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分封诸侯示意图。
一、陖翟, 隗姓国;而鲜虞国,子姓,两者姓氏不同。
陖翟国、鲜虞国,都是先商乃至商周期间的古代方国。东汉王符撰《潜夫论·志氏姓》:“隗姓赤狄,姮姓白狄,此皆邃古之姓。”正定新城铺鲜虞故城遗址出土商代铜“子刀”饕餮爵,西晋司马彪撰《续汉书·郡国志》中山国新市条:“有鲜虞亭,故国,子姓”。,
请看《穆天子传》记载的“陖翟”国。
西晋-郭璞《穆天子传·卷五》:“仲秋甲戍,天子东游,次于雀梁,囗(缺字,下同)蠹书于羽林。季秋,乃宿于房。毕人告戎(告,戎难也)曰:峻翟来侵。天子使孟悆如毕讨戎。“
意思是说,八月甲戌日,周穆王向东巡游,在雀梁住宿。天子在羽陵曝晒简书,肃清蠹虫。玄月□(日期残缺),天子住在房地,便是现在临城、高邑一带。毕国人前来报告蛮夷入侵,说:“陖翟国来侵。” 周穆王于是叮嘱消磨孟悆率军前往毕国,讨伐蛮夷。
《穆天子传·卷五》:“丁丑,天子游于洧上,雨,乃至□。祭父自圃郑来谒。留昆归玉百枚。陖翟致赂:良马百驷,归毕之宝,以诘其成。陖子寿胡□东牡。“西晋郭璞注:“ 陖翟, 隗姓国也,音峻。”意思是说,丁丑日,天子去洧水边嬉戏。恰逢下雨,于是天子到□(地名残缺)避雨。大臣祭父从圃郑赶来,禀告天子:“留昆氏供献美玉一百枚。陖翟(狄)送来财物,共有良马四百匹,并且归还了从毕国侵夺的宝器,以此要求议和。陖翟酋龟龄胡还特意供献了东牡名马。”
《穆天子传》为“汲冡书”一种,《穆天子传》序二有文:“古文《穆天子传》者,(西晋)太康二年,汲县不准盗发古冢所得书也。”清-徐文靖《竹书统笺》卷八:“秋玄月,翟人侵毕(笺按:穆传曰:季秋,宿于房,毕人告戎,曰:峻翟来侵。天子使孟悆如毕讨戎。传又曰:天子四日休于濩泽,峻翟至,赂良马百驷,归毕之宝,以诘其成。峻子,胡东牡。郭璞曰:峻翟,隗姓国,胡名。归毕之宝,言翟前取此宝也。诘犹责也,成谓平也。)”
二、陖翟和鲜虞两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不同,陖翟国地处陕西山地,鲜虞国是河北平原。
陖翟,在今陕西省境。《广韵•稕韵》:“陖,亭名,在冯翊。”陖,jùn 同“峻”。(1)山高而陡。《说文•部》:“陖,陗高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俓陖赴险,越壑厉水。” (2)高。《玉篇•阜部》:“陖,高也。亦作峻。”
三、毕国地处我国西部,其地理位置也可佐证。
上文《穆天子传》记载的“翟人侵毕”,毕国是商王武丁之子子毕的故地,本是商族人建立的方国毕方。商代甲骨文中常常涌现毕的活动记载。杜预注《左传正义》说:“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此十国皆任姓也。”《左传·昭公九年》载曰:‘我自夏往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杜预注:“在夏往后稷功,受此五国,为西土之长。”
清华简《祭公》一篇中提到,毕公高后裔毕曾在周穆王时被列为三公(邢公、毛公、毕公)之一,出土文物则有毕伯克鼎,铭文:“畢伯克肇乍(作),朕丕显皇且(祖),受命毕公䵼彝,用追享于子=孙永宝用。”铭文记载铸器者是毕伯,为了敬拜其皇祖毕公而作祭器,让其后世子孙能够永久用以祭享。
四、翟、鲜虞也是西周乃至春秋期间两个不同的方国。翟国。赤狄;鲜虞,白狄别种。
(明)廖用贤撰 《尚友录》:“隗姓,隗,馀杭宫音。春秋时翟国。隗姓,子孙因氏焉。”宋元之际马端临著《文献通考》:“春秋时可考者。二十三国。晋、卫、邢、魏、霍、耿、北、燕、邘、杨、冀、郇、尹、鼓、肥、黎、潞、阳、共、鲜虞、赤狄、无终、山戎。”《国语 郑语》则将“翟、鲜虞、隗”三国并列: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北有卫、燕、翟、鲜虞、路、洛、泉、徐蒲,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
南宋-罗泌撰《路史》卷二十四:“翟,北地古翟国,后徙西河。《盟会图》云:今慈州(《隧道记》:伐卫懿公者。贾逵云:处北地,后为晋所灭。此春秋时隗姓翟,炎帝后非此也)。”
西汉贾谊撰《新书》卷七《妥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翟王派青鸟使出使楚国,楚王欲向青鸟使炫耀楚国的富余,故特意在“章华之台”上宴请青鸟使。向青鸟使问道:“翟国有这样的台子么?”请看贾谊《新书》原文:
翟王使使至楚,楚王誇青鸟使以章华之台,台甚高,三休乃至。楚王曰:翟国亦有此台乎。青鸟使曰:否。翟,窭国也,恶见此台也。翟王之自为室也,堂高三尺,壤陛三累,茆茨弗剪,采椽弗刮。且翟王犹以作之者大苦,居之者大佚,翟国恶见此台也。楚王愧。
再看西汉刘向撰《说苑·辨物》记载的《赵简子问于翟》:
赵简子问于翟,封荼曰:“吾闻翟雨谷三日,信乎?”曰:“信。”“又闻雨血三日,信乎!
”曰:“信。”“又闻马生牛,牛生马,信乎?”曰:“信。”简子曰:“大哉妖!
亦足以亡国矣。”对曰:“雨谷三日,虻风之所飘也;雨血三日,鸷鸟击于上也;马生牛,牛生马,杂牧也,此非翟之妖也。”简子曰:“但是翟之妖奚也?”对曰:“其国数散,其君幼弱,其诸卿货,其大夫比党以求禄爵,其百官肆断而无告,其政令不竟而数化,其士巧贪而有怨,此其妖也。”
五、后人为何把陖翟国、翟国、鲜虞国三者搅散?只因古籍文献中笔墨通假,翟、狄为通假字。
翟,《说文解字-段玉裁注》曰:按翟,经传多假狄为之。狄人字,传多假翟为之。亦即翟、狄为通假字。“狄”“翟di”。如《古本竹书纪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获二十翟王。”清华简《系年》第四章记载,“周惠王立十又七年(公元前660年),赤翟王留吁起师伐卫”。《史记·匈奴列传》:“晋文公攘匈奴,居于河西訚、洛之间,号曰赤翟、白翟。”《正义》引《括舆志》云:“延、银、绥三州白翟地。”皆陕西北部有白狄之证;东汉应劭撰《风尚通》云:“皋落,翟国也,赤翟别种。”宋-郑樵《通志》卷二十六《戎狄之国》:“狄氏(周文王封少子于狄城,因氏焉。或言成王封母弟孝伯于狄城,其地在今慈州。鲁大夫有狄□弥古贤人有狄仪仲尼弟子有狄黑卫人也裔孙汉博士狄山)白狄氏(狄之别种,杜预云,故河西郡有白狄部。翟氏(亦作狄,音宅,又音狄。祁姓,黄帝之后,世居翟地。《国语》云:翟国为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秦有翟偻,新魏有翟黄。汉文景时廷尉翟公,下邽人,望出南阳)。”《通志·氏族略》:“落氏。皋落氏,翟国也。此赤翟别种。”《国语·齐语》载齐桓公“西征,攘白狄之地,至于西河”,此西河即指山西西部的黄河沿岸地区。
翟、狄为通假字的古籍校注,再看《国语 郑语》干系记载。
《国语 郑语》:
桓公为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去世。史伯对曰:王室将卑,蛮夷必昌,不可偪也。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北有卫、燕、翟、鲜虞、路、洛、泉、徐蒲(卫康叔之封,燕邵公之封,皆姬姓也。翟,北翟也。鲜虞,姬姓,在翟者路、洛、泉、徐、蒲,皆赤翟隗姓也)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八国,姬姓也。虞,虞仲之后。虢,虢叔之后,西虢也)东有齐鲁曹宋滕薛邹莒(齐,姜姓。鲁,曹、滕,皆姬姓。宋,子姓。薛,任姓。邹,曹姓。莒,已姓,东夷之国也。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荆戎翟之人也。王支子母弟,姬姓是也、甥舅,异姓是也,蛮荆楚也。戎翟,北翟路、洛、泉、徐、蒲是也。戎或为夷,非亲则顽,不可入也。亲谓支子甥舅,顽谓蛮夷戎翟也。其济洛河颍之间乎?
翟、狄为通假字的,还有南宋-罗泌《路史》卷二十九:“无终,无终子,翟国,今葪之玉田,涣阳亦其地,晋灭之。燕为右北平,有无终山,(故无终县在右北平城西,三十万岁通天。二为玉田,)以蔽北燕之路,亦春秋之山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