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先容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六月中,一样平常为我国景象最热的时候。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喷鼻香等习俗。
《山海经·大荒西经》:“ 寿麻 正立无景,疾呼无响。爰有大暑,不可以往。” 郭璞 注:“言热炙杀人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六:“时暑中,公执一叶素扇,偶写‘大暑去酷吏,清风来故人。’”
大暑读诗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宋·黄庭坚
蕲竹能吟水底龙,美男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大暑
金·赵元
旱云飞火燎长空,白日浑如堕甑中。
不到广寒冰雪窟,扇头能有多少很多多少风。
大暑登东城
元·许衡
三丈危城日暮登,暑威殊不霁凭陵。
何时太华高峰上,细嚼松阴六月冰。
暑热
元·张昱
南州大暑何可当,雪冰不解三伏凉。
夜深明月在天上,白露满湖荷叶喷鼻香。
参云亭晚坐
宋·曾几
大暑不可避,微凉安所寻。
云霄非浊世,竹树有清阴。
海近风先集,山高日易沈。
无因见明月,萤火乱更深。
似贤斋竹
宋·曾几
大暑不可度,小轩聊复开。
只消看竹坐,不必要风来。
岂待迷时种,何妨尾月栽。
叶端须雨打,有句索渠催。
六月十八昼夜大暑
宋·司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耀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凉轩
宋·张锷
洒脱吴役夫,搆轩山县中。
何曾知大暑,每到便清风。
林影乱不定,泉声咽复通。
微吟倾白酒,日月任西东。
大暑息林下
宋·彭汝砺
溪流转东西,日色不可障。
水风鼓酷热,如坐蒸炊上。
幽林隤山谷,弛楫没清旷。
行矣难少留,白云在吾望。
次韵俞希贤大暑家居寄天宁二老
宋·李之仪
静退陶彭泽,风骚支道林。
论欢虽暂阻,投分本来深。
客舍汗如洗,僧轩云正阴。
莫因俗眼碍,终负胜游心。
夏日怀朋侪
明·屠隆
松风消大暑,永日坐高林。
路断千峰合,天垂万木阴。
有时成客梦,一半是乡心。
得句无人赏,年来欲废吟。
和晁应之大暑书事
宋·张耒
蓬荜久闭谢来车,畏暑尤便小阁虚。
青引嫩苔留鸟篆,绿垂残叶带虫书。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凉计已疏。
忍待西风一萧瑟,碧鲈斫鲙意何如。
大暑
宋·黄裳
轻轻丝葛汗如蒸,空有云雷未见灵。
安得此生长不老,岂能今日便忘形。
谩摇纨扇终嫌倦,欲倒金罍却恐醒。
赤脚踏冰疑未稳,且寻林下泛清泠。
大暑竹下独酌
宋·郑刚中
新竹日以密,竹叶日以繁。
参差四窗外,小大皆琅玕。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
翛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
清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
薄暮开竹杪,放入月一弯。
绿阴随合之,碎玉光斓斑。
我举大榼酒,欲与风月欢。
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
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
大暑松下卧起二首
宋·陈天瑞
其一
迅翻趋炎歊,高标閟幽雅。
隐士何所营,茇之清荫下。
故居禾黍生,帡幪若大厦。
熟卧熏风边,飞梦游虞夏。
五弦天上鸣,击壤歌满野。
起来记遗音,析薪有樵者。
其二
炎威一何骄,不有商飙惨。
苍茫云海路,飞龙不可览。
我本灌园人,昔乃从铅椠。
万事已灰心,十载空尝胆。
亭亭松篁边,小池开菡萏。
芬清泥自污,根固波徒撼。
终日哦其间,一卧寂百感。
相期晚节喷鼻香,看此秋容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