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象:即形象、象征之意。
在《周易》中,象有二义:一是指卦形和卦爻辞,故《系辞下》曰:"《易》者,象也。
"宋人项安世《周易玩辞》言:"凡卦辞皆曰象,凡卦画皆曰象。
"二是指"十翼"中的《象传》,旨在阐释卦象、爻象的象征意义。
在这里是指第二义。
《象传》又有《大象传》、《小象传》之分,前者每卦一则,释高下卦象,即《正义》所言:"总象一卦,故谓之《大象》。
"后者每卦六则,释六爻爻象,即《正义》所言:"释六爻之《象辞》,谓之《小象》。
"

②行:指天道,在这里指天体的运行。

③君子以发奋图强:指君子效法《乾》卦之"健行"之象,其立身、行事始终保持奋发图强的精神。
以,介词,词后省略"之"字,可释为"依此"、"像这样"(后之六十三卦《象传》中的"以"字均同此义)。

象曰①天行健②正人以自强不息③。 注释

【译文】

《象传》说:"天体以劲健刚强的办法运行,君子也应该像天体的运

行一样发奋图强。

【评析】

《象传》作者说事论理的根本依据是因"象"取义,当然,这也是《周易》描述事物情景的根本特色。
《乾》卦的《象传》概括出天象的总体特色便是"健",这种特色详细在一个人的品质方面便是"发奋图强"的精神。
《乾》卦各爻辞的意义都是在"健行"的特色上展开的,全体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中国人的品质特色也是基于这种精神而建立起来的。
孔子认为"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大概我们可以这样以为,正是《周易》的文化造就了中国人的天人不雅观,同样,我们也有情由认为,中国人的"天人不雅观"造诣了《周易》的人文情怀。

"潜龙勿用",阳不才也。
"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终日乾乾",反覆道也。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注释】

①阳不才:指初九,虽有阳气,然而阳气潜伏不才。

②德施普:普,遍布,广大。
《墨子·尚贤》:"贤人之德,若天之高,

若地之普。
"

③乾乾:《说卦》曰:"乾,健也。
"即刚健。

④覆:犹言"反",反复。

⑤造:这里指九五爻,孔颖达曰:"造,为也。
"有作为。

⑥盈:盈满。

【译文】

"潜伏在水中的龙,暂时不宜施展自己的能力",这是由于龙属于阳性之物,潜在水下时,解释阳气还很微弱。
"巨龙涌如今田间",也便是阳气之德普泽广施于世间之时。
"整日勤奋健进",反复行其正道而不知疲倦。
"有时飞起,有时伏处深渊",提高也不会有磨难。
"巨龙在天空自由飞腾",这是大人奋发有为之时。
"龙飞至极高之处则会有仇恨之事发生",由于刚强过分的行为是不能持久的。
用九,它在解释天的美德在于不自居首位。

【评析】

龙的活动办法和规律是与景象的变革和时节相联系的,时有春夏秋冬,龙也有潜伏、在田、跃渊、飞腾在天的不同情形。
在这段笔墨里,我们虽然知道龙既有"乾乾"之德,也有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能力,但是,它还是要待时而动,见机而行,不能妄动,更不可穷极其能。
龙飞得不能过高,人干事也不能过极,过极则反,必有仇恨之事。
龙的美德也便是天的美德,"天不言,四季成焉",天德之以是能至高无上,就在于它以有序不争的精神实现着一团和气的气候。