但却使后世读者误认为全诗的主题所在。有人以为此诗讽刺章仇兼琼,有人以为讽刺严武,有人以为讽刺一样平常恃险盘据的官吏,都是为这一段诗所迷惑,而得出这些结论。但是,这几句诗,确是毁坏了全诗的统一性,写在赠朋侪入蜀的诗中,实在使人有主题两歧之感。然诗作本是墨客感情之流露:蜀中势力盘根错节,险要的阵势更成为滋长盘据野心的土壤,李白害怕朋侪误入是非之地,命丧宵小之手,故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之语。
创作背景:
对《蜀道难》的创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预测,紧张有四种说法:甲、此诗系为房琯、杜甫二人担忧,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乙、此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亡命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丙、此诗旨在讽刺当时蜀地主座章仇兼琼想凭险盘据,不听朝廷节制;丁,此诗纯粹歌咏山水风光,并无寓意。
这首诗最早见录于唐人殷璠所编的《河岳英灵集》,该书编成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由此可知李白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最迟也该当在《河岳英灵集》编成之前。而那时,安史之乱尚未发生,唐玄宗安居长安,房(琯)、杜甫也都还未入川,以是,甲、乙两说显然缺点。至于讽刺章仇兼琼的说法,从一些史籍的有关记载来看,也缺少依据。章仇兼琼镇蜀时一贯空想去长安做官。
唐孟棨《本事诗》及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均有贺知章在太子来宾任上读到此诗的记载,据此,则李白此诗当作于天宝元年(742)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之时。这可能是一首赠友诗。詹锳认为此诗是李白天宝年间在长安时为送朋侪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妒忌小人不测之手;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开元年间李白初入长安无成而归时,送朋侪寓意之作。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神仙”,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墨客,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墨客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差异,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天子(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豁达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蜀相杜甫 〔唐代〕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去世,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去哪里探求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末了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注释:
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
锦官城:成都的别名。
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杜甫极推许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抚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抚玩、谛听。由于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空:白白的。
三顾频烦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在赞颂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频烦,犹“频繁”,多次。
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赞助刘备首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
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首创。济:扶助。
出师未捷身先去世,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末了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东南)军中。
出师:出兵。
文章赏析:
这首七律《蜀相》,抒发了墨客对诸葛亮才智风致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邑南郊。成都是三国期间汉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毁坏,只有武侯祠完全无损。“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成都产蜀锦,古代曾经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他们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旧有大城、少城),以是又称成都为锦官城、锦城或锦里。另一种说法是由于成都地近锦江,这里山川明丽,美如绣锦,因而得名。“森森”,是形容柏树长得高大而茂密。据《儒林公议》、《太平天地记》等布告录,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
这首联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特殊是个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心不在焉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以是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思念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墨客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这是墨客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
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述的这些景物,色彩光鲜,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复兴的希望却非常渺茫。想到这里,墨客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惆怅的觉得,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墨客将自己的主不雅观情意渗进了客不雅观景物之中,使景中买卖,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响出墨客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墨客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
“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诸葛亮《出师表》上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多次地烦劳。另一说见清代汪师韩的《诗学纂闻》,汪师韩认为“频烦”是唐代俚语,意思与“郑重”差不多。“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打算。详细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订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拒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开”指帮助刘备首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济”,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阐明为守成、成了奇迹。“老臣心”,指诸葛亮效忠蜀汉,不遗余力,去世而后已的精神。
这颈联两句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平生古迹,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质。同时还郑重隧道出墨客以是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由于这一联是全首诗的重点和核心,以是墨客从开篇起便暗运斧斤,不断蓄势,一起盘旋,到此才着力点明,并用了浓重的笔墨。这也正合乎律诗中间二联“宜乎一浓一淡”的写作法则。这一联同时还是杜甫以议论入诗的范例。本来,以抒怀为主是诗歌的显著特色,一样平常并不夹有议论。但是杜甫在这方面却冲破了常规,而常以议论入诗,这不仅使他的诗歌内容有了特色,还表示了杜诗的一种技巧。
“出师未捷身先去世,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霸占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去世在军中。“英雄”,这里泛指,包括墨客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墨客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奇迹未竟的痛惜心情。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墨客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思念先贤,又蕴含着墨客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造成深奥深厚凄凉的意境。概言之,这首七律话语奇简,但容量颇大,具有高度的概括力,短短五十六字,诉尽诸葛亮平生,将名垂千古的诸葛亮展现在读者面前。后代的爱国志士及普通读者一吟诵这首诗时,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特殊是一读到“出师未捷身先去世,长使英雄泪满襟”二句时,不禁黯然泪下。
在艺术表现上,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构造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腔调和谐的措辞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人称杜诗“沉郁抑扬”,《蜀相》便是范例代表。
本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的赞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先去世的惋惜。
创作背景:
《蜀相》一诗,依照仇兆鳌注,断为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仲春,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帮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动听肺腑的千古绝唱。
公元221年(蜀汉章武元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汉国的丞相,诗题“蜀相”,写的便是诸葛亮。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空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他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首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仰。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墨客,杜甫被众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其余两位墨客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差异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博识,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陈情表西晋·李密 〔魏晋〕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弗成,单独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孤独,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愍 一作:悯;孤独 一作:独立)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养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低微,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见告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气息奄奄,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因此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劳,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去世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祖母刘 一作:祖母;矜愍 一作:矜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臣李密陈言:我因命运坎坷,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去世去。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制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臣小的时候常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孤独无靠,一贯到成人自主。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短缺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表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料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赖,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用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她。
到了晋朝建立,我遭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养。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察举臣为孝廉,后来又有名叫荣的刺史保举臣为精良人才。臣由于供伺候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推却不接管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遭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我凭借卑微卑下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迫切严厉,责备我怠慢不敬。郡县主座敦促我急速上路;州县的主座登门督匆匆,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奉旨为皇上奔忙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屈服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说不被许可。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
我想晋朝是用孝道来管理天下的,凡是年迈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况且我孤单凄苦的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当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闻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卑下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未定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由于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若何。我如果没有祖母,无法达到本日的地位;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祖孙二人,相互依赖而坚持生命,因此我不能破除侍养祖母而阔别。
我现在的年事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事九十六岁了,这样看来我在陛下面前效忠尽节的日子还很长,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很短。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答应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酸楚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主座所能明白知晓的,天地神明,实在也都能明察。希望陛下能怜悯我的恳切,知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该杀身报效朝廷,去世了也要戴德图报来报答陛下的恩典。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怖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注释: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下对君王指陈时势、直言规劝抑或使之改正缺点的文体。
以:因险衅(xiǎnxìn):凶险祸患(这里指命运不好)。 险,困难,祸患;衅,灾害。
夙:早时, 这里指年幼的时候。
愍:同“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去世丧)。
凶:这里指他家中不幸的事。
见背:背离我,离我而去。这是去世的委婉说法。指弃我而去世去。
行年:经历的年纪。
舅夺母志:舅舅强行改变母亲想要守节的志愿。这是母亲再醮的委婉说法。
悯:怜悯。苏教版作“愍”。
躬亲:亲自。
至于:直到。
于:介词,引出工具。
成立: 成人自主。
终:又。
鲜:少,这里指“无”的意思。
门:家门。
门衰祚薄:家门衰微,福分浅薄;祚(zuò):福分。
儿息:子嗣。息:亲生子女。又如:息子(亲生儿子);息女(亲生女儿);息男(亲生儿子)。
期:满一周年。
功:服丧玄月为大功,服丧五月为小功。这都指关系比较近的支属。“期功”意为“穿一周年孝服的人”。
强近:勉强算是靠近的。
应门:照料门户。
五尺之僮:五尺高的小孩。僮:童仆。
茕茕:孤单的样子。
孑:孤单 孤独:苏教版作“独立”。
吊:安慰。
婴:缠绕,这里指疾病缠身。
蓐:陈草复活。引申为草垫子、草席。
废:破除,停滞伺候。
离:离开。
逮:及,到。
奉:承奉。
圣朝:指晋朝。
沐浴清化:阿谀之辞,指遭受清平的政治教养。
察:稽核和保举
孝廉: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即每年由地方官稽核当地的人物,向朝廷推举孝顺父母、品行廉明的人出来做官
举:保举。
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这里是精良人才的意思,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辞:推却。
赴:接管。
命:任命。
拜:付与官职
郎中:尚书省的属官。
寻:不久。
除:拜官受职。
洗马:即太子冼马(xiǎn),太子的侍从官。
猥:自谦之词,犹“鄙”。
低微:卑微卑下。
当:担当。
东宫:指太子,因太子居住在东宫,这里是借代。
陨首:头落地,指不惜性命。陨,落。
切峻:迫切而严厉
逋慢:故意回避,怠慢上命。逋:逃脱 慢:怠慢,慢待。
急于星火:于星遑急。于:比 星火:流星的光 比流星的坠落还要急。指催逼的十分紧迫。
笃:病重,沉重。
日:一天比一天。
苟:姑且。
见告不许:申说不被许可,见告:申说(苦衷)。
实为:总结上文。
狼狈:形容进退两难的环境。
伏惟:俯状斟酌。古时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词语,奏疏和书信里常用。
故老:年迈而德高的旧臣。
蒙:受。
矜育:怜惜养育。
伪朝:蔑称,指被灭亡蜀朝。
历职:连续任职。
郎署:郎官的衙署。李密在蜀国曾任郎中和尚书郎。 署:官署,衙门。
图:希图。
宦达:官职闻达。宦,做官;达,显贵。
不矜:不看重。矜,自夸。
拔擢(zhuó):提拔。
宠命:恩命。
优渥(wò):优厚。
盘桓:犹疑未定的样子,指拖延不就职。
希冀:企图,这里指非分的欲望。
日薄西山:太阳靠近西山,喻人的寿命即将终了。薄,切近亲近。
危浅:活不长,指生命垂危。危:微弱 浅:指不长。
浅:不长。
更(gēng)相:交互。
因此:因此。
区区:自己的私情。
废远:破除阔别。
乌鸟私情:乌鸦反哺之情,比喻人的孝心。
终养:养老至终。
辛劳:酸楚悲苦,这里指酸楚苦楚的处境(古今异义)。
二州:指梁州(在今陕西省汉中地区)、益州(在今四川省)。
牧:古代称州的长管;伯:长。
皇天后土:文中指天地神明。
鉴:审察,识别。
矜悯:怜恤。
听:任,这里是答应、玉成。
庶:庶几,或许,表示希望或推测。
保:安;卒:终。
结草:指报恩。
不胜:禁不住。胜(shēng),承受,承担。
犬马怖惧之情:这是臣子谦卑的话,用犬马自比
拜表:拜上表章
闻:使动用法,使…知道。与上文“具以表闻”的“闻”用法相同。
文言知识
一、重点阐明
1、臣以险衅:灾害祸患。险:艰险,祸患。衅:祸患。
2、夙遭闵凶:夙:早。
3、夙遭闵凶:闵凶:忧伤的事,常指父母之丧。
4、慈父见背:背弃我。见:助动词,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么样。
5、舅夺母志:强行改变。
6、祖母刘愍臣孤弱:怜悯,爱怜。
7、躬亲抚养:亲自。
8、终鲜兄弟:少,没有。
9、门衰祚薄:门庭衰微,福分浅薄。祚:福泽,福分。
10、晚有儿息:子女。
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勉强。
12、茕茕孤独:孤单。
13、形影相吊:安慰。
14、而刘夙婴疾病:缠绕着(被……缠绕)
15、逮奉圣朝,沐浴清化:逮:及,到。 奉:承奉。
16、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稽核后予以推举。
17、诏书特下:特地。
18、拜臣郎中:拜:付与官职。
19、寻蒙国恩:寻:不久。
20、除臣洗马:除旧官,任新官,受职。
21、猥以低微:谦辞,表示自己的谦卑。
22、臣具以表闻:详尽。
23、诏书切峻:迫切而严厉。
24、责臣逋慢:逋:拖延,迟延。慢:怠慢。
25、急于星火:于:比。
26、则刘病日笃:笃:病重,沉重。
27、欲苟顺私情:姑且。
28、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俯伏斟酌。(谦敬之辞)
29、犹蒙矜育:怜悯。
30、且臣少仕伪朝:再说了,而且。
31、不矜名节:顾惜。
32、至微至陋:极,其。
33、过蒙拔擢:提升。
34、宠命优渥:厚。
35、岂敢盘桓:犹豫未定的样子。
36、但以刘日薄西山:切近亲近。
37、无以至今日:没有用来……的。
38、更相为命:交互。
39、因此区区不能废远:因此:这是由于。区区:拳拳之情,形容自己的私情。
40、实所共鉴:明察。
41、矜悯愚诚:怜悯。
42、听臣微志:听任,请许可。
43、庶刘侥幸:或许。
44、保卒余年:终。
45、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完,尽。
二、通假字
夙遭闵凶。(闵,通“悯”,可忧患的事。)
2.单独孤苦。(单独,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表示整数后面还有零数)
常在床蓐。(蓐,通“褥”,垫子、草席。)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上:向上。)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犬马:像犬马一样。)
则刘病日笃。( 日:一天天地。)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外:在家外。)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内:在家里。)
躬亲抚养。( 躬:亲自。)
(二)使动用法
臣具以表闻。( 闻:使……闻。)
保卒余年。( 保:使……保全。)
谨拜表以闻(使……知道。)
(三)形容词作名词
夙遭闵凶。(闵凶:忧患不幸的事。)
猥以低微。( 低微:卑微卑下的身份。)
凡在故老。( 故老:年迈而有功德的旧臣。)
愿陛下矜悯愚诚(恳切)
(四)形容词作动词
因此区区不能废远。( 远:阔别。)
则刘病日笃。( 笃:病重。)
(五)名词作动词
臣少多疾病。 (病:生病。)
且臣少仕伪朝。( 仕:做官。)
历职郎署。( 职:任职。)
(六)动词作名词
1、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指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四、重点虚词
以:
(1)臣以险衅( 以:由于)
(2)臣以养活无主 (以:介词,由于)
(3)臣具以表闻( 以:用)
(4)猥以低微( 以:和地位搭配时,译为“凭借”)
(5)无以至今日 (无以:没有......的办法)
(6)但以刘日薄西山( 以:由于)
(7)因此区区不能废远 (因此:因此 以:由于)
(8)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以:用)
(9)谨拜表以闻 (以:连词,而)
五、古今异义
1、九岁弗成
弗成
古义: 不能走路,这里指柔弱。 今义:不可以。
2、举臣秀才
秀才
古义:精良人才。今义:读书人的通称
3、除臣洗马
除
古义:付与官职。今义:不包括在内。
洗马
古义:付与官职 太子随从。今义:给马洗身子。
4、臣欲奉召奔驰
奔驰
古义:奔忙效劳,这里指赴京就职。今义:迅速的跑。
5、臣之辛劳
辛劳
古义:酸楚苦楚。今义:表身心劳苦,比喻困难困苦,很疲倦的觉得。现多指事情和劳作的感想熏染。
6、则见告不许
见告
古义:申说 。今义:向别人陈述;关照某事,使人知道。
7、因此区区不能废远
区区
古义:拳拳,形容感情恳切。今义: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8 、至于成立
至于
古义:一贯到....... 。今义:副词。表示事情达到某种程度;连词。表示另提一事或另一情形;到达。
9、 至于成立
成立
古义:成人自主。今义:组织机构开始存在;理论见地,站得住脚。创立、建立。
10、急于星火
星火
古义:流星的光,比喻急迫;今义:眇小的光。
六、一词多义
1、行:
①行年四岁(动词,经历)
②九岁弗成(动词,走路)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动词,施行)
2、矜:
①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②不矜名节(动词,顾惜)
③愿陛下矜悯愚诚(动词,怜悯)
3、至:
①至微至陋(副词,最)
②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
4、见:
①慈父见背(见用在动词前,表示他人行为及于自己)
②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动词,瞥见)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
5、亲:
①躬亲抚养(代词,亲自)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亲戚)
6、日:
①日薄西山(名词,太阳)
②报养刘之日短(名词,日子)
③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每天)
7、当:
①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
②去世当结草(副词,应该)
8、薄:
①日薄西山(动词,切近亲近)
②门衰祚薄(形容词,微薄,少)
③薄微细古(眇小)
9、拜:
①拜臣郎中(动词,授官)
②谨拜表以闻(动词,奉上)
10、于:
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给)
11、夙:
①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
②夙夜忧叹(名词,清晨)
12、区区:
①因此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②何乃太区区(形容词, 短浅的)
③区区小事(形容词,形容分量少)
④区区不才(谦称自己)
13、卒:
①保卒余年(副词, 终)
②卒成帝业 (副词,究竟)
③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名词, 士兵)
④卒然边疆有急 (副词,溘然)
14、除:
①除臣洗马(动词,任命)
②登自东除(名词,台阶)
③攘除奸凶(动词,打消)
15、婴:
①夙婴疾病(动词,缠绕)
②举婴,欲投之于河(名词,婴孩)
16、应:
①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动词,照料)
②其人弗能应也(动词,回答)
17、志:
①舅夺母志(名词,志向)
②寻向所志(名词,标记)
18、以:
①臣以险衅( 以:由于)
②臣以养活无主 (以:介词,由于)
③臣具以表闻( 以:用)
④猥以低微( 以:和地位搭配时,译为“凭借”)
⑤无以至今日 (无以:没有......的办法)
⑥但以刘日薄西山( 以:由于)
⑦因此区区不能废远 (因此:因此 以:由于)
⑧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以:用)
⑨谨拜表以闻 (以:连词,而)
七、针言
孤苦伶仃(原文:单独孤苦):伶仃:孤独,没有依赖。孤单困苦,没有依赖。
茕茕孤独:孤身一人。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形影相吊:吊:慰问。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急于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匆匆紧迫。
日薄西山:薄:切近亲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朽迈或事物衰败腐烂,附近去世亡。
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气息奄奄:浅:韶光短。形容寿命不长,即将去世亡。
朝不虑夕:清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形。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见。
戴德图报: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援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戴德报德,至去世不忘。
乌鸟私情: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皇天后土:皇天:古代称天;后土:古代称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八、分外句式
(一)介宾短语后置
急于星火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二)宾语前置
因此区区不能废远
慈父见背
(三)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
则见告不许
(四)省略句
拜臣(为)郎中
且臣少仕(于)伪朝
但以刘日薄西山
(五)判断句
今臣亡国贱俘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4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六)固定句式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九、重点语段
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弗成,单独孤苦,至于成立。……”
勾引: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疲塌,让人感到灾害相继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茕茕孤独,形影相吊”,直陈其事,白描手腕,把自己形只影单,孤独寂寥,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读之让人动容。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勾引:持续用了“察臣”“举臣”、“拜臣”、“除臣”,准确地陈述了自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实情以及由衷的戴德戴德之情。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勾引:四字骈句的排比渲染出圣命逼人的紧张气氛。
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勾引:对偶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田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以为迫切而无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也是对偶句,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生当陨首,去世当结草。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殉私情,则见告不许。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都是对偶句。利用对仗工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文章赏析:
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官职不详)。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仕途已失落,便在家养活祖母刘氏。公元265年,晋武帝请李密出来做官,先拜郎中,后又拜为洗马(即太子侍从官),便是文中说的“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晋武帝为什么要这样重用李密呢?第一,当时东吴尚据江左,为了减少灭吴的阻力,收笼东吴民心,晋武帝对亡国之臣实施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厚之肚量胸襟。第二,李密当时以孝有名于世,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施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耿介,同时也用孝来坚持君臣关系,坚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由于如此,李密屡被征召。
李密为什么“辞不就职”呢?大致有这样三个缘故原由:第一,李密确实有一个养活祖母刘的问题,像文章中说的“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第二,李密是蜀汉旧臣,自然有怀旧的思想,况且他还认为汉主刘禅是一个“可以齐桓”的人物,对付晋灭蜀汉是有一点不服气的。第三,古人讲:做官如履薄冰。天子高兴时,臣为君之心腹;天子不高兴时,臣为君之土芥。出于历史的教训,李密不能没有后顾之忧。晋朝刚刚建立,李密对晋武帝又不甚理解,盲目做官,怎知祸福。以是李密“辞不就职”,不是不想做官,而是此时此刻不宜做官。
李密不想立时出来做官,而晋武帝方面却催逼得很紧。“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慢待天子,违反皇命是要杀头的。为相识脱这个困境,达到不出来做官的目的,李密就在“孝”字上大做文章,把自己的行为纳入晋武帝的代价不雅观念中去。李密是蜀汉旧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古人讲“一仆不事二主”,“忠臣不事二君”。如果李密不出来做官,就有“不事二君”的嫌疑,不事二君就意味着对晋武帝不满,这就极其危险了,以是李密说自己“不矜名节”,“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我不出来做官完备是为了养活祖母刘,是为了“孝”。但是这里又产生了一个问题,事父为孝,事君为忠。李密养活祖母是孝,但不屈服君主的诏令,不出来做官,便是不忠。古人云“忠孝不能两全”。《韩诗外传》卷二记载:“楚昭王使石奢为理道,有杀人者追之,则父也。奢曰:‘不私其父非孝也,弗成君法非忠也。’于是刎颈而去世。”为忠臣不得为孝子,为孝子不得为忠臣。李密很奥妙地办理了这个抵牾,即先尽孝,后效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等我把祖母刘养老送终之后,再向您效忠,这样晋武帝也就无话可说了。
李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除了在“孝”字上大作文章外,还以奥妙的抒怀办法,来打动晋武帝。从文章中可以想见,李密在构思《陈情表》时,有三种交错涌现的感情:首先是因处境狼狈而产生的忧惧之情;其次是对晋武帝“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不满感情;末了是对祖母刘的孝情。但是当他提笔写文章时,便把这三种感情重新加以整理,经由镇静的回味,压抑了前两种感情,只在文中蕴藉地一笔带过,掩入对祖母刘的孝情之中。而对后一种感情则大肆渲染,并且造成一个动听至深的情境,即“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从这样一种情境出发,作者先以简洁精练的措辞写自己的孤苦,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作铺垫,然后反复强调祖母刘的病:如第一段的“夙婴疾病,常在床蓐”;第二段的“刘病日笃”;第三段的“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气息奄奄,朝不虑夕”。这样,李密的孝情就不同于一样平常的母孙之情,而是在特定情境中的分外孝情。
《陈情表》是写给晋武帝的,是为了达到“辞不就职”的目的。从这个目的出发,李密并没有把孝情一泄到底,而是用理性对感情加以节制,使它在不同的层次中,不同的条件下涌现。第一段先写自己与祖母刘的分外关系和分外命运,抒发对祖母的孝情,“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如果从这种孝情连续写下去,会有许多话要说,如对祖母的感激,对祖母的怜惜等等。但作者却就此止笔,转而写遭受国恩而不能上报的抵牾心情,写自己的狼狈处境。第二段表白自己戴德戴德,很想走立时任,“奉诏奔驰”。为什么不能去呢?由于“刘病日笃”,这就从另一方面反衬了他孝情的深厚,由于孝情深厚,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以是才有“实为狼狈”的处境。前面抒发的孝情被节制往后,又在另一个条件下涌现了。第三段作者转写自己“不矜名节”,并非“有所希冀”,不应诏做官,是由于“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在打消了晋武帝的疑惑这个条件之下,再抒发对祖母刘的孝情,就显得更真实,更深切,更动人。
创作背景:
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官职不详)。三国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史称“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年),朝廷采纳怀柔政策,极力收买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时年44岁,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以祖母养活无主为由,上《陈情表》以明志,哀求暂缓履新,上表恳辞。晋武帝为什么要这样重用李密呢?第一,当时东吴尚据江左,为了减少灭吴的阻力,收笼东吴民心,晋武帝对亡国之臣实施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厚之肚量胸襟。第二,李密当时以孝有名于世,据《晋书》本传记载,李密奉事祖母刘氏“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施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耿介,同时也用孝来坚持君臣关系,坚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由于如此,李密屡被征召。李密则向晋武帝上此表“辞不就职”。
作者简介:
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幼年丧父,母何氏再醮,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师事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迈多病、无人养活而力辞。历任温县令、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其平生见载《华阳国志》、《晋书》。代表作为《陈情表》。
兰亭集序王羲之 〔魏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旁边,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这天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不雅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以是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去世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曾不知老之将至 一作: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前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去世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以是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汇合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礼这件事。诸多贤士能人都汇聚到这里,年长、年少者都聚拢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嵬峨的山峰,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子的旁边照映环抱,我们把水引来作为漂传羽觞的环形渠水,排列坐在曲水阁下,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喝着酒作着诗,也足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景象晴朗,和风习习,举头纵不雅观广阔的天空,俯看不雅观察大地上繁多的万物,用来伸展目光,开阔肚量胸襟,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生平。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肚量胸襟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肆无羁的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打仗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得意,感到高兴和知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付自己所喜好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情状而变革,感慨随之产生了。过去所喜好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由于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是非,听凭造化,末了归结于消灭。古人说:“去世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我看到古人兴怀感慨的缘故原由,与我所感叹的彷佛符契一样相合,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太息感伤的,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解释。本来知道把死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龟龄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古人。可悲呀!
以是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期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缘故原由,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注释
永和:东晋天子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356年共12年。永和九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暮春:农历三月。暮,晚。
会:集会。
会稽(kuài jī):郡名,今浙江绍兴。
山阴:今绍兴越城区。
修禊(xì)事也:(为了做)禊礼这件事。古代习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往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群贤:诸多贤士能人。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
毕至:全到。毕,全、都。
少长: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等是长。
咸:都。
崇山峻岭:嵬峨的山岭。
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高高的样子。
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映带旁边:照映点缀在亭子的周围。映带,映衬、环绕。
流觞(shāng)曲(qū)水:用漆制的羽觞盛酒,放入波折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办法。流,使动用法。曲水,引水环曲为渠,以流羽觞。
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阁下,水边。
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
一觞一咏:喝着酒作着诗。
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这天也:这一天。
惠风:和风。
和畅,缓和。
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以是:用来。
骋:使······奔驰。
极:穷尽。
信:实在。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生平。夫,句首发语词,不译。相与,相处、相交往。俯仰,表示韶光的短暂。
取诸:取之于,从······中取得。
悟言:面对面的交谈。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肆无羁的生活。因,依、随着。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肆、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
趣(qū)舍万殊:各有各的爱好。趣舍,即取舍,爱好。趣,通“趋”。万殊,千差万别。
静躁:安静与躁动。
暂:短暂,一时。
快然自足:感到高兴和知足。然,······的样子。
不知老之将至:(竟)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一本有“曾”在句前。
所之既倦:(对付)所喜好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之,往、到达。
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革而变革。迁,变革。
感慨系之:感慨随着产生。系,附着。
向:过去、以前。
陈迹:旧迹。
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兴,发生、引起。
修短随化:寿命是非听凭造化。化,自然。
期:至,及。
去世生亦大矣:去世生是一件大事啊。语出《庄子·德充符》。
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据。
临文嗟(jiē)悼:读古人文章时嗟叹哀伤。临,面对。
喻:明白。
固知一去世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本来知道把去世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龟龄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动词。虚诞,虚妄荒诞的话。彭,彭祖,古代传说中的龟龄之人。殇,未成年去世去的人。妄作,妄造、胡说。生平去世,齐彭殇,都是庄子的意见。出自《齐物论》。
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
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
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趣舍万殊(“趣”通“趋”,意为“往,取”)
2.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面对面”)
二、古今异义
①这天也(是:古义:指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
②茂林修竹(修:古义:长;今义:指建筑、处理)
③或取诸怀抱(古:肚量胸襟抱负。 今: 抱在怀里)
④信可乐也(信:古义:指实在;今义:指书信)
⑤向之所欢(向:古义:指过去;今义:指方向)
⑥列坐其次(次:古义:指阁下,水边;今义:指次序或质量差)
⑦及其所之(及:古义:指等到;今义:表并列关系连词,和)
⑧曾不知老之将至(曾:古义:指竟然 今义:指曾经)
⑨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今义:文雅)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一觞一咏(觞:饮酒)
(2)映带旁边(带:环抱)
2、动词作名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视、听:眼睛、耳朵)
3、动词的使动
(1)引以为流觞曲水(流:使……流)
(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兴:使……兴,使……产生)
4、形容词作名词
⑴ 群贤毕至(贤:有才有德的人、贤士)
⑵ 少长咸集(少长:少者、年轻的人)
⑶ 无丝竹管弦之盛(盛 :热闹的场面)
5、形容词的意动
(1)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相同看待)
(2)当其欣于所遇(欣:以……为欣、对……感到高兴)
6、数词的意动
固知一去世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7、副词作动词
足以极视听之娱(极:尽情享受)
四、一词多义
之
⑴所之既倦(动词,意为“往,到达”)
⑵ 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⑶夫人之相与(取消句子独立性)
⑷极视听之娱(构造助词,的)
⑸向之所欣(音节助词,不译)
修
⑴茂林修竹(意为“高”)
⑵况修短随化(长,修短指寿命是非)
⑶ 乃重修岳阳楼(意为“建筑”)
⑷修守战之具(意为“整治治办)
虽
⑴虽趣舍万殊(虽然,连词)
⑵虽世殊事异(纵然,连词)
于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意为“在,介词”)
⑵欣于所遇(意为“对,介词”)
⑶终期于尽(意为“到,介词”)
以
⑴引以为流觞曲水(意为“把,介词”)
⑵亦足以畅叙幽情(意为“用来,介词”)
⑶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意为“因,介词”)
一
⑴ 若合一契 (一起)
⑵ 其致一也(一样)
⑶ 固知一去世生为虚诞(动词,看作一样)
⑷ 一觞一咏(有的,表示分指,一边……一边……)
⑸ 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
五、分外句式
(一)判断句
① 去世生亦大矣(语意上构成判断)
② 固知一去世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③ 其致一也
(二)倒装句
1.状语后置
⑴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⑵当其欣于所遇
⑶终期于尽
⑷不能喻之于怀
⑸亦将有感于斯文
2.定语后置
⑴仰不雅观宇宙之大
⑵俯察品类之盛
⑶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三)省略句
1、(众人)列坐(于)其次
2、(众人)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3、悟言(于)一室之内
4、放浪(于)形骸之外
针言
群贤毕至
崇山峻岭
放浪形骸
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
游目骋怀
文章赏析:
《兰亭集序》,又题为《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朋侪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便是《兰亭集序》。此序受石崇《金谷诗序》影响很大,其造诣又远在《金谷诗序》之上。
文章首先记述了集会的韶光、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接着描述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措辞简洁而层次井然。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先写崇山峻岭,渐写清流激湍,再顺流而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然后再补写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东风,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天下中的万物。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畅畅达。兰亭宴集,真可谓“四美俱,二难并”。
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必有别离,所谓“兴尽悲来”当是人们常有的心绪,只管人们取舍不同,脾气互异。刚刚对自己所神往且终于获致的东西感到无比欢欣时,但霎时之间,已为陈迹。人的生命也无例外,所谓“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语)、“老冉冉其将至兮”(屈原语)、“人生天地间,奄忽若飙尘”(《古诗十九首》),这不能不引起人的感慨。每当想到人的寿命不论是非,终极归于寂灭时,更加使人感到无比悲惨和悲哀。如果说前一段是叙事写景,那么这一段便是议论和抒怀。作者在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命的神往和执着的激情亲切。
魏晋期间,玄学清谈不胫而走,士族文人多以庄子的“齐物论”为口实,故作放旷而不屑事功。王羲之也是一个颇具辩才的清谈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民气抱负上,王羲之与一样平常谈玄文人不同。他曾说过:“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在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确地指斥“一去世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不雅观,这就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代价。
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措辞流畅,清丽动人,与魏晋期间模山范水之作“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篇》)迥然不同。句式整洁而富于变革,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参以偶句,韵律和谐,乐耳动听。
总之,这篇文章表示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不雅观,和老庄学说主见的无为形成了光鲜的比拟。给后人以启迪、思考。
创作背景:
公元353年(晋穆帝永和九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这次聚会的调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
作者简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期间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无锡,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今属浙江)。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蕴藉,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附录:必背清单必修上册:
1. 沁园春·长沙
2. 短歌行
3. 梦游天姥吟留别
4. 登高
5. 念奴娇·赤壁怀古
6. 劝学
7. 师说
8. 赤壁赋
必修下册:
9.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0. 阿房宫赋
11. 六国论
选择性必修上册:
12. 论语十二章
13. 大学之道
14. 老子四章
选择性必修中册:
15. 屈原列传(第三段)
16. 过秦论
选择性必修下册:
17. 离骚(第三段)
18. 蜀道难
19. 蜀相
20. 陈情表
21. 兰亭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