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相信大家都非常熟习,其诗字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他年轻时,有一次到扬州去,碰着了两个文人,他们相谈甚欢,一见如故,在交谈的过程中,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两位朋侪约请郑板桥前往一个叫小玲珑山馆的地方小聚,此时正遇上一群读书人在山馆赏雪吟诗,他们看到郑板桥身着粗布衣服,很是瞧不起,以为他不睬解作诗,便想着刁难他,让他现场作一首跟雪有关的诗。
就活着人以为郑板桥会羞愧难当时,他却不慌不忙地来回踱步,几个回合下来,他便开口吟出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
整首诗险些都是数字,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背诵起来也是轻而易举,可以说看一遍就会背,堪称“史上最随意马虎背诵的一首诗”!
郑板桥,生于1693年,原名叫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以是人们也称之为板桥师长西席,江苏兴化人,祖籍在苏州。
虽然郑板桥出生在书喷鼻香世家,但家里条件并不算好。他的父亲是个秀才,在清朝秀才是分为三等的,而郑板桥的父亲是禀生,是最精良的一等秀才,政府每个月都会供给粮食。
但即便如此,仅凭父亲秀才的身份也不敷以养活一大家子人,父亲凭着自己的文采收了几个学生,勉强坚持着百口人的生存。
郑板桥也遗传了父亲的好基因,从小就聪颖好学,三岁的时候就能够识字了,父亲看到郑板桥如此聪敏,对他期望甚高。
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年仅八岁的郑板桥便能写出一手好文章,尤其是他的对联,于平凡句子中见惊奇,常常让父亲感到惊艳。对付郑板桥的天赋,父亲很是欣慰,将他视为自己的骄傲。
逐渐地,在父亲的教诲下,郑板桥逐步终年夜,学识也更加渊博,十六岁的时候,郑板桥便向前辈陆种园请教,学习填词,在高师的点拨下,郑板桥的填词水平突飞年夜进。
古代文人,之以是饱读诗书,不过是想有朝一日,凭借自身的才华考取功名,为国效力,郑板桥自然也不例外。
20岁的时候,郑板桥考中秀才。在明清期间,文人如果想参加科举考试,必须要先通过由县、府、院举办的县试、府试、院试,只有通过了这三层考试,才能取得秀才的资格。
而有了秀才的资格,才能参加科举,可以说,秀才是参加科举的一张入场券。
作为士大夫阶级的底层,跟王侯将相比自然是比不了,但与平民百姓比较,秀才无疑是羡煞旁人的存在。
而郑板桥20岁便考中了秀才,可见其文采非一样平常人所能比。
中了秀才后,郑板桥一边在教馆传授教化,一边开始研究学习字画,当然还不忘为科举考试做准备,对他来说,通过科举跻身仕途才是最好的出路,只是,要取得功名,也不是一件随意马虎的事。
02 潦倒穷困被轻视 赋《咏雪》绝句惊艳四方
在考中秀才后,郑板桥在家人的安排下娶了妻,为了坚持婚后的生活,郑板桥不得不在扬州卖字画,但那个时候的郑板桥只是一个没有名气的年轻人,他的字画自然卖不出太高的价钱,日子依然过得很清苦。
初到扬州的郑板桥,在潦倒穷困时碰着马曰琯、马曰璐二人,并与他们成为莫逆之交。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郑板桥与二人相约聚一聚。
到了约定之日,虽然一起雪花飘落,落雪并没有让郑板桥以为寒冷,反而为即将见到好友而感到高兴,心里也是暖和的。
带着愉悦的心情,郑板桥加快了步伐来到三人约定的见面园地,小玲珑山馆,于是便发生了开头文中提到的那一幕,那郑板桥当时作的那首险些全文都是数字的七言绝句,究竟是哪首诗?
它便是那首随处颂扬的《咏雪》,全诗为: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这首诗一出,那群想给郑板桥尴尬的读书人瞬间羞红了脸,纷纭在心里懊恼自己的无知和稚子行为。他们向郑板桥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不得不说,这首七言诗确实作得妙极了!
与其他墨客的晦涩难懂不同,郑板桥的这首咏雪诗,不仅特殊好理解,而且全是用数字组成的,一看就会背了。整首诗普通易懂,大略明了,一共只有28个字,但便是这28个字,便将大雪飞入梅花的绝美意境描述了出来,让人仿佛置身雪海,感想熏染着大雪纷飞的美好和模糊的梅花芬芳……
诗的前两句“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看似只是一串数字,实际上便是这几个数字,不仅让人感想熏染到雪花一片一片从空中落下来,天空飞舞的轻盈姿态,与后文即将涌现的大雪纷飞的场景也做了铺垫。
如果没有前面这种铺垫,后面也就呈现不出来那种绝美雪景的意境了。
再来看诗的后两句“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这两句字面上的意思是,数千片、数万片的雪花,从天空中降落下来,落在了梅花上不见了踪影。
实际上是在描述雪越下越大,漫天雪花飞舞的大场景,在广袤的天地间,面前无数片雪花从天而降,雪窖冰天的白雪覆盖在了鲜红的梅花上,也粉饰不住梅花的颜色,大雪纷飞,而寒梅则傲立雪中,斗寒吐妍,一红一白,呈现出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
虽然这首诗中,郑板桥没有过多的歌咏雪的特色和品质,只是选取了其色白的特色。但郑板桥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并没有用“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喷鼻香”进行比较,而因此为雪和梅是相辅相成的。
整首诗还有一个绝妙之处,虽然是一首咏雪诗,全文却没有一个“雪”字,险些都是数字堆砌而成,从一到千再到万,看似数字弘大却丝毫没有累赘之意,反而让人更随意马虎理解和背诵。
虽然没写雪,却句句在说雪,足以见得郑板桥的才华!
03 考取功名入朝为官 清正廉明深得民心
在扬州卖画为生,补贴家用的同时,郑板桥仍旧在为科举考试而努力着,二十年后,年近四十的郑板桥终于中了举人。
又过了四年,他进士及第,奋战数十年,他终于考取了功名,在家满心欢畅地期待朝廷付与官职。
然而,由于家世卑微,在朝廷中也没有人能够扶持推举,在家中等了足足六年,郑板桥才被委任为范县的县令,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坎坷的出生让郑板桥饱尝人间间的艰辛,也让他对百姓怀有深深的同情,进入官场的他立志成为一名为民谋福利的好官。
在其位谋其职,郑板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众人证明他确实做到了成为一名好官。
初到范县就任县令时,范县的交通还很闭塞,是一个比较贫穷的地区,当郑板桥来到瓦草相间的县衙时,一向淡泊名利他并没有任何怨言,而是直接坐在里面开始了自己的事情。
由于出身贫寒,他深知百姓生活不易,走立时任后便以公自约,以廉自律,爱民如子。
在郑板桥为官的时候,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百姓们的生活疾苦,郑板桥常常深入到百姓之中去。
他常不坐肩舆,也不许鸣锣开道,不许打“回避”“庄严”的牌子,而是身着燕服,脚穿草鞋到乡下察访。即便夜间去查巡,也仅差一人提着写有“板桥”二字的灯笼引路。
由于他常常微服“陇上闲眠看耦耕”,有时候上级官员来找他,都见不着人影。
久而久之,在郑板桥就任范县县令期间,他勤政为民,全体县的各种公事,都能得到及时办理,而且都被妥善处理。百姓们的冤屈也在郑板桥的深入调查下得到舒展。
在郑板桥统领的地区,“讼简刑轻”,乃至能够做到“卧而理之”,郑板桥的古迹也被百姓们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
四年后,郑板桥被调署潍县。在潍县任上七年,竟有五年发生旱蝗水灾,平生易近涂炭,饿殍遍野。
看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郑板桥立即将潍县的灾情如实报告给朝廷,为百姓争取赈济财物。
同时又在当地以工代赈,建议兴修城池道路,通过此举招部分募饥民做工,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办理这部分人的吃食问题。
为了帮助百姓渡过难关,郑板桥可以说是挖空心思。
在这种分外期间,潍县有一些富商故意哄抬粮价,饥民们的生活更加困难,面对这种情形,郑板桥当机立断,勒令富商们平价出售粮食,以解百姓之疾苦。
不仅如此,他自己也是节衣缩食,将俸禄捐出来解百姓的燃眉之急,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
在最危急的时候,郑板桥在没有征得上级的赞许下,不顾统统地毅然决定打开官仓放粮,来帮助饥民渡过难关,这一举动足以见得郑板桥是贴心贴腹地在为百姓着想。
虽然郑板桥齐心专心为民,但无形中引来了同寅的敌意和富商们的报复。
在那个政治风气近乎病态的年代,清官本就难做,郑板桥的清正耿介终极让其遭受了莫名的诬告。
面对朝廷的问罪,乾隆十七年(1752年),识破了官场阴郁的郑板桥不想再与他们与世浮沉,愤然辞官,回抵家乡江苏兴化定居。
郑板桥离开的时候,潍县的浩瀚百姓纷纭自发前来送行,对这位为民造福的“父母官”很是不舍,但却也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郑板桥拜别。
面对百姓们的不舍和感激,郑板桥躬身致谢后逐步地离开。
为官数载,他带走的,除了三只毛驴驮着的几捆字画,还有满面的风霜和满怀的开阔。
04 辞官后名声大噪 靠卖画为生洒脱不羁
辞官后的郑板桥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定居,并建了一座名字叫“拥绿园”的院子,园子由三间茅屋、四面绿竹围合而成,格外寂静。
郑板桥逐日便在自己的小院子里面享受着沉着而淡雅的日子。但风雅之余,温饱还是须要银子作支撑的,为理解决生存问题,补贴家用,郑板桥不得不开始卖画为生。
郑板桥生平清廉,才华出众,而他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他的画。他生平只画兰、竹、石,尤其善于画竹,喜好在画上作诗。
在郑板桥当潍县任县令时,他的顶头上司、山东巡抚得知郑板桥的画作很了得,就曾找他索求过字画。
面对上级的要求,郑板桥便画了自己最拿手的竹子,还在上面题诗一首:“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那个时候,郑板桥在字画界就已经小有名气了。经由多年的沉淀,辞官后的郑板桥早已不再是曾经那个毫无声誉的青年,凭着出众的文采和博识的画技,成为远近有名的大画家和文学家,他的墨宝被很多人争相收藏。
有了名望的陪衬和生活的积淀,郑板桥笔下的墨竹更显得清俊挺立,个中的竹之韵加倍凸显,而郑板桥在画中所赋的诗文更是为画作增长了奇气纵横之格。
久而久之,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个中不乏王公贵族,卿士大夫,乡绅富豪等。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钱财就能买到郑板桥的字画,由于郑板桥画画不看人而是看心情。
不管你是华堂贵客,还是饥寒之子,他都一律表态,“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这波操作让人深为叹服,也其实表示了他的风趣与率真。
不过,即便来求郑板桥画作的人相继而来,他依然囊中羞涩,只由于他并不在乎这些身外之物,每每卖完画挣了钱,他都会呼唤朋友们去饮酒作乐,开怀畅饮,吟诗为难刁难,好烦懑乐。
对付这种任性而为的生活,郑板桥也怡然自得,随意率性洒脱,无拘无束,不拘泥于世俗,不被钱财所束缚,郑板桥过着自己想要的日子。
在郑板桥七十岁生日的时候,曾有朋友为他画了一幅画像,看到画像后,郑板桥诗意大发,直接在写了一首诗,“老夫七十满头白,抛却乌纱更燕服。同人为我祝千秋,勿学板桥烂兰竹。”
人生七十古来稀,诗中虽有叹老之意,但不乏诙谐之趣。
他体恤民情,“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被罢官的时候,淡泊名利的他曾在诗中感慨,“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竹鱼竿。”
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萧索、冷落、凄冷之感,但郑板桥并不后悔为百姓所做的统统。
郑板桥的诗看似讽喻,却也透露着他的耿直,酸楚同情给百姓,辛辣讽喻给贪官。这种超脱世俗的大无畏精神,其实让人钦佩!
郑板桥为百姓做的统统,他们都看得见;郑板桥的切切之情,百姓也明了,因而在被罢官离开之际,才会有百姓自发相送。
辞官还乡后,奔波了大半生的郑板桥,早已遍尝酸甜苦辣,识破情面冷暖,回家后的日子虽然庸常,却已多了一份不羁与诗意。
与官场的日子不同,无官一身轻的生活中也多了真趣,历经磨难却依然能笑看人生,郑板桥做到了!
结语对付郑板桥而言,年少期间曾怀有满腔抱负却无处施展,在落魄的时候,也只能以卖诗文字画谋生,长期过着颠沛流离、潦倒穷困的生活,最困难的时候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即便后来终于考取功名入朝为官,秉承着为民谋福利的原则,当上县令的他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备受后人夸奖。
但却因耿直清廉的性情被同寅排挤,被恶人诬告,愤然辞官回家,再度为了生存过上卖画为生的清贫日子。
纵义务运如此多舛,郑板桥也从不介怀,身在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之间,得意其乐。空隙之余,郑板桥会在自己的小别院里面写字作画。
有人以为郑板桥就犹如他画中的竹子一样,坚韧顽强,铁骨铮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实在,他又何尝不是自己《咏雪》诗中的寒梅?
淡雅朴素,与世无争,但又拥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大雪纷飞,漫天飞舞,梅花傲立枝头,在困境中保持自傲。
面对别人的轻视,无须措辞,郑板桥如雪中梅花般用实力证明自己,用行动惊艳了天下!
参考文章[1]中国历史网:历史上对郑板桥的人物评价
[2]公民网:郑板桥爱民若子
[3]新华网:清代画家郑板桥
[4]中华网:浅谈郑板桥笔下的“萧萧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