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海客
“水手”实在是一个古老的职业,传统文化中,称之为“海客”。诗仙李白在他的代表作《梦游天姥山吟留别》中写道,“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这里的“海客”,便是“水手”。而诗仙那句著名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实在,描写的便是“海客”,也便是“水手”。意思是说我们都要向“海客”学习,高高挂起入云的船帆,去沧海里长风破浪。末了,降服惊涛骇浪,渡过沧海,到达胜利的彼岸。
1. 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李白太白实在很喜好“海客”这个职业,很多诗篇里都提到过“海客”。比如,他在《古风》中写道,“海客去已久,谁人测沈冥”,在诗仙眼里,“海客”便是和沧溟搏斗的人。要说他写“海客”,写得最为豪放的诗歌,该当是这首《相和歌辞·估客行》: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
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
题目中的“估客”,特指那些驾船在海上远行、追逐利润的贩子。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那些“海客”,那些驾船海上的贩子,就像乘坐天风一样,驾驶着商船进行着迢遥的航程。
“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他们就像云中的鸟儿一样,一飞冲天,没了踪迹。他们驾驶着大船,在海上一去,了无踪迹,让人无比感叹他们的勇气。
李白特殊欣赏那些“海客”,他在另一首诗《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烛照山水壁画歌》中写道,“却顾海客扬云帆,便欲因之向溟渤”,却创造海客们扬起了高耸入云的船帆,就要借助它渤海,乃至是溟海等大海驶去。
毫无疑问,诗仙总是把他最为豪放的诗句,献给了“海客”!
在佛家的传说中,达摩师祖是“一苇渡江”。而在传统文化中,更加神化的是“乘槎渡溟海”,对应的是去探求仙山,比如,蓬莱。古人认为,天空中各个日月星辰之间,都是沧溟,只有神仙们,才可以通过“乘槎”,渡过沧溟,在各个日月星辰之间来往。因此,“溟海客”,是“海客”中的最高级别,可以往来日月星辰之间。这首唐代墨客李乂的《兴庆池侍宴应制》,是一首应制诗,写的是皇家池塘:
神池泛滥水盈科,仙跸纡徐步辇过。
纵棹洄沿萍溜合,开轩眺赏麦风和。
潭鱼在藻供游咏,谷鸟含樱入赋歌。
寄语乘槎溟海客,转头来此问天河。
寄语乘槎溟海客,转头来此问天河
“神池泛滥水盈科,仙跸纡徐步辇过”,“兴庆池”这个皇家池塘,目前已是池水泛滥,充满了所有的坑坎。天子的车队和步辇,缓慢的从池前经由。
“纵棹洄沿萍溜合,开轩眺赏麦风和”,“麦风”,指四月的风,由于这个时候要收冬小麦,以是称为麦风。然后,人们乘船游览“兴庆池”,只见撑船的棹收回往后,浮萍就合上了。打开船上的窗户,纵目远眺,一阵四月的熏风吹过。
“寄语乘槎溟海客,转头来此问天河”,我要见告那些乘槎渡溟海的海客们,你们回过分来,来这里乘槎吧,从这里可以直达天上的天河。
末了一句,“寄语乘槎溟海客,转头来此问天河”,虽然是一句马屁诗,是说这座皇家“兴庆池”,就跟天河一样,一样崇高和神秘。
但换个角度一想,这句,“寄语乘槎溟海客,转头来此问天河”,何尚不是在赞赏那些“海客”,他们正在渡过的是天河,他们就跟天上的神仙一样伟大。
3. 海客云帆未挂时,相与缘江拾明月,李群玉“海客”除了在杨帆出海时候的洒脱和雄壮,纵然在不出海的时候,在码头,在江边,也是那么富有诗意。唐代墨客李群玉,在《落帆后赋得二绝·其二》,就描写了海船在靠岸后的风景:
水浮秋烟沙晓雪,皎洁无风灯影彻。
海客云帆未挂时,相与缘江拾明月。
海客云帆未挂时,相与缘江拾明月
“水浮秋烟沙晓雪,皎洁无风灯影彻”,水面上漂浮着秋日的烟云,在清晨的时候,沙滩上的沙子,像雪一样洁白。这时候,四面无风,月光皎洁,船上的灯光明澈。统统都是那么美好!
“海客云帆未挂时,相与缘江拾明月”,“缘江”,沿着江边。海客还没有把他们的大船挂起高耸入云的船帆,他们本日该当不会出海。于是,他们相互结伴,沿着江边走。明月倒映在江水中,离岸边很近,也离江边的人们很近,使得他们像是在拾起明月一样。
一句,“海客云帆未挂时,相与缘江拾明月”,墨客们真的很喜好“海客”这群人,纵然他们不出海,也把他们描写得这么浪漫,这么富有诗意。
4. 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罢织一相闻,李商隐有着“小李杜”之称的李商隐,对“海客”也是充满了崇敬之情,也是把世间最为瑰丽的想象,献给了他们。他想象“海客”能够乘槎,往来天地之间,可以见到任何的传奇人物,乃至是仙子们。这首《海客》,是这样写的:
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罢织一相闻。
只应不惮牵牛妒,聊用支机石赠君。
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罢织一相闻
“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罢织一相闻”,“紫氛”,指云霄。“海客”们乘船航海,一会就不见了,就像神仙乘槎上了云霄一样。当他们上得云霄而来,天上的织女一听到他们来了,就放下织布机。
“只应不惮牵牛妒,聊用支机石赠君”,只是为了不触怒牛郎,她不敢送其他宝贵礼物,只能将她那支持织机,让织机保持平衡的石头送给他们。
看看,李商隐笔下的“海客”,是多么的神通广大,能上天入地,能见到牛郎织女,还能得到织女的崇拜,赠予他们支机石。
5. 月中逢海客,浪里得乡书,李端这首唐代墨客李真个《元丞宅送胡浚及第东归觐省》,既是对朋友科举高中的恭喜之情,充满了对朋侪及第的喜悦。附带对“海客”表达了赞颂和感激之情,这里的“海客”,是通过水路的送信的信使:
登龙兼折桂,归去当高车。
旧楚枫犹在,前隋柳已疏。
月中逢海客,浪里得乡书。
见说江边住,知君不厌鱼。
月中逢海客,浪里得乡书
“登龙兼折桂,归去当高车”,“登龙”,比喻成名发迹,飞黄腾达。“折桂”,即蟾宫折桂,科举高中的意思。“高车”,高大的车,贵显者所乘。
现在,朋友你成名发迹了,又是“蟾宫折桂”,科举高中,荣归故里,应该乘坐显贵的高车。
“月中逢海客,浪里得乡书”,前些天,本月中的时候,碰着了送家书的信使海客,你在风浪中得到了家书。“见说江边住,知君不厌鱼”,听说你家住在江边,就知道你是不会讨厌吃鱼的。
一句,“月中逢海客,浪里得乡书”,在墨客眼中,“海客”便是浪里来,浪里去,生平在和风浪做斗争。
6. 谪来为海客,老去逐波臣,杨承鲲明代墨客杨承鲲,由于被贬渤海,自称“海客”也就适可而止。这首《赠傅侍御十韵》,墨客以“海客”自喻,既是对“海客”劈荆斩浪的讴歌,又是对朝局犹如惊涛骇浪的批驳。同时,表达了自己对降服朝局风浪的信心:
远戍沧溟使,全生仰圣真。
曾乘金騕袅,旧识石麒麟。
一疏披鳞甚,孤忠斩马新。
谪来为海客,老去逐波臣。
渤海三珠树,风涛七尺身。
几年看代雁,逐日食吴鳞。
勋业刀环小,悲欢剑首频。
殷忧还贾谊,差乐愧陈遵。
不负将军诺,那堪丞相嗔。
秋风吹短发,恸哭望高旻。
谪来为海客,老去逐波臣
“远戍沧溟使,全生仰圣真”,“圣真”,儒学的真谛。自己虽然被贬到迢遥的海边,当上了一个“沧溟使”,但自己会坚持儒家思想,洁身自好。
“谪来为海客,老去逐波臣”,我自从被贬来这里,做了一名海客。当年在朝局中逐波斩浪的朝臣,现在已经老了。
“渤海三珠树,风涛七尺身”,“三珠树”,王劾、王勃、王勔三兄弟。我乐意以当年王劾、王勃、王勔渤海三兄弟为榜样。在风涛中,以七尺之身,像海客一样到底胜利的彼岸。
在这首诗中,不管是“沧溟使”,还是“海客”,或是“逐波臣”,都尽显渤海气质,表达了墨客劈荆斩浪的决心。
而一句,“渤海三珠树,风涛七尺身”,表达了墨客乐意像王勃那样,青史留名的欲望!
值得把稳的是,“海客”的真正意义,在明末清初墨客钱谦益的笔下,已经变了味,变成了一个隐士含义。虽然这个“海客”,面对的风光依然是那么雄伟壮不雅观,但已经没有了原始“海客”的拼搏意义,这真的是一个退步。这首《丁亥夏题海客钓鳌图四首·其一》,全诗为:
海客垂纶入淼茫,新添水槛揽扶桑。
崆峒仗与羲和沓,安得乘槎漾水旁。
海客垂纶入淼茫,新添水槛揽扶桑
“海客垂纶入淼茫,新添水槛揽扶桑”,虽然海上风光依然是那么壮不雅观,有“入淼茫”,也有“揽扶桑”,但“海客”只是在“垂纶”,而不是“直挂云帆济沧海”,十分的可惜。
“崆峒仗与羲和沓,安得乘槎漾水旁”,这里的“崆峒”、“羲和”和“乘槎”,既有玄门意味,又充满了仙侠意味,便是没有了“海客”拼搏精神,可叹!
钱谦益一开始自诩为明朝遗民,以“反清复明”为毕生志向,但终极是降清、仕清。跟这首诗所表达的悲观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他终极降清、仕清,也一点都不有时。
8. 好约骑鲸东海客,纶竿蓑笠任横斜,吴之振这首清代墨客吴之振的《再叠前韵寄存庵·其二》中的“海客”,也是隐士的代名词,但是是一位“骑鲸海客”,相对没有那么悲观,让我们稍稍有一些诗仙李白豪放气质的觉得,也算是有些安慰吧:
早春招我共看花,更许疏狂礼法赊。
已遣宦情逃曲糵,自应诗格到烟霞。
种成梓泽千头橘,抛却蓬山八饼茶。
好约骑鲸东海客,纶竿蓑笠任横斜。
好约骑鲸东海客,纶竿蓑笠任横斜
“早春招我共看花,更许疏狂礼法赊”,所谓“礼法赊”,便是不守礼法的意思。在这句诗中,不管是“疏狂”,还是“礼法赊”,都表现了墨客的隐士特点。
“已遣宦情逃曲糵,自应诗格到烟霞”,“烟霞”,也是隐士的象征。
“好约骑鲸东海客,纶竿蓑笠任横斜”,“骑鲸”,引用了诗仙李白“骑鲸捉月”的典故,表达了墨客对李白的神往之情。而“纶竿蓑笠”,也是隐士的象征。
我们可以看出,到了清代,连“海客”,都没有了大唐期间的豪放和进取精神,已经成了归隐的象征,这实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退步。好在新中国的成立,我们又重拾了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这实在是让人捏了一把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