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称鳌山大小洞天,开拓始于南宋(公元1187年),为海南省历史悠久的风景名胜,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南海福门,两门相对洞开,南海在望,在此可以领略道家以小见大、大道无为的境界。

乘坐景区不雅观光车,先到终点站小月湾下。

小月湾泳池休闲区

三亚大年夜小洞天何处去寻大年夜洞天

小月湾,背靠鳌山,面向南海,呈现月牙形向前方延伸。

小月湾海滩

再乘坐景区不雅观光车返回,至小洞天下车,然后徒步游览返回景区出口。

南宋时在崖州(今三亚市崖州区)先后任知州的周康和任知军的毛奎,相继开山拓景,把这里开辟为旅游胜地,至今已800多年。

南山下海岸线蜿蜒弯曲,遍布鬼斧神工的石景,自古以来被称为“海山奇不雅观”。

小洞天海滩

小洞天石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小洞天是一个石洞穴,最高处2米,人若进入须屈身,洞中有只容一人攀登的石梯,沿石梯往上,别有洞天。

宋淳祐丁未(1247)秋玄月,古崖州知军毛奎登南山时创造“小洞天”,遂认定这里是“洞天福地”,并在洞口题刻“小洞天”三字。

巨石的侧面是1962年郭沫若题诗《游崖县鳌山》

2014年4月26日,江泽民游览景区题“洞天福地”。

“寿”字,系清朝慈禧皇太后御笔,因字体苗条,有“长长瘦瘦(寿寿)”寓意。

清光绪年间,慈禧将此“寿”字赏给即将到任崖州(三亚市)任知州(行政主座)的王亘。
王到任后在崖州城内正对南山主峰的地段建筑“同善堂”,在堂中树碑刻上慈禧御赐的“寿”字真迹,寓意“寿比南山”。
“同善堂”毁后,原碑在此重树。

立碑于南山之麓,寿比南山不老松。

龙血树,俗称“南山不老松”。

大小洞天有中国最大的龙血树古树群落,个中500年以上树龄的龙血树约150株。
这是得到“大天下吉尼斯之最”的“最大的龙血树”,其地径1.4米,高9米,冠幅105平方米。

仙翁寿石,此“寿”字由陈抟所书,陈抟为五代宋初著名羽士。
“寿”字上部由“人”“年”两字组成,中部则为“丰”字,合起来可以看作一字藏“人寿年丰”四字,寓意人龟龄、收成好。

石船,刻有南宋郡守周康的手笔:“海陵周康其义,与郡僚王霈燃泽之,都邻周丕乘师武,淳熙丙午重九日来不雅观石船,因览山水之奇,可为海邦之胜绝也”,字刻于南宋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

历代游客骚人均有诗文赞之。
1992年9月,景区管理处征采复见。

关山月于1992年题“南山不老松”,关山月(1912-2000),岭南画派著名代表。

延寿桥,相传南宋毛奎卸任后隐入南山,走到此处木桥便飞身而去,不知所踪。

不材之木,石刻为近代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所书。
世称“刘体隶书”,其隶书字样6700余字输入电脑,为国内外广泛利用。

“不材之木”语出庄子《南华经》山木篇,以“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完美诠释“南山不老松”无为方能龟龄之道。

险些每一位游客都会问同一个问题:“大洞天在哪里?”景区的标准答案:大洞天不是一个洞,而是泛指全体景区。

可是据《崖州志》记载:大洞天洞内有石桌石凳,宛若瑶池,小溪环抱。
导游阐明说大洞天不是凡人能瞥见的,众人恍然大悟。

大概以上两种说法可能都没错,若看遍海山奇不雅观、品味各种石刻,那么大洞天就呼之欲出了。

题小诗一首《三亚大小洞天》:

福门向海道家开,应是神仙踏浪来。

不老松林龟龄地,延年何必早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